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与社会》教材中每一单元后都安排了综合探究活动,综合探究形式多样,教学难度大。本文根据综合探究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普遍存在低效的现象,提出提高《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课活动的有效性策略,即教学设计主题化、教学实施主体化、教学评价个性化。  相似文献   

2.
俞明 《教师》2010,(3):40-41
现行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的一大特色是每一单元设置综合探究课,其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舞台,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综合探究能力、团结合作意识以及创新精神等。因此,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认真开展综合探究活动对于推进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能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的创新点之一是,将一些教学基本内容以调查、探究等方式呈现出来,以更好地体现其研究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可以说,这种方式贯穿整套教材。教材的这一特点与本课程的性质相吻合,即强调综合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和开放性:课程内容基于学科又超越学科,力求贴近现实;始于课堂又不局限于课堂,力求融入学生生活。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在每个单元的综合探究活动中突出了生活化、情景化和实践性,目的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教材共安排了七次综合探究活动。这些探究活动一般要求学生开展调查、收集资料、开展讨论等,可由于社会、学校、  相似文献   

5.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第八条明确提出:“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综合多种知识探究社会问题、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新课标的《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综合探究活动,就是依据此目标进行编写的。这些活动课的设置一方面对教材进行了很好的补充,另一方而又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设置了综合探究活动课的内容。初中历史综合探究活动课普遍低效。如何才能更好开展历史综合探究课程教学活动是历史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文章基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提出关于促使初中历史综合探究课有效开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探究学习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面对的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他们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探究活动来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培养情感体验。《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课程目标"部分明确提出:"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综合多种知识探究社会问题,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究,怎样把握好探究学习的起点,是提高探究质量的前提。下面以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的《综合探究九:实话实说话流行》一课为例,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傅瑞珏 《福建教育》2005,(8A):50-51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目标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多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还强调:“教学活动要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探究、交流研讨等实践性教学活动。”可见,“活动”应该成为品德教学中的灵动音符,“弹奏”好这个“音符”必将使品德教育更富实效和高效。  相似文献   

9.
一、挖掘教材有效信息,有机渗透综合探究活动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有效信息,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历史与社会知识,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都能得到和谐发展。例如,《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综合探究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活动课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自己去发现问题,获得经验,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灌输。《历史与社会》这一门综合课程的每一个单元,都安排了综合探究活动,怎样做才能达到综合探究活动课的目的,值得大家共同去探索研究。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其动手、思考、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总目标明确指出:“在掌握必要的人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体验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第8条具体规定:“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综合多种知识探究社会问题、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历史与社会的综合探究课正是依据此目标进行编写的。在七、八年级的教材中,每个单元后面都有一个综合探究活动,两个年级的综合探究活动共有16个之多。而九年级的探究就更多,每一课都配1-2个专题探究。那么“综合探究课”到底应如何上?综合探究课教学要注意些什么?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初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学活动化,旨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领悟、净化和升华,实现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综合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本课程以教学活动为中心,寓教育于活动中,主要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的教学活动为教学形式。下面  相似文献   

14.
探究活动是新课程实施中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探究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科学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在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让学生体验和享受成功,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探究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探究活动终究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或一个环节,在设计和组织过程中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达到活动的目的和效果。下面通过几则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案例,探讨《历史与…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本课程以教学活动为中心,寓教育于活动中,主要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的教学活动为教学形式。下面本人结合冀教版教材,就本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生活》课是新课程下开设的一门新的 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引导儿童“学 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 新的科学精神。《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人的生活为 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为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体验等教学活动 方式,让学生在真实与模拟的体验活动中获得感受 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综合探究课的教学经历,提出: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掌握具体的交往礼仪和探究方法是合作探宄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合理构建合作小组、明确分工是小组合作探究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小组合作探究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与社会》课程具有的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征,决定了其教学应具有主体参与性、整体综合性和现实应用性等多方面特征。《历史与社会》教学要遵循教学目标体系整体性原则、教学过程层次性原则、教学内容综合性原则、教学模式情境化原则与教学活动主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综合探究课的教学经历,提出: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掌握具体的交往礼仪和探究方法是合作探宄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合理构建合作小组、明确分工是小组合作探究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小组合作探究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正>教材是课程理念的体现、课程标准的聚化、学科价值的载体和教学实施的依托,在教学活动中极其重要。笔者基于对高中政治教材内容结构的理解和审视、对学科教学实践的探索和审视,对教材综合探究进行认真研究、仔细分析、理性反思和深度追问,进而领会教材善意,表达学科功能和回归育人本真,以期与大家共同研究。一、设计结构:科学合理,易于操作通过对《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与《生活与哲学》这四本必修教材中综合探究进行仔细研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