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位三年级的语文教师,在讲读《罗盛教》一课时,对写罗盛教知道出事以后,“一边飞奔,一边脱棉衣,冰窟窿里泛着水花,罗盛教猛地跳了下去”的“跳”,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位教师闻学生:“罗盛教是怎样把崔(王莹)救上来的?指出罗盛教救崔(王莹)的动词。”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把学生提出的词语依次作了板书: 跑、奔、脱、跳、摸……板书后老师又问:“这儿的‘跳’说明了什么?”生:说明罗盛教跳进水中去救崔(王莹)。  相似文献   

2.
一、质疑问难,培养思维能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质疑问难———有疑处质疑,无疑处生疑。如讲《“你们想错了”》时,文中对方志敏搜身的描写用了两个动词“摸”和“捏”。我问学生:句中的“摸”和“捏”能不能换成“搜”和“找”,为什么?话音刚落,一个学生就举手回答:“能。因为摸和捏、搜和找都有‘寻找’的意思。”我启发他:“再体会一下摸、捏的动作。你平时找东西,是不是也像他们一样,摸遍了全身,捏遍了每个角落呢?”“不是。”我又追问:“为什么不…  相似文献   

3.
板书抓住罗盛教在抢救中的一系列动作而设计:罗盛教听到叫声,就急忙向河边跑去。“一边飞奔,一边脱棉衣,”说明他心情急切。罗盛教三次钻进水里救崔(?),这是课文的重点。第一次,猛跳下去,摸,没摸到。第二次立刻又钻了下去,把孩子托上来,冰塌了,孩子又掉下去了。第三次又钻进水里,过了好一会儿,罗盛教用头和肩膀把孩子顶上来,孩子得救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质疑问难——有疑处质疑,无疑处生疑。如讲《“你们想错了”》时,文中对方志敏搜身的描写用了两个动词“摸”和“捏”。我问学生:句中的“摸”和“捏”能不能换成“搜”和“找”,为什么?话音刚落,一个学生就举手回答:“能。因为摸和捏、搜和找都有‘寻找’的意思。”  相似文献   

5.
语文小知识     
一“着”之见我在听课中发现,有不少老师对“着”字的几种读音读不准,在这里提出来,和大家共同研究。①阿婆的谷子没被雨淋着。(第三册《收稻谷》)②要拿着帽子,手必须放开绳子和桅杆……(第八册《跳水》)③冰窟窿里泛着水花,罗盛教猛地跳了下去。《第五册《罗盛教)④这一着真够厉害的!⑤中间躲包的同学非常沉着……(第五册《课间十分钟》)第①②句中的“着”都是附着在动词后面的,表示已达某种  相似文献   

6.
第五册《公输》一文,共用了三个“请”字:“请献十金”、“请说之”、“吾请无攻宋矣”。课文对“请”的注释是这样的:“请(让我)奉送(给你)十金。请和下文‘请说之’、‘吾请无攻宋矣’的‘请’都是敬辞。“这三句中的“请”都释为敬辞,值得商榷。我以为本文中三个“请”,除“请说之”一句中的“请”可作敬辞用外,其余两个“请”都不能当敬辞用。特别是“吾请无攻宋矣”一句。我的浅见:“请献十金”和“吾请无攻宋矣”二句中的“请”,释为能愿动词“愿意”,比较妥贴。见《辞海》中“请”的第三义项:“犹言愿。”并列举了“《公输》‘请献十金’”一例。又见《中学语文教师手册》第383页“请”的第三义项:“愿意”,“《公输》:‘请献十金’。(我愿意送给你十金。)又:‘善战,吾请无攻宋矣’。(好啊! 我愿意不再攻打宋国了。)”  相似文献   

7.
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一次,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将“褒”字写错了,两次订正后,第三次仍然写错.一气之下,我罚他写了两百遍“褒”字.不久,我又发现他将“褒”字上部写成了“六”.我只得再次要他记部首、笔画,并提示他:“褒”字是‘衣’字拉断,‘保’字藏中间.”当时,有一学生插话:“‘衣儿’扯两断,‘保’字中间藏”,引得满堂哄笑.后来,一提起这个字,便有人念这两句话,因而很少有人再错了.这证明强迫学生机械记忆,让他们“服苦役”是不行的.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才能收到较好的记忆效果.  相似文献   

