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超奇 《传媒》2004,(5):44-47
编者按 中国市场化报纸正在从"敲门发行"时代转入营销发行时代.  相似文献   

2.
自办发行,是当前市场化报纸的主流发行方式。自办发行给报纸带来的发展是毋庸置疑的:缩短了投递时间、提高了投递质量、提高了发行数量、降低了发行成本……从某种角度说,是自办发行让报社的命运真正意义上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似文献   

3.
都市报市场化程度较高,头版是报纸定位和报纸特色的内涵识别,研究都市报的头版广告可以从中看出此类报纸广告刊登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为制定我国报纸头版广告刊登规范提供一个方面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以四家都市报为样本,分指标对所取样本的头版广告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都市类报纸头版广告刊登的四个特点,并把此特点与美国报纸头版广告刊登情况作了简单对比,提出了我国报纸有序化竞争应尽快建立报纸头版广告刊登规范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4.
吴锋 《新闻记者》2005,(12):54-56
从1985年《洛阳日报》脱离邮发渠道首创“自办发行”,到2005年全国实行自办发行的报社约800家,虽然只占全国报纸总数的40%,可这些报社创造了80%以上的广告份额,其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也明显好于“邮发”模式。短短20年,自办发行从边缘到中心,成为当前市场化报纸的主流发行方式,其历史功绩不可磨灭。但我们也不能忽略自办发行目前正面临的一系列严峻挑战:各家报社的发行渠道各自为政,发行渠道浪费严重;虚报发行量,  相似文献   

5.
邱念 《新闻窗》2007,(2):109-110
一张报纸的存在,可能有无数种理由。但一张报纸为什么死亡,答案却只有一个:广告经营不善。市场化越来越明显的今天,我们实在无法想象,一张报纸没有广告支撑的生存环境。报  相似文献   

6.
安转红 《今传媒》2011,(7):43-44
媒体市场化的概念虽是近几十年的新提法,但在实践层面上,媒体市场化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可以说伴随着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报纸市场化早已相应地产生了。本文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市场化萌芽开始,尝试梳理我国报纸市场化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7.
张帆 《出版科学》2012,20(5):76-78
从建国初期到现在,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报纸的发行渠道不断发展变化,主要表现为报纸发行渠道的主体之变、形态之变和功能之变。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的发行直接关系到报纸的社会影响力和广告经营收入。近年来,业内不仅对报纸发行的量,更对发行的质进行了深入探讨,如有效发行等等。我认为,转型期的报纸发行还应重视另一个问题,就是报纸的发行结构。 一般认为,所谓发行结构,是指报纸征订和零售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果进一步从发行量和质的比较层面来分析,就能基本确定报纸发行结构的合理与否对广告收益的影响,从而为报纸提供适应市场的科学预期。关于此,至少须从三个方面展开:(1)反映市场需求;(2)反映读者群的定位;(3)反映发展空间的趋向。  相似文献   

9.
靳波 《青年记者》2008,(9):66-67
本文中的“都市报”,是指以城镇居民为主要发行对象的生活服务类报纸,如晚报、晨报、便民报等。目前我国都市报运营中存在一个突出的特点:市场化运作程度较高,报纸发行价格普遍远低于印刷成本,报社主要依赖广告收益来弥补发行环节的亏损。显然,广告运营在都市报的经济效益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就此方面业内普遍关注的几个问题,与大家一起讨论,旨在抛砖引玉,共同探求破题良方。  相似文献   

10.
“完整的报纸”经营观是与报纸经营市场化、产业化、集团化发展相适应的一种经营理念。其要旨是把报纸作为一个完整的产品进行打造、推广和经营.致力于构建和完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报业经济发展格局。目前.我国报纸产业正处于转型时期并呈现出了采编、发行、广告等全方位竞争的态势。要提高报纸的整体运作能力和竞争力.保持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树立“完整的报纸”经营观.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把这种经营观贯穿到报纸经营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要重点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杰 《出版经济》2000,(5):12-13
报纸经营的成功有两大标志,一是发行量的不断扩大,二是广告客户及广告收入的不断增加。因此,任何一家报社,无论大小,一般都设有发行部与广告部。发行工作与广告工作都有各自的学问,这里面都有许多市场规律可以总结。报纸的发行工作和广告工作搞得好,都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发行量的扩大及广告收入的增加。然而,报纸经营的真正成功单靠发行、广告上的投入、努力还远远不够,这只是“治标”,报纸经营成功的基石在于报纸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报业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自办发行在完成现有职能的情况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包括成本的居高不下、发行人员难以管理等等。各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报纸都陷入发行大战不能自拔。发行大战耗费了报社的大量资金,对于报社的长远发展却没有太大帮助,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发突出。自办发行成竞争利器自办发行以其高时效、低成本、快反馈,实现了报社对报纸发行主导权和网络主控权的控制等特点,增强了报纸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驾御能力。报社需要把握生产和销售的经营自主权,自办发行的实质就在于自主权的回归。1985年《洛阳日报》的自办发行标志着…  相似文献   

