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时间是贼,偷走一切”,这是很多人在老的时候都会感慨的一句话。回顾自己的一生自己做过多少值得或不值得的事情呢?最近的比赛上刘翔以12.88的成绩平了世界记录,这比赛在有限的路程中谁用时最短谁就是冠军;然而我们的一生不也就是一场比赛吗?只不过比、拼的不是谁用时间最短,而是看看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跑了多少路程。  相似文献   

2.
Reggie:Wehavegotanewdog.Wouldyouliketocomearoundandplaywithhim?Ron:Well,Idontknow———doeshebite?Reggie:ThatswhatIwanttofindout.里基:我们又得到了一条新狗,你愿意过来和它玩一会吗?罗恩:嗯,我不知道———它咬人吗?里基:这正是我想要查明的。这狗会咬人吗?@伊安  相似文献   

3.
一、以读代讲,读中感悟1.一读,感悟情感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爱吃水果吗?哪些水果?为什么?师:这么多同学爱吃苹果,你们知道吃苹果的好处吗?师:苹果有这么多的好处,它是我们的好朋友。那我们就去和好朋友苹果(板书:我是苹果)谈谈,看他是怎么跟我们说的。②自主阅读,自主探索。师(课件出示课文中的一幅图):我们就是苹果树下的那些小朋友,让我们细细地和朋友去交谈一下。(学生自读课文)a.指导朗读,表达感情。师:苹果跟你说了些什么?请你从课文中找出来读一读,可以读你最喜欢的段落,也可以读全文…  相似文献   

4.
一、谈话引入 激发兴趣 1.夜晚的天空美吗?准能想一想夜空中有什 么,说一说你觉得夜空的什么最美? 2.是啊.夜晚的天空太美了,夜晚的月亮太 美了。有个大诗人也看到了这么美的月亮,还写 成了一首诗。你们喜欢古诗吗?知道哪些古诗? 你们从哪儿知道的?又知道哪些诗人?我们今天 学的古诗就是大诗人李白写的。 二、初解字词 读通古诗 1.自读古诗,勾画并初步理解生字;大声自 读,注意字音。 2.学生范读,全班齐声朗读;学生自己试 背,全班试背。 三、组对合作 学懂诗意 1.学习了生字,也读通了古诗,现在就来看 看这首古诗…  相似文献   

5.
马燕 《四川教育》2001,(6):21-21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看图初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作者是怎样把每幅图的意思写出来的。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一段。 1.抽读一段。说说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 2理解词句。 (1)“忽然”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明明一听蛐蛐的叫声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 (3)“草丛”指哪儿? 3.如果你是明明,你又那么喜欢蛐蛐,你会想什么?看图说说明明的表情,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抽读) 4.齐读思考: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这段讲了什么吗? (二)学习二段。 1.明明这 么喜欢蛐蛐,当 他发现一只好 蛐蛐的时候,他 会怎…  相似文献   

6.
读了这篇精妙的散,我们大概会反躬自省。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人有意无意地帮助过我们,可我们曾想到过他们吗?也许,我们无从想起他们的姓名。那并不要紧。让我们也像他们那样去帮助别人吧。当我们大家都这样做的时候,我们的生活无疑会更美好。这,不就是本给我们的启示吗?  相似文献   

7.
阅读·悦读     
《学语文》2009,(3):F0002-F0002
喜欢读书,是从喜爱识字开始的。一声、二声、三声、四声——起起伏伏的声调,那不就是音乐吗?前鼻音、后鼻音——琅琅上口的韵律,那不就是音乐吗?认文字,便是在欣赏音乐。读词语,便是在享受音乐。  相似文献   

8.
“意思”是何意思,谁不知道?这还用说吗?但我们读了民谣《意思》后,可能就会觉得没那么简单了。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通讯》2009,(11):26-26
我们能数清牛身上的毛吗?我们有必要去这样做吗?我想,全中国过亿的中学生朋友.没有人愿意去干这样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同样,我们能做完所有的数学试题吗?我们一定要做完吗?答案自然也是否定的.陷入题海.就如同陷入了苦海.为了让同学们脱离苦海,《数学金刊》试题研究组淘尽天下名题.从中选出有价值的试题,正所谓大浪淘沙始见金.  相似文献   