8.
上课伊始,学生就问:“什么是‘先令’和‘便士’?”如何处理这个似乎节外生枝的问题?教师先让学生阅读课文,认识“先令”和“便士”的内涵。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很快明白了“先令”和“便士”都是英国的货币单位,并且从“我”没有零钱,拿出1先令让小珊迪找零,知道先令币值大于便士。接着,教师顺势提出1先令等于多少便士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粗心的学生说:“1先令等于4便士,从‘这是您那个先令找回来的4便士’得出的答案。”稍微细心的学生说:“1先令等于5便士,因为‘我’买火柴还用了1个便士。”更细心一些的学生说:“‘我’买火柴用了一个…  相似文献   

9.
教苑茶座     
幽默与漫画教师说吻一位大学教授给学生讲道:“古时候‘吕’是接吻的意思,口对口,很形象。”一学生问:“如果‘吕’是接吻的意思,那么小品的‘品’是不是三个人在一起接吻?”教授正待发怒,又一个学生站了起来:“我看‘品’还好解释,兵器的‘器’呢?是不是四个人在一起和狗接吻?”全班笑成一团,教授摔书而去。文明用语老师批阅小新的周记,周记里写道:“考试不及格,我说是爸爸遗传造成的,爸爸骂我‘嘣嘣’!”“嘣嘣”究竟是什么意思?老师大伤脑筋,于是把小新找来问。小新说:“老师让我们文明用词,写‘放屁’不太文明,所以用了‘嘣嘣’替代。”…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就必须依靠知识创新。为此,小学语文教学就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而语文教学要创新,首先就须调动所有学生主体学习的积极性,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碰撞”的情境,使之能迸射创新火花,发展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让学生与教师“碰撞”在教学中,我用“归谬点拨”法,对学生学习中的错误不作简单的纠正,甚至有时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错误,引导学生将错就错,推论辨析,最后得出正确结论,让学生恍然大悟。如在教学《守株待兔》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原文中动词的意思和作用,我有意识地将一只野兔窜出来的“窜”字改为“跑”,让学生评价。当学生指出错误时,老师问:“跑”与“窜”是否一样?学生答:都表示速度快。老师顺势引导学生;百米运动员向终点飞快地“窜”去,这样说行不行?学生说:“不行,必须用‘跑’字,因为运动员是有目标的。”“那么,‘窜’怎么讲?”老师问。学生恍然大悟:原来“窜”是没有目标地乱跑。学生积极主动地在比较中终于悟出了“窜”的含义,进而在学习“窜”的字形时,学生又说出了“上边是洞穴的‘穴’,下边是‘串’,一个洞穴中窜出了一只兔子...  相似文献   

11.
美国课程理论家派纳提出“课程”应该成为一个动词,一种行动。那么我想,“语文”也应该成为一个动词,它不再是静态知识的集合体。我们要通过引导学生把面向结果的学习活动与面向过程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把学习‘语文课本’与学习‘生活课本’结合起来,把学习课文、体验生活、增长知识、启发思维、培养能力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每一位老师都可以让“语文”成为一个动词,来完成这种心灵的传递。  相似文献   

12.
一年级的语文课上,学习《识字7》。按照我的设计,学生学习记忆生字“情”。我问学生:“同学们,这个字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的呢?”生:“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住的,我们学过了竖心旁,再加上一个‘青’草的‘青’字,就是‘情’字。生:“我是用‘比一比’的方法来记住的。我用学过的‘清、请’来与‘情’作比较,它们只是偏旁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科学研究的起点往往不是已有的问题 ,而是从现象和事实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能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遗憾的是 ,我们的教育往往习惯于教育学生“如何解决问题” ,而忽视了教育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在一次教育创新研讨会上 ,一位大学教授不无忧虑地说 :“现在 ,最使我感到无奈的是学生的脑子里没有‘问题’。不少学生在做论文前请教我 :‘老师您看我应该研究什么问题 ?’这真让我无言以对。因为 ,虽然我可以指导他‘研究’问题 ,但我无法替他‘产生’问题。的确 ,学生“问题意识”缺少 ,是我们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一、词句训练词句训练应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在进行《海滨小城》第一自然段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浩瀚”的意思.我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找出作者的观察点即“街道的巨头”,再让学生思考:“课文中用哪个词描写了大海的样子?”学生回答:“课文中用‘浩瀚’一词描写了大海的样子.”我继续问:“‘浩瀚’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联系前文可以答出:“‘浩瀚’是指海水广大无边的样子.”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幽默举例即是就地取材,又是一种较好的发挥。让学生在幽默中增长知识,轻松愉快,回味无穷。如有一次在讲like的用法时,我告诉学生:"这个单词用作动词时有‘喜欢’的意思,用作介词有‘像’的意思。"接着我举了一个例子:"Amy likes her moth-er"的意思是Amy喜欢她的妈妈;  相似文献   