13.
传统媒体时代,广告和发行是报纸最主要的两大盈利形式。但是技术的发展,新兴媒体的出现,挤占了报纸的市场份额,也削减了报纸的广告数量。转型时期,报纸如何实现创新,开创新的盈利模式是纸媒持续发展亟需思考的问题。本文尝试从广告创意、多元化经营、数字化转型和打造品牌等角度为报纸开源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报业自办发行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期以报纸为导向的发行手段转变为市场经济时期以订户为导向的发行营销手段,这种观念和策略的转变,使得报业发行真正地进入了市场化运作的轨道。从《南方都市报》为标志开始,到《新快报》、《信息时报》相继出现,新兴报纸发行使“有效发行”理念深入人心。所谓新兴报纸,即以根据市场形势确立自我价值核心,内容专一为某种或某几种分类领域,采用窄幅排版,通过有效发行打破传统报业发行市场格局,赢取自身发展空间的报纸产品。  相似文献   

15.
李振芳 《传媒》2002,(2):42-43
要搞好搞活报社的经营管理,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思路。这些年沧州日报社提出把报业当产业办,把报社当企业管,把报纸当特殊商品看,并且立足发展,加快发展。通过几年的实践,报社发展很快,“两报”(沧州日报、沧州晚报)发行和广告连年增长,报社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百家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发行:打开制约报业发展的“瓶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业走向市场的主要关口应该说是发行,决定报社生存与发展的也是发行。所以,各报社普遍都对发行工作给予  相似文献   

16.
王荣 《新闻三昧》2001,(6):40-41
从报纸发行的角度来看,广告商的目标消费群体与报纸的读者群,或广告商的目标消费市场区域与报纸的读者市场区域叠合的那一部分发行,对广告才有真正的吸附力,这一部分发行才是“有效发行”。两者的叠合度越高,报纸在某一区域内的影响力越大,对广告的吸附力就越强,发行的效果就越好。因此,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讲,发行量的有效化程度和发行区域化的战略选择,是必须考虑的两大市场因素。  相似文献   

17.
刘燕 《青年记者》2006,(12):79-80
新媒体的崛起使报纸面临严峻的挑战,发行工作,作为报纸重要生命线成为报纸发展战略的重点.所谓“有效发行”是指在报纸的行销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扩大报纸的市场占有率、阅读率和影响力,并能直接带来广告回报或对广告有吸附力的发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报纸做好有效发行,实现广告、读和报社的良性互动将成为报社发行的一大方向.  相似文献   

18.
杨克勤 《新闻界》2003,(6):26-26,32
报纸作为商品,它有两次销售过程,第一次销售过程就是把报纸所刊载的内容卖给读者,第二次销售过程是把报纸版面卖给广告客户。要成功实现报纸的这两次销售,主要取决于报纸本身。广告,被称为报纸的血液,它的多少(这里指广告收入的多少,而不是指广告刊登量的多少),代表着报纸健康发展的程度。而报纸本身质量的高低,又反过来决定着广告收入的多少。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报纸发行盈亏点界定报纸发行的盈亏点是指:当报纸的发行量(这是一个相对不变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发行本身就开始盈利;反之,如果没达到这个量时,发行本身就处于亏损状态。这…  相似文献   

19.
随着竞争日趋激烈,报业的发展越来越市场化,为了报纸自身的发展,在地市报中,许多经营性专刊也应运而生。报纸的经营性专刊是随着广告经营模式的不断创新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模式,是行业新闻与广告经营有机结合的产物,但绝不是仅仅为广告而办的专刊,要做好地市报的经营性专刊,不仅要做好新闻报道,还要策划好新闻报道,做好新闻报道是经营性专...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所指的都市类报纸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围绕中心城市发行,依靠广告收入维持再生产,内容反映城市读者综合新闻需求,运营体系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这一类报纸,包括晚报、都市报、早报、快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