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幽默     
儿子不同意母亲想让年轻的儿子娶一位大龄富姐,儿子不同意。“你对她哪方面不满意呢?”母亲问。“她的过去。”儿子回答说。“她的过去是无可非议的。”母亲反驳道。“我不否认这点,”儿子辩解说,“但是,她的过去对我来讲太长了。”超重弗朗索瓦兹跟着母亲一起到邮局寄信。信封上已贴好一张邮票,但它显然是重了些。邮局职员称重后说:“夫人,您的信太重了,应该再贴一张邮票。”这时,弗朗索瓦兹扬头对母亲说:“妈妈,如果我们再贴一张邮票,这封信不是更重了吗?”事出有因海伦:汤姆,每逢我唱歌的时候,你都要躲到阳台上去,难道你不喜欢我引吭高…  相似文献   

2.
母亲把一堆油炸面包片堆在盘子上,然后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我向她指出,如果她不理睬健康顾问和营养专家的建议,她会早死的。一个儿子对自己的母亲说这样的话,似乎是太残忍了,不过我的母亲这时已经99岁了。 我的母亲活了几乎整整一个20世纪,但她却从来不考虑什么是“合理”的饮食。她也从未产生过某种食品会对她有害的焦虑。闻  相似文献   

3.
张献军 《世界文化》2006,(12):28-29
“我爱你,鲍勃。”“我也爱你,南希。”这是在凌晨两点钟的时候,隔着我和父母的卧室之间的薄墙,我听到了他们的交谈。他们表示爱意的保证既甜蜜又感人——当然也令人惊讶。我的父母在经历短暂恋爱之后,于1940年9月14日迈入婚姻的殿堂。母亲当时年近30岁,知道到了该建立家庭的时候。当那位英俊、受过良好教育的男子经过她的办公室时,她想这个人看上去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他则为她的外貌和蓝色的眼睛着迷。这段浪漫史并没有持续多久。战争几乎随即就爆发了。母亲酷爱旅行,父亲则讨厌这种做法。父亲热衷打高尔夫球,可母亲并不喜欢。父亲是共和党…  相似文献   

4.
力量的平衡     
我在八、九岁时,写了自己的第一首诗。那时我父亲是好莱坞电影界的巨头,派拉蒙影片公司的负责人。我的母亲参加了许多次知识界组织的活动,帮助将“文化”带入声名显赫的好莱坞。我母亲看了我那首小诗后,禁不住哭了。她说:“巴迪,这首美妙的诗不会真是你写的吧?”我不好意思地、结结巴巴地说是我写的,心里充满了自豪感。母亲对我大加夸奖,“噢,这首诗简直是天才的杰作!”  相似文献   

5.
每次读着母亲的信件,我都感动于那形成纵横交错的字里行间的工整有致的书法。记得她是这样描述新出生的侄女的,“她长着一张甜美的小脸蛋,有爸爸一样的蓝色眼睛,奶奶一样纤长的手指”,母亲总是这样与我们分享她孙辈的每一个宝贵细节。  相似文献   

6.
刘帆 《世界文化》2006,(11):51-51
现时在美国,当父母的常常参与成年子女的恋爱事宜,他们为子女在网站上登征婚广告并且付费,为子女选择未来的配偶而操心,甚至在子女做出不当选择时直接插手干涉。迪娜·沃比特认为自己的女儿不应该与某个“投机分子”去约会。因此她为女儿写一份个人形象描述,将她登在Jdate.com,一个为犹太裔单身者建立的征婚网站上。“我原以为她不会参与这件事,”23岁的琳达·沃比特在谈到母亲时说道。“她把我放到了Jdate.com网站上”。迪娜最近认可了她女儿正在约会的一个男青年。“妈妈在告诉我她的要求时十分直截了当。”琳达解释道。她和母亲居住在费…  相似文献   

7.
母亲的电话     
母亲从乡下来电话,说她很想念她的孙女儿.我的女儿是母亲六个孙子中唯一的丫头. 听着母亲缓慢的话语,在这个夏雨飘零的夜晚,我从心底涌起一阵阵的酸楚.我忽然感到,生于一九三六年的母亲,在经历了六十六年的风风雨雨后,在心理和生理年龄上都确实是苍老了.  相似文献   

8.
王欣 《世界文化》2014,(7):16-18
一生获得四次普利策奖的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在给大女儿的信中谈到她的母亲伊丽娜怀特时真诚地说:“她不像我那样有独到的见解,可是她以她性格和天性的力量支配着我的诗艺。”  相似文献   

9.
2006年5月,母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她带走的是我无尽的思念。与母亲的点点滴滴如潮水般涌上我心头。我怀念曾经一起欢笑、一起流泪的时光,怀念呼唤对方昵称的那份幸福,也怀念每晚挂电话之前那充满默契的悄悄话……然而令我追忆最多的,是母亲用她那最特别的方式让我们相信,没什么可怕的,一切都会好起来。  相似文献   

10.
生活的教训     
“一切都会好的,”每逢我遭受挫折时,母亲就会对我说,“只要你继续努力,总有一天会时来运转。到那时你将体会到没有先前的挫折,也不会有后来的转机。” 1932年我大学毕业时,才领悟母亲的话是对的。我当时下定决心要在广播电台找一份工作,然后好好干,争取成为一名体育新闻播音员。我搭便车到芝加哥,跑遍了每一家电台,但都被拒之门外。在一家电台,一位好心肠的女士告诉我大广播电台不能冒险雇用一个生手。“你到偏僻地区去找一家小电台,他们会试用你的,”她说。  相似文献   

