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伦理开辟了翻译研究的新视角,突破了以往原作与译作文本分析研究的局限性,对于解释翻译过程中各因素间的关系以及认识翻译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边城》译本文化词翻译的分析,指出译者戴乃迭在尊重和认可中国文化、照顾英语阅读习惯和感受以及推介中国文学和文化方面分别遵循了再现伦理、基于规范的伦理和服务伦理,对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翻译伦理意义和启发。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各国人民交流的日益广泛与深入,翻译活动变得愈加重要。翻译不仅涉及文本,与译者、读者的思想也密不可分,因而翻译的研究离不开人们的道德、离不开伦理。本文关注切斯特曼总结的五种翻译伦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阿诗玛》英译本为例,通过分析翻译伦理视角下戴乃迭如何进行五种翻译伦理的选择,从而对其译者主体性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戴乃迭在翻译时选择性地遵守了再现的伦理、基于规范的伦理和交际的伦理,这样的选择体现了她注重原文文化的再现和译文读者的理解。进一步分析发现,戴乃迭的翻译更多体现的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此外,戴乃迭选择翻译《阿诗玛》也体现了其作为女性译者对男女平等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边城》是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品之一,该作品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在对其进行翻译时,英译本对原作风格的传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译本的质量。文章以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本为蓝本,分析译者在翻译主语时所使用的不同技法。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杨氏夫妇在翻译《边城》的过程中,运用了对应、转换、补充的转换方式,使英语主语的翻译技巧有了一个新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造成了严重危害。由于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制约,《南京条约》中英文本的拟定皆由英方操纵,这使该文本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者们已经注意到《南京条约》中英文本存在不少不相契合的情况,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但都没有对翻译的伦理性给予重视。然而,伦理性是翻译的本质属性,从翻译的伦理视角考察翻译活动,可以更加客观地评判译者的翻译行为。本文拟以翻译伦理为视角,审视《南京条约》中存在的误译,希望为以后误译现象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5,(A0):75-76
切斯特曼翻译伦理学理论自提出以来,对中外翻译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将翻译伦理模式归纳为四种:再现的伦理、服务的伦理、交流的伦理及规范的伦理。致力于翻译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在此理论基础上纷纷著书立说,对翻译伦理学进行深入研究。作者拙文以翻译中译者责任研究为切入点,结合自身教学工作,深入思考高校英语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译者责任及责任选择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国内有关翻译伦理的研究越来越丰富。本文就我国目前的研究成果做了三点总结:首先翻译伦理的概念界定研究颇多,研究核心问题基本一致;其次翻译伦理模式分类多样化,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地翻译策略;最后译者伦理的建设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并出现众多的译者伦理建设的研究。翻译伦理研究使我们对翻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平衡了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边城》,作者沈从文,是一部中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翠翠和她的爷爷老船