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身体运动、身体动作带有明显的族群记忆和参与意识,是一种可供他人观赏的身体运动文化,天然地蕴含了以身体体验为主要感受形式的美好生活意蕴和身体审美内涵。研究通过对体育人类学审美维度的深入探讨与分析,有效回应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所涉及的身体审美性、表演性主题以及民族传统体育审美意识、审美文化等问题,为推动我国体育人类学、体育美学学科发展,促进体育理论探索争鸣和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审美人类学是由美学和人类学整合而成的一门交叉性复合型学科,它主张通过对原始艺术、民族艺术田野调查中得到的大量原生态资料进行分析,从中把握音乐形象的审美机制,探寻音乐艺术中蕴含的美学思想。本文以四川南部苗族地区田野调查为基础,从审美需要、审美机制、审美交流三个方面对川南苗族古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体育人类学学科发展及其特点,探讨了该学科的薄弱之处,通过学科在国际上发展的大趋势,针对我国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体育人类学在体育学科体系中的定位进行思考。研究认为,体育人类学具有综合性、跨学科和反思性研究的学科特色,当前中国体育人类学应进一步明确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理顺与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构建学科方法体系,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着眼于学以致用的应用趋向,为体育学在社会实践的融合应用中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系统梳理学术界对体育人类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体育人类学研究对象、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以及应用的案例实践等层面对体育人类学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体育人类学的学科发展进行反思,认为体育人类学的发展中存在基础理论薄弱、研究队伍偏颇、学科关系模糊、研究领域有待朝向应用方向拓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论证体育人类学作为社会文化人类学学科之下的研究领域的可行性与必要性。通过对社会理论家对体育的论述和体育人类学迄今为止的一些成就作扼要梳理,强调作为一个分支领域,体育人类学已有自身的理论基础和学术积累。还论证体育人类学"何以可为"的问题。鉴于当下体育已经在国家社会政策里列入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部门,我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来发展体育人类学并进一步完善这一领域,就此提出了十大我国体育人类学应予关注的方面。认为,如果加强理论建设和方法论研讨,并在研究实践中扩大我们的视野,体育人类学在我国学界必然有着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2002年6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体育人类学》的问世给予中国体育理论界许多期待。但该书存在硬伤,使之难以成为体育人类学研究的一部力作,集中表现在结构失衡、内容雷同和观点模糊。  相似文献   

7.
人类学借用影视手段来传达人类的文化现象,形成了人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影视人类学。影视手段在人类学中的运用是曲折前进的,影视和人类学发展互相诠释、相互促进。人类学和影视的结合为我们的文化理解、和谐沟通开辟了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对于深究我们自己的文化模式都是极具有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宗教人类学是一门边缘性学科,是宗教学与文化人类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交叉性学科.宗教人类学根据其研究重点和走向的变化大体分成三个时期,在其发展历程中,许多著名学者都对宗教进行了深刻的阐释.本文主要对宗教人类学对于教育领域中的多学科研究,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民族教育政策,无神论教育,师生关系,偶像崇拜等问题的启示与影响进行了思索.  相似文献   

9.
湘西苗族女作家龙宁英用文学创作的方式,借助事象、物象和人物形象以理解、记录、阐释与表达苗民族审美及文化信息,对包括民族文化在内的湘西区域文化进行理性反思,在细腻的笔触和浪漫的情怀中充满了强烈的历史理性和社会理性,其创作具有较为鲜明的审美人类学诗学特征。从审美和历史的双重视角审视龙宁英的文学创作,在肯定其文学创作的审美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文学创作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体育人类学的缘起和发展分三个部分进行阐述:一是19世纪左右至20世纪30年代以前该学科从文化人类学里面派生出来的情况;二是30年代以后,学者之间开展共同研究的情况;三是近二十年来在欧美和日本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围绕研究对象、方法和内容等方面,以学科理论体系的构筑这条主线展开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