11.
经历22年的婚姻,我才发现了怎样与妻子佩吉保持爱情和亲密关系的一个秘密:与另一个女人约会。 妻子鼓励我去约会的“另一个女人”就是我的母亲,一位72岁的寡妇。我的父亲20年前去世后,她一直独居至今。就在父亲去世后不久,我来到2500英里以外的加利福尼亚,成家立业。6年前,我迁回老家附近的地方,那时我曾承诺要花些时间和母亲在一起。然而,由于忙于工作和家务事,除了家庭聚会和节假日以外,我很少有时间去看望她。  相似文献   

12.
安静的汉普郡村庄是“简分子”仰慕的地方:在一所红砖房子里,简·奥斯汀和她母亲、姐姐一起度过她生命的最后几年,简的小说也是她在这里居住期间出版的。  相似文献   

13.
“你是不是认为我疯了?”每一次我去劳伦斯小姐家,她都会这么问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疯狂的一面,”我总是这么回答。我没有受雇为劳伦斯小姐干活,但是每当我的哥哥去为这位老妇人干杂活的时候,我都忍不住要随同前往。劳伦斯小姐每星期付给我哥哥5美元,让他为她劈木柴,点炉火,购买她需要的东西。我为她洗碗碟,有时候,也为她洗衣服。母亲经常会让我们捎带一些食物给劳伦斯小姐,希望能够使她那瘦弱的身体增加一些体重。“别忘了为约翰摆上一个碟子;他今天可能会回家来的,”每次当我把饭菜摆在餐桌上的时候,劳伦斯小姐总会这么提醒我。她在那个…  相似文献   

14.
被称为侦探小说女王的克里斯蒂1890年出生在英国德文郡海边一个风景秀丽,叫托尔奎的地方。她父亲是美国人,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由母亲一手把她抚养成人。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母亲是一位有非凡创造力的知识女性”。母亲没有送她进学校读书,而是由自己教育幼小的阿加莎,教她写诗,写故事。阿加莎很喜欢在心里编故事,可是要用文字把它们表达出来,却感到非常困难。慢慢地,她能写出一些象故事似的东西来了,但大多是些感伤的东西。因为她爱好音乐,十六岁时母亲便  相似文献   

15.
志向的源泉     
母亲虽已不闻世事,但她的身影仍时刻不离我的心头,有时天尚未破晓,我就应着她的话音醒来:“要是世界上还有我不能忍受的,那就是懒汉。”这话音在我一生中不绝于耳。如今躺在床上,在黑暗中醒来时,我还能感受到她要铲除我身上那份懒散劲儿的不可压抑的怒火,我想重新进入梦乡而不愿起床精力充沛地去面对新的一天。我默默地抗议着:我再不是个孩子了。我已有所作为,理该睡睡懒觉了。“拉塞尔,你木头木脑,没有上进心。”自从我度过了孩提时代以后,她就一直用类似的战斗号令  相似文献   

16.
阿德利娜·帕蒂(Adelina Patti,1843—1919)是为歌剧舞台而诞生的,也险些降生在舞台上。她母亲1843年首次出现分娩征兆时,正在马德里舞台上演唱《诺尔马》一剧。多年后,帕蒂向西班牙皇后这样描绘此事:“他们刚从剧院回到旅馆,她就向欣喜若狂的丈夫耳语道,‘我是一个母亲了,’这恰是几小时前母亲扮演的诺尔马向父王德鲁伊德作最后忏悔时所说的话。”帕蒂的父母都是歌剧演员,在歌剧界颇有声望。小帕蒂六岁时就能演唱各种歌剧曲调。她在音乐气氛中耳濡目染,能听到程度不一的艺术家们的练唱,音乐从她喉中涌出就象清水从源头潺潺流出一样自然。  相似文献   

17.
姜月婵 《世界文化》2023,(12):37-41
<正>安妮·埃尔诺(Annie Eraux,1940—)是当代法国文坛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之一,也是法国历史上首位诺贝尔奖女性获奖者(202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走不出我的黑夜》(Je ne suis pas sortiedemanuit)一书是埃尔诺在母亲生病期间写在“未注明日期的纸片”上的有关母亲日常言行的“日记”,书名取自母亲最后写给朋友的一句话——“我走不出我的黑夜”。埃尔诺在母亲去世10多年后决定原封不动地出版这些日记,希望借此告别曾经的悲伤、纠结和苦痛。  相似文献   

18.
假期里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在给母亲写信,女儿玛瑞安坐在窗外的草坪上,和她的洋娃娃玩着模仿老师上课的游戏。看上去,她好像有点儿生气了,似乎她的“学生们”没有好好听讲。只见她一边训斥着他们,一边还像她的老师那样富有表情地打着手势,那副认真的模样,真让人忍俊不禁。关于玛瑞安我写些什么呢?母亲在加拿大,渴望得到家里的音讯;她最放心不下玛瑞安,总让我多说一些有关她的情况。对这个孩子,母亲有一种特别的怜爱。也许是为了获得灵感,我又一次打量起了我的女儿:一头乌黑的鬈发映衬着一张尖尖的小脸,两片圆润敏感的嘴唇…  相似文献   

19.
古远清 《寻根》2006,(2):103-106
余光中在《从母亲到外遇》中,曾用风趣的比喻形容自己的经历:“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关于头一句,他这样解释:“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还有那上面正走着的、那下面歇着的,所有龙族。还有几千年下来还没有演完的历史,和用了几千年似乎要不够用了的文化……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呓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  相似文献   

20.
儒家的价值观与新加坡华侨企业家精神(新加坡)陈国贲,张齐娥著张建华,张若思译1980年,新加坡政府社区发展部(今新闻艺术部)的口述历史馆制订了一个新加坡商业先驱人物的口述史计划。在总共73个采访对象中,有51人是华人,其余的是印度人、阿拉伯人、斯里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