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帆 《新闻记者》2004,(9):45-47
164人死亡,2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81.28亿元——这是今年第14号台风“云娜”在我国浙江省温岭市登陆后留下的一组数字。作为东方卫视“云娜”台风现场直播报道组的带队记者,我和我的同事们在温岭亲身经历了那个狂风肆虐、暴雨倾盆的夜晚。这是我第一次直接在台风登陆点做现场直播报道,当狂风把铁皮卷帘门变成“断头刀”,当暴雨把城市变成“水上孤岛”的时候,这个“第一次”足以重新定义我有生以来所有对台风破坏力的猜测和想象,与“云娜”这个名字相比,我更愿意称14号台风为“噩梦”。  相似文献   

2.
《海难,为什么发生在这里?———福州市“2号台风重灾村”调查记》于今年8月26日在人民日报见报,独家披露了“2号台风”造成海难的人为原因,反映了群众的心声,受到广大善良、公正读者的好评。稿件也获得人民日报好新闻一等奖。《新闻战线》编辑约我写点感受。现通过介绍这篇报道的采访经历,结合我到福建驻站一年多的体会,谈点想法。亡羊补牢犹未晚6月23日晚9点多钟,“2号台风”正面袭击福州。当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附近楼群房顶上、阳台上的东西不断被吹打坠地,在人们的尖叫声中,我办公室的一扇铝合金窗户也被吹到…  相似文献   

3.
胡俊峰 《视听纵横》2006,(5):118-119
8月9日星期三下午,接到抗台报道任务的时候我还在外地出差,等我马不停蹄地赶到台里后,就迅速准备好要携带的摄像器材等设备,然后随便扒了口同事为我准备好的盒饭,等我们一行三人从台里出发的时候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我们披星戴月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极有可能遭台风“桑美”正面登陆的苍南县,这也是这次八路抗台小组中最远的一路。在路上不断有后方传来的消息说,台风“桑美”正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向温州苍南一带迅速推进,台风强度已逐渐增强到17级,这是建国50年来登陆祖国大陆最强的台风,我不知道17级台风是个什么概念,但却有一种初生牛犊不…  相似文献   

4.
幽默     
《大观周刊》2011,(3):52-52
第三位 大宝又惹老婆生气了,老婆唠叨着说道:“今天,让我又爱又恨的便是你!” 大宝赶快解释道:“不会吧,今天惹你生气的我,最多能排在第三位。” 老婆被弄糊涂,问:“第三?还有谁惹我啦?” 大宝道:“镜子和体重秤。”  相似文献   

5.
2003年9月,武汉市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引起我的注意。因写的是我的亲戚,通讯中描述的事我知道来龙去脉。当看到一些情节无中生有,我非常生气,打电话质问亲戚:“你怎么能向记者说瞎话?”亲戚委屈地说:“记者没有采访过我,我没看到报纸,也不知道哪个记者写了稿子。”不久,又见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写的是我的朋友,事情经过我很清楚,发现有几处明显失实。我问朋友是怎么回事,他说:“署名的记者、实习生没有一个人采访过我,也没采访过我的家人。”我不禁想,这两家报纸登出的其它人物通讯,还有多少属于类似情况?记者写我的亲戚、朋友的…  相似文献   

6.
张抒 《档案管理》2005,(5):89-89
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人才!新千年最大的悲哀是什么?就是还没有成功,人才就死掉了。龚自珍自然算得上是人才,就凭这一首“九州生气恃风雷”,激起多少怀才不遇者的感叹啊!人才嘛,没有个性,哪能叫人才?“不拘一格”承载了人们对人才的多少期盼和渴望!“人才们”常常埋怨,社会不公,  相似文献   

7.
屈指一算,自己不知不觉已在业余报道这条风雨路上跋涉了5年,5年间,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无法计算,但耕耘后的收获才是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乐趣。起初开始练写作,只是偷偷地写,见缝插针、独坐僻处,构思疾书。多少个不眠之夜熬红眼,多少篇稿件被“枪毙”后扔进纸篓。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竟有《战士心中的“女伙夫”》、《二连官兵个个为“登山健将”》等30多篇稿件被中央、省级报纸、电台刊用。虽然“块头”不大,但毕竟是新的起点呀。我感到分外欣慰。然而,也有人对女同志搞新闻瞧不起:“她能成大器?瞎逞能”……我坚信…  相似文献   

8.
上午做完课间操,我正准备回教室,刚走到楼梯中间,只见从楼上匆匆地跑下来一个人,我还没有来得及躲开,就被撞倒了,一直滚到楼下。我很生气,刚要开口骂他,他急忙把我扶起来,嘴里说着:“对不起。”不知为什么,我听了这话,就没有那么生气了,也不由自主地说:“没关系。”一场一触即发的吵骂,就这样无声无息了。我一边拍着灰尘,一边想“对不起”这三个字的作用还真不小哩。我们有的同学经常失礼不道歉,还无理搅三分,认为只有这样才算真正的好汉。其实,同学之间没有啥大不了的矛盾,互相谦让点,啥事都好办。为什么我们不能用“对不起”与“没关系”…  相似文献   

