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科技》2005,(8):F0002
在西藏各族人民喜迎自治区成立40周年大庆之际,全国第二次科技援藏工作座谈会于2005年7月25日在拉萨隆重召开。区党委常务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区人大副主任群培,区政协副主席拉敏·索朗伦珠出席了会议。区党委常务副书记、自治区常务副主席胡春华和科技部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吴忠泽发表讲话,会议由西藏自治区副主席、区党委宣传部部长吴英杰主持。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总结1996年第一次全国科技援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的成效和经验,研究新时期科技援藏工作的新思路、新任务、新方式、新机制;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全国科技系统的力量,逐步加大科技援藏力度,提升西藏科技创新水平和科技服务能力,为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稳定繁荣贡献力量;根据西藏特色产业和科技发展的需求,确立一批对口援藏项目并签订协议。胡春华代表区党委、政府向莅临会议的国家科技部及兄弟省市区科技部门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西藏科技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他说,这次会议是科技部和各兄弟省市区科技部门深人贯彻中央第三、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部署的具体体现,是全国科技界支援西藏的一项具体行动,对进一步深化科技援藏,加快西藏科技进步,促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支援西藏是党中央的重要战略决策,是实现西藏跨越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保障民族团结,实现共同繁荣的重要举措。科技援藏是民族工作和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省科技厅对科技援藏工作一直很重视,一贯按照中央的部署和科技部的要求,紧紧围绕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竭力做好科技援藏工作,尤其是1996年第一次全国科技援藏工作座谈会以来,更把科技援藏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为了做好科技援藏工作,广东省科技厅整合了省、市、县科技部门以及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的力量,从人才、  相似文献   

3.
为了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对西藏的对口支援工作,现将我省科技援藏工作的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西藏科技》2005,(8):10-11
为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一步动员科技界做好新时期科技援藏工作,依靠科技促进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5.
尊敬的科技部吴忠泽组长:尊敬的吴英杰常务副主席: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意见》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进一步做好科技援藏工作,科技部在圣城拉萨召开这次全国科技援藏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这是继2005年科技部召开第二次全国科技援藏工作会议后,  相似文献   

6.
尊敬的科技部吴忠泽组长: 尊敬的吴英杰常务副主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意见》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进一步做好科技援藏工作,科技部在圣城拉萨召开这次全国科技援藏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这是继2005 年科技部召开第二次全国科技援藏工作会议后,为进一步深化科技援藏工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5年,科技部为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科技援藏工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援藏工作的若干意见》。我厅在收到科技部的相关文件后,积极行动,组织多个相关处室,结合我省科技资源、财政状况及地理位置情况,  相似文献   

8.
正9月12日,第四次全国科技援藏工作座谈会、2016部区工作会商会议在拉萨召开,会议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总结交流"十二五"科技援藏经验,研究部署新时期科技援藏工作;签署《科技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明确今后几年部区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  相似文献   

9.
吴英杰 《西藏科技》2007,(B08):14-1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这次全国科技援藏工作经验交流会议,是在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奋力推进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建设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总结和交流第二次全国科技援藏工作座谈会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研究新时期科技援藏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落实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第二次全国科技援藏工作座谈会的要求,宁夏科技厅进一步加强了科技援藏工作,积极推动区域科技大协作,充分发挥科技项目的支撑作用,组织科技骨干开展科技援藏工作。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科技援藏工作进展顺利,效果显著,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受到西藏人民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这次全国科技援藏工作经验交流会议,是在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奋力推进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建设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总结和交流第二次全国科技援藏工作座谈会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研究新时期科技援藏工作的新思路、新任务、新方式和新机制,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全国科技系统的力量,逐步加大科技援藏力度,全面提升西藏科技创新水平和科技服务能力,这对于又好又快地推进西藏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西藏科技》2007,(B08):5-6
2007年6月25日,在拉萨召开了全国科技援藏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这次会议的召开充分体现了国家科技部对我区科技工作的极大支持和高度重视。会上,国家科技部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科技援助单位就全国科技援藏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进行了总结交流,同时研究新时期科技援藏工作新思路、新任务、新方式和新机制,对如何做好西藏的科技援藏工作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动员。这些交流材料对我区科技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文献价值。为确保这些宝贵资料的完整性,我们特出版了《全国科技援藏工作经济交流座谈会》增刊,以供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全国科技援藏工作座谈会以来,我厅认真贯彻落实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援藏工作的若干意见》,全厅同志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到了新时期科技援藏工作的重大意义,并广泛动员和引导全省科技资源,以增强西藏自身科技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改善科技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落实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第二次全国科技援藏工作座谈会的要求,宁夏科技厅进一步加强了科技援藏工作,积极推动区域科技大协作,充分发挥科技项目的支撑作用,组织科技骨干开展科技援藏工作.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科技援藏工作进展顺利,效果显著,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受到西藏人民的热烈欢迎.现将我区科技援藏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西藏科技》2005,(8):6-6
七月的拉萨风和日丽,绿草芳菲,生机勃勃。正当全区各族人民以饱满的热情、崭新的风貌迎接自治区成立40周年之际,国家科技部组织的全国第二次科技援藏工作座谈会在拉萨隆重召开。这是全国科技界深入贯彻中央第三、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技术援藏、知识援藏、人才援藏等工作,帮助支持西藏科技事业加速发展的一次盛会,是全国科技界对西茹人民的一片深情,是献给自治区成立40周年的一份厚礼!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8月20日,全国科技信息援藏工作座谈会在拉萨召开。会议旨在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第四次全国科技援藏工作座谈会、全区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探索科技信息援藏新模式,建立互联互通机制,加强与内地高水平科技信息机构交流和对接,带动人才培养和技术能力提升,切实提高我区科技信息服务能力。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戴国强、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副厅长王平出席会议并  相似文献   

17.
2005年第二次全国科技援藏工作座谈会以来,青岛市科技局按照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援藏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对口支援西藏日喀则市工作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日喀则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大新时期科技对口支援力度,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河南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意见》(中发[2005]12号)以及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援藏工作的若干意见》(国科发计字[2005]293号)的精神,按照第二次科技援藏座谈会的部署,积极开展科技援藏工作,为西藏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央召开的第三、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及国务院对口援藏和科技部第一、二次全国科技援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我厅在科技援藏工作中强化领导、主动工作、注重实效,先后选派了三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科技管理干部到那曲地区任职,组织实施了一批科技援藏项目,落实援藏资金累计达420万元。通过十年来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20.
2005年第二次全国科技援藏工作座谈会以来,青岛市科技局按照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援藏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对口支援西藏日喀则市工作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日喀则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大新时期科技对口支援力度,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