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读书的“不求甚解”,长期存有争议,有人倡导,有人反对,有人把语教学效果的低下归罪于它,有人把阅读理解水平的不高也归属于它,各说其理,各执一端,一直困扰着语学习,因此,很有必要重议这个问题,明确其内涵与读书目标,从而促进语学习。  相似文献   

2.
陈小琴 《现代语文》2006,(1):113-114
文言文的阅读,如同英语科目中的“阅读理解”一样,需要有一定量的词汇积累,并懂得一些常见的语法现象。对于高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只要真正把教材里的文言文读懂、读透了,大多数学生都能具有较为扎实的文言基础。平时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提高,用的时候才能厚积薄发。高考中的文言文阅读题尽管是选自课外的文言片段,但其涉及的词语、句式以及某些背景知识却是课文中学过的,而且也并不排除对课内知识的直接考查,如99年至今的高考题。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一些课内文言文学得比较好、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的学生在平常的单元测试中,往往能取得高分,但在做课外文言文阅读题时,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优势。这些学生平时虽然注意了知识的积累,但却忽视了阅读技巧的掌握。所以,文言文的综合阅读,除了要有较为系统的文言知识作基础外,还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提出的"好读书,不求甚解"这一思想被后人广为接纳,不仅广泛应用于人们实际生活与读书学习中,对人们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还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它是一种新兴的阅读教学理念。本文通过对"不求甚解"内涵的深刻解读,对它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功能与应用做出了详细说明,指导着教师与学生新概念阅读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不求甚解”出自晋代大文学家陶渊明的一篇自况短文《五柳先生传》。原文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它告诉我们读书不求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一个大概,领会要旨。这种科学的读书态度和方法,在社会上呼吁加强素质教育,强调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今天,仍然有不可忽略的作用。据说在美国,从小学开始,到中学大学都特别重视阅读,而且阅读面很广,虽以文学书居多,但也涉猎政治、社会、历史和哲学。形式分泛读和精读。精读课有些像咱们学校的讲读课,学生有统一的课本,由老师进行讲解。方法是观其大…  相似文献   

5.
沈争 《河北教育》2010,(5):41-42
传统的阅读教学注重“讲授”,注重“求甚解”,不容许学生个性化的感受,学生只能接受整齐划一的现成结论,并拿这些结论去应付考试。相对传统的阅读教学而言,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理念和要求,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相似文献   

6.
我们知道,文本阅读具有一定的特定价值和功能,是其他活动无法代替的。阅读水平、阅读质量的提高,应以一定的阅读量为前提。读书总是多多益善,“开卷有益”。《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量的要求,只是最低水平。可是现在的问题是学生的阅读量过少,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也不知道如何去阅读,导致阅读活动匮乏现象日益严重。那么,如何解决阅读活动匮乏的危机?笔者认为,“不求甚解”读书法是解决阅读活动匮乏危机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进行自主性学习的一条必经之路,是值得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一、“不求甚解”读书法的类型(一…  相似文献   

7.
正许多初中生是很喜欢文言文的,因为文言文最大的特点是简洁,现代文要用几句话、很多字表达的一个意思,文言文只要用一句话、几个字就表达出来了。当然,也有一些初中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甚至害怕文言文,一接触文言文就头痛,因而阅读文言文迟迟不能入门。其实,文言文就像个面孔很冷、心肠却很热的人,初次见面似乎不容易接近,真正和它打交道,就会发现它很可爱。阅读文言文,不妨来个三管齐下。第一管,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读理论盛行于魏晋,那是一个学的自觉年代,读逐渐挣脱了本的束缚,自我意识开始觉醒。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描述五柳先生的读书方法:“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是作的“自况”。此处陶渊明的读书法中“不求甚解”一语,意为不拘泥于章句,不囿于作原意,唯求适己、会意。  相似文献   

9.
“不求甚解”析义蒋瑞秋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他的《五柳先生传》中,自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后世学者对“不求甚解”的解释颇有分歧。综合起来说,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说陶渊明读书“不要求理解得很透彻”,认为陶渊明的读书,“大抵采兴...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所以能成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固然因素很多,但和他一生勤奋好学,博览古今中外的书籍是分不开的。在他年轻的时候,清晨,他借着熹微的晨光读书;深夜,他或在走廊上,或在茶炉室的灯光下看书。白天,他有时还到喧闹的地方去练习闹中求静,闹中求学。任凭人来人往,声言嘈杂,他仍专心致志,旁若无人。1912年,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图书馆有过一段自学生活。每天一开门,毛泽东总是第一个进馆,借了书就伏案而读。只在中午的时候,他才休息片刻,出去买两块糕饼充饥。在这段时间里,他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相似文献   