16.
一次,我听一位教师的公开课《挑山工》。教学过程中,这位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爬山途中,“我”和一位“挑山工”几次相遇?都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相遇的?问题提出后,一阵沉默。过了一会儿,一位学生举手说:“‘我’与‘挑山工’四次相遇。第一次是在山下买青竹杖时相遇的,第二次是在回马岭那条陡直的山前歇息时相遇,第三次相遇是在半山的五松亭,第四次是在极顶的小卖部门前交货时相遇。”可以说这位学生回答非常完整,没有什么漏洞。教师给予肯定后,正准备进行下面的教学内容时,另一名学生把手举得很高说:“老师,我有问题。”教师只好停下来让…  相似文献   

17.
史峰  尉学君 《师道》2006,(2):28-29
听了尉老师讲授《草船借箭》一课,大开眼界。上课了,老师说:“这一节课,我们将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一节语文辩论课。《三国演义》中评价诸葛亮一生用兵谨慎,从不用险,唯‘空城计’为生平唯一一次用险。同学们同不同意这种说法呢?”一个学生回答:“老师,我不同意诸葛亮一生谨慎的评价。诸葛亮实际上是个用险专家,他常常用险,比如‘草船借箭’,就是诸葛亮的一次险胜,甚至险于‘空城计’。”老师:“这么说来,你认为孔明此次借箭是‘险招’,对吗?”“老师,是的。”又一生起立:“老师,我认为‘草船借箭’并不是用险,而是诸葛亮胸有成竹,稳操…  相似文献   

18.
【情境描述】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放入一个白球、一个黄球,任意摸一次,结果会怎样?这是我在执教“可能性”一课时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黄球。”为了“确认是这样”,我先请一位学生摸一次,结果是白球。接着,我又请一位学生摸一次,摸之前猜一猜这一次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结果大部分学生认为应该是黄球了!但第二位学生摸到的还是白球。第三次请学生摸,再猜,这时更多的学生认为一定是黄球了。然而第三位学生摸到的竟然还是白球!教室里一片惊讶声:“怎么会这样?”“这怎么可能?”第四位学生再摸,白球!第五位,还是…  相似文献   

19.
一次语文课上,一开讲我便信手在黑板上写下了课文的题目:我家的小院,并让学生一齐把课题读一遍。这时,一位学生站了起来,说:“老师,您把课题中的‘园’写成‘院’了。”我疑惑地看了那位学生一眼,低下头看了一下课本,呀,确实是“我家的小园”!于是,我马上把“院”改成了“园”。这时,一个念头从我的脑海里闪过:这里为什么要用“园”而不用“院”呢?“园”与“院”有什么不同呢?何不趁此机会让同学们探究一番呢!于是,我对大家说:“这位同学观察真仔细,老师要谢谢他。可大家是否想过这里用‘院’可以吗?‘园’与‘院’到底有…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师说》一课后,有这么一道练习:“‘之’在古汉语中作为结构助词……但它还有两种特殊的用法:一种是用在主谓关系中,表示这里的主谓结构并不构成独立的句子,而只是句中的一个词组或分句;(这种用法通称为“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以下简称“取独”,——作者)另一种是用在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表示动词和宾语的倒置。这两种情况下,‘之’仍是结构助词,但不能译为‘的’……”这两种特殊用法的“之”是不是如上所说“不能译为‘的’”呢?我看大可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