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江美利 《云南教育》2002,(13):32-32
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由黄州赴汝州任团练副使途中,路经九江,登临庐山,庐山胜景令诗人赞叹不已。“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的瑰丽景色触发了诗人的逸兴遐思,写下了若干首庐山纪游诗,《题西林壁》是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这道诗寓哲理于景物描写之中,给人以启迪,“以筋骨思理见胜”,使形象与哲理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人从不同侧面描绘了庐山峰岭的奇秀风姿。由于作者不断变换观察的位置和角度,移步换景,感受各异。横观庐山,连绵起伏,重峦叠嶂,侧观庐山,高峻挺拔,峭壁突兀,可谓多姿多…  相似文献   

2.
钱荣英 《现代语文》2006,(8):113-113
驰名中外的庐山风光,不知倾倒了多少人游客。以庐山风光为题材的宋代名学家苏轼的《题西林壁》,不仅为庐山风光增添了靓丽的一笔,而且成为小学语教科书千改不变、万革不移的佳作。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内容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公元前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上的诗。庐山景色秀美、气象万千。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庐山的感受及作者在生活中得到的启示:想要对某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因此,在描景中揭示哲理是此诗最主要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 课标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5课. [教学重、难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相似文献   

5.
6.
7.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还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模式。隐喻拥有普遍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它既是一种言语行为,又是一种心理过程,还是人类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隐喻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隐喻深深地根植于文化中,是文化和经验的沉淀。文章从认知角度比较隐喻在英汉文化中的异同点,以利于我们跨文化的语言学习。  相似文献   

8.
随着认知语言学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认知和推理的过程。本文以《诗经》婚恋诗中的水意象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和验证隐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方式的普遍性及其存在程度,并探求这些隐喻能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类认知的共性。  相似文献   

9.
朱麟 《德州学院学报》2011,(Z1):104-105
在人类的语言思维中,人们往往通过身边熟悉的事物来理解认知另一些事物,用一些熟悉的思维方式及经验来理解抽象的思维概念,这样产生了隐喻。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也是人类的重要认知方式。隐喻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特征,也会在文学语言中表现出来,不同的风俗习惯,生活经验会对隐喻表达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对电影阿甘正传中隐喻的分析,对中英文化差异所产生的不同的隐喻表达做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词。 2.读懂这两首古诗的意思,能说出阅读“不认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  相似文献   

11.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英语隐喻及其抽象思维的运作机制进行分析,探讨隐喻认知基础、认知机制,并试图说明隐喻的理解是通过抽象思维、自身经验和相似性,是一种自动加工,无需更多的认知资源与认知努力。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在不同的语言中,必然兼有共性和个性。莱考夫根据隐喻的概念系统,把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方位(空间)隐喻、本体隐喻三类。认知语言学界普遍认为,在所有隐喻中,空间隐喻对人类的概念形成具有特殊的、重要的意义,因为多数抽象概念都是通过空间概念来表达和理解的。本文从认知的角度,通过描写与解释相结合以及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汉英语里大量存在的空间隐喻进行对比分析,来考察汉英两种语言在空间关系的选择和表达形式方面以圾对状态、时间、数量、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空间隐喻化认知的异同,深人分析隐藏在其后的原因,以对期研究语义引申和第二语言习得教学中母语干扰问题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隐喻的本质、产生和功能。隐喻已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现象。隐喻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是交流思想、认知、认识其他事物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4.
自Lakoff和Johnson在1980年合著出版《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以来,隐喻研究在认知科学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认知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工具,是人类认知和理解世界的媒介。诗歌是隐喻的海洋,该文以舒婷《致橡树》为基点,探索隐喻和诗歌的关系,分析隐喻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以及隐喻为诗歌所带来的文学效果,帮助读者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5.
郭曼曼 《考试周刊》2009,(10):39-40
本文从隐喻认知的三个角度,即相似性、意向图式和概念隐喻来对比英汉人体词的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16.
隐喻是一种语言想象,是人类感知世界的工具。普拉斯的诗《隐喻》展示了诗人娴熟的语言技巧,蕴含丰富的概念隐喻,体现了诗人深刻的心理分析能力。从语义、语法、句法、修辞等方面分析该诗不足以剖析诗人创作诗歌的心理过程。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怀孕是旅程、怀孕是负累、怀孕是张力这三个概念隐喻进行科学的认知分析,意在说明隐喻既是诗人对怀孕的一种认知,也是其阐述观点的特殊工具,更体现了诗人对价值观的探求。  相似文献   

17.
作者主要阐述自己对苏轼《题西林壁》的解读过程.以及在教学中采用与李白《望庐山瀑布》、王安石《登飞来峰》的“对照”教学,提出应让课堂成为良好的教学生态环境.使学生获得精神觉醒,在感受和表达中得到思想与情感的升华的过程,即“解读文本”、“超越文本”.最终学生成就了“以点带面”式教学模式,“以点带面”式教学模式也引导着学生,师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8.
苏轼的《题西林壁》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 其中融进了诗人深情的整体造象, 机理情趣别有兴味, 辞微意丰内蕴丰瞻, 无论是劝谏之旨还是超脱之意或是顿悟之感, 都别有深意。  相似文献   

19.
常有老师反映:在教授诗歌时无从下手,没有办法落实新课标的要求,觉得无非就是将诗歌的内容翻译给学生,把诗歌体现的作者的情感或认识解释给学生。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讲好诗歌?很多一线老师心存疑惑。可喜的是本文作者在设计教学时,不仅考虑到了新课标对于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求,而且通过拓展营造出一种浓浓的诗的氛围、美的境界、灵动的空间,学生那么自然地参与进去,如此融洽地将自主和互动连在一起,这无疑是一个成功的样本。[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