11.
《文汇报》载:日前,在上海古籍出版社举办的一次座谈会上,复旦大学教授王水照先生提出,不必强求中小学生对每一篇古诗文都能说出“意义”,古诗文阅读宜提倡“不求甚解”。读后,感慨不已,不禁为之喝彩。“不求甚解”,何“好”之有?也许有人会不以为然,认为读书不认真,不求深刻理解,读之何用?!我以为,还是先弄清楚王先生所提倡的“不求甚解”的含义再下结论为好。要弄清楚这一含义,必须综合考虑三个因素:其一,“不求甚解”不是“不求解”,二者不能划等号。“不求甚解”语出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说的是观其大略,有所“会意”,以求广博。而“…  相似文献   

12.
13.
“不求甚解” ,语出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该文于 2 0 0 1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入初中第三册语文教科书 )它作为一种读书态度和方法 ,千古传诵 ,历来褒贬不一 ,争论不休。贬之者古代、现代、当代皆有。冯  相似文献   

14.
“不求甚解”,出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好读书,不求甚解”是多么令人神往的读书境界。不求甚解,但求会意,读者与作者心领神会,心有灵犀一点通,那样的境界是多么的美妙啊!  相似文献   

15.
王白 《现代语文》2008,(7):152-153
文言文阅读试题在高考试题中占有很大的分值,也是考生失分较多的一道题;笔者结合自己平时教学经验以及在高考评卷中发现的问题,谈谈文言文阅读及解题技巧,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一、读懂文本,准确把握主旨读懂文本是准确理解内容的基础,也是准确把握文章主旨的关键。要读懂文本、准确把握文本主旨,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就我所知,在教学古典文学作品中,有两种不正确的态度。一种是钻牛角尖。如有位教师讲《西游记》中“大闹天宫”,竟去“钻研”中国猴子与印度猴子的关系。还有的教师在讲《桃花源记》一文时,对文中的三个“外人”大作文章,结果越讲越弄不清楚。显然,在教学中这样钻牛角尖,将会引导学生误入迷途。另一种是囫圇吞枣,不求甚解。如有位教师讲《荆軻刺秦王》中“……得赵人徐夫人匕首”一句,竟以为“徐夫人”是女性,把司馬迁受宫刑解釋成“受了宫廷的刑罰”。还有位教师講授王維《輞川閑居赠裴秀才迪》这首詩时,竟把“渡头余落日”,望文生义解释成“余”  相似文献   

17.
王小妹 《教师》2014,(25):56-56
正"比较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归纳及整理已学文言文,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终提高文言文学习效果。本文以初中苏教版中的文言文为例,探讨文言文的比较阅读教学。一、精选比较例文,激发学习兴趣文言文比较是近两年兴起的学习文言文阅读的新方法,通过比较能够使学生认识文言文的本质属性,建立两者之间相互关系。一方面,教师应充分利  相似文献   

18.
笔者所说的“高频词”仅指在高考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但不包括常见的20个文言虚词,也不指惯常碰到的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中要求学生必须识记的那些实词,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之类。这儿的高频词指的是高考试题选段这样一种特殊的“文本”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从1993年至2004年,内容为史传散文。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二十四史”。在人物传记中,身份不同,则行止不同。官员的政绩不同,上司的喜好各异,或是因人事制度的变更,官员的职位高低相应就会发生变化。常见的表职官变更的“专…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语言是一种有着几千年历史渊源的语言,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现代白话文脱胎于文言文。文言是白话的根基,现代的文学大师,比如鲁迅、胡适、郭沫若、老舍、巴金等等,他们作品多是用白话写成的,可以说是文言教育造就了他们的文学功底、纯粹而典雅的汉语语感。中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多背诵一些古诗文,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文精神,以及今后的成长都有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内容解读】“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按高考语文能力层级的要求 ,它包括“理解B”和“分析综合C”两项。理解主要落实在文句 ,分析综合主要落实在文意上。“理解B”项中包括四条具体要求 :一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二是“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三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四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前三条着眼于文言文阅读语言方面的要求 ,后一条着眼于文言文阅读内容理解方面的要求。“分析综合C”项中包括三条具体要求 :一是“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二是“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