9.
生日这回事     
每年一到年初,我就和个小喇叭似的,四处广播:“生日了嘿生日了嘿。”被骚扰到的人,算是耳根受伤。更有眼睛耳朵一起伤的.是我可怜的家人,因为我索性在家到处贴大头贴:某某生日还有多少多少天——整个一个倒计时.弄得全家人心惊胆战,夜不能寐。这一拨折腾,总要过了生日那天.才偃旗息鼓,然后养精蓄锐,等待下一拔的再接再厉。  相似文献   

10.
新闻摄影记者都自诩为具有“第三只眼”的人,当然也就因为比别人,特别是比同行的文字记者多了一只眼而引为自豪,因而也往往使别人感到他们身上多了一些豪气和傲气。 有了机械的第三只眼,就真的比别人,特别是比同行多了一只眼么?我常常怀疑。 这正如记者往往被社会上的人们誉为无冕之王,记者也就容易被这无形的王冠而弄得有点飘飘然、昏昏然,其实,有多少人敢拍着胸脯自擂:“我无愧于这无冕之王的王冠”呢? 读葛新德的《昨天的瞬间》,我更加感到这无冕之王的不易,这第三只眼的不易,因为这第三只眼必须是一只“新闻眼”,否则,…  相似文献   

11.
在我写字台的抽屉里,悄悄地收着两本证书。许多年过去了,无论整理过多少遍抽屉,也无论从这抽屉里清理出多少过了时的证书,然这两本证书却总是被小心地珍藏着。它们静静地站在抽屉深处,犹如我朝夕相处的挚友,这两本被视作生命挚友的证书,一本是档案助理馆员的资格证书,一本就是《上海档案》颁发的“改革潮中话档案”的征文获奖证书。二十年光阴飞  相似文献   

12.
生日有感──致友人L小群子哦,今天,是你的生日!只是因为有了你,这一天才变得对我有意义,虽然我也曾将它忘记,但我们之间的点点滴滴仍然是充满温情的回忆──星星点缀的是你微蹙的眉头,这副标准的“苦”相被现代朦胧派称之为林黛玉式的忧郁不知让多少人觉得你“神...  相似文献   

13.
有编辑朋友约我写一篇“暗恋”题材的小说,我因没有暗恋经历而婉言拒绝,我不知在这张扬个性的世道还有没有残存“暗恋”这样的事实,当办公室的女孩也能将裸照公布于网络的时代,究竟有多少人还愿意做“暗恋”这样无利可图的事情呢?  相似文献   

14.
暑假里我回苏州,与家人一起去饭店吃饭。我需要餐巾纸,招呼服务员,称她“小姐”。我妹妹说,现在不这么称呼了,你叫她小姐,她要生气的。我问为何,我妹妹说,“小姐”会让人有“不正经女子”的联想。我问那该怎么称呼。我妹妹说,现在都叫“美女”。但是,我还是叫不出口,总觉得用“美女”称呼招待员听上去太轻浮。这令我想起网络称呼语“亲”,有人研究说,这是从韩语来的,原意是“朋友”。  相似文献   

15.
老婆时常揪着我的耳朵问:“余阿毛,你这辈子给多少人写过情书?”我总是满脸委屈地说:“不就是给你写过一点嘛。”她总是露出不屑和不信的表情。她这样是有理由的。我给多少人写过情书,我自己也记不清了。假如把它们都收集起来,我相信可出一本厚厚的书。遗憾的是,它们恐怕早就被人撕碎扔在风中了。但有一封情书,是我亲手撕碎的。  相似文献   

16.
2013年的国际博物馆日热热闹闹地来了,很多博物馆都会在这一天亮出家底,推出各式各样的“精品展”,一些博物馆还要组织各类主题的教育活动,或剪贴,或捏塑,或表演。但是,这个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被多少人理解了?被多少人记住了?又被多少人在日后的博物馆实践中贯彻体现呢?面对这一主题,人们有太多的疑问,有太多的解读。其实,这看起来很新奇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其核心内容是坚持博物馆特点,发挥博物馆优势,为公众提供更切实的学习发展机会,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相似文献   

17.
去年的8月6日,是一个星期六,台风“麦莎”横扫上海。这天,我被机关党委派到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先进性教育展览展厅担任总值班。  相似文献   

18.
回望过去,有时不是一种纪念,看看当初的自己,也许更能坚定信念.2009年,我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毕业进入齐鲁晚报,成为一名记者.新闻系的学生和刚入行的记者,常会被问:“你有新闻理想吗?”大多数人都会做出肯定的回答.如今,还有多少人会坚定地回答“我的理想从未变过”.  相似文献   

19.
2002年7月5日下1点多,“威马逊”台风刚刚离去,一架“湾流5”公务机就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将美国一家大银行的总裁送往北京;稍后,一架金鹿公务机公司的“豪客-800”飞抵浦东机场。这一天是上海空港在台风后恢复正常飞行的第一天,当天浦东机场安排的航班飞行达428架次,但在繁忙的浦东机场,仍有2架公务机起降。  相似文献   

20.
我写的一篇仅700来字的消息《宁可待岗吃闲饭,不愿外出把工干——体检时有人竟故意小合格》,居然连获6奖。其中有’93“陕西新闻奖”二等奖和全国煤炭记协好新闻一等奖。不过,逮这条“大鱼”我并没费多少“周折”,而是随手捡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