10.
杨戬丽 《陕西教育》2011,(1):109-109
一、营造气氛,培养创新意识 作为课堂组织者——教师.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主体中,除与学生和平相处外,感情上会更融洽,心理上会更容易沟通。课堂上多用“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小朋友。你认为这句话应该怎么样读?请你给大家读一读行吗?”“XX同学.大家都很想听听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提到叶名琛,大多数人会想到那句有名的顺口溜——“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然而,仔细想想,这句顺口溜想说明什么?如果叶氏不战、不守、不以死殉国应该批判,那么不投降、不逃跑、不与敌人妥协,这不是值得称赞的优秀品质吗?难道大敌当前弃城而逃,或屈膝投降反而值得肯定吗?这样的自相矛盾,使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这句顺口溜是怎么来的?叶名琛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相似文献   

12.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读题质疑 1.启发谈话:同学们,见过菜园吗?知道菜园是作什么用的吗?今天我们就去一个菜园看看。这是谁的菜园呢?(板书课题:父亲的菜园。)2.质疑为什么说菜园是父亲的?父亲的菜园里都有些什么?  相似文献   

13.
冯海军 《现代语文》2006,(11):26-27
一、教学实录:(一)听读例作,推测人物,揭示题目。‘师:同学们,你们入学已经有一个月半了吧,你们平时关心自己的同学吗?对同学是否了解吗?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猜猜他(她)是谁?”  相似文献   

14.
读中学生的作文.我常获得惊奇、欣喜。我做中学生时绝写不出这样的文章,这想这与时代进步有关。这与地域也有关吗?怀着这一好奇,我读了这三篇台湾中学生作文。  相似文献   

15.
钟脆音  高娟 《现代语文》2006,(5):127-127
每次读老舍的《我的母亲》一文,我都会被深深地感动,总禁不住潸然泪下。我一直在想,老舍笔下的母亲,不就是一位极为普通的农村妇女吗?是什么原因让我每读此文便如此动情?思来想去,惟有两个字——真情。  相似文献   

16.
智趣丝语     
《青少年日记》2013,(6):30-30
一同赏读 年过半百终于活明白,让自己高兴才是真格的,其他全是瞎掰,钱挣得再多又能怎么样?能带走吗?去西山采景.看了十几座百年大宅,主人均已无处可寻,拿钥匙的全是不相干的人。——导演冯小刚悟人生  相似文献   

17.
嘿嘿,看到标题。大家是不是很晕啊?“丢丢这是怎么了.家庭5.1音响啊。这是我们能够操作的吗?”“我家的音响系统已经是5.1了,不就花钱买一套这么简单吗?”嘿嘿,不要着急,丢丢的组建对象是电脑。还是咱的老本行哈。  相似文献   

18.
对于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中国读实在太熟悉了,几乎所有的中学生都在语课本里读到过它。许多年来,人们对其中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看法,也几乎是完全一致的——她是一个被资产阶级虚荣心腐蚀而导致丧失青春的悲剧形象。但果真如此吗?难道我们从小说中就没有读出别的体验吗?玛蒂尔德丢失项链这一故事的中心事件,对她一生构成的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她的生活从那一时刻起到底发生了什么转变?她的性格从那个晚上起到底产生了哪些变化?这些看法的确最符合莫泊桑的创作初衷吗……当我们向自己质疑这一系列的问题时,特别是当我们的思想观念有了变化,更加看重本本身的价值而不是某些权威或泰斗的盖棺定论时,我们忽然发现,原来《项链》给我们提供的远远不止我们已经知道的。  相似文献   

19.
一、读通课文.激趣 1.看图激趣。同学们,先请大家看几张图片(出示桂花图)。你知道那是什么花吗?这是桂花。八月是桂花开放的季节.桂花看似平淡无奇。却会散发出迷人的香气。桂花对于作家琦君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到底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下面我们走进《桂花雨》这篇课文,细细品味这“桂花雨”。  相似文献   

20.
笔者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刚好是新教材在我省推行,随着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教材的试用,我们发现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删除了原有的部分知识板块,还对部分知识结构做了重新调整,新增了不少知识内容,同时新教材版面设计较为新颖,增设了不少旧教材没有的栏目,如“阅读材料”“小实验”“思考与讨论”框语(笔者语)等,特别是新教材每页的一侧都留下三分之一空白,这一栏空白处中除有几幅图形、几则物理学家的介绍和偶尔的知识补充说明外,其余什么也没写.那教材这样做的意图是什么?对我们的物理教学有着什么样的启示和作用呢?我们认为,学好物理的有用方法之一是善于思考,善于学习,善于总结;阅读教材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要把教材读懂、读精、读活.要达到此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学会做注解,现行的教材中留下一栏空白不正是给我们做注解用的吗?教材偶尔的知识补充说明也不正是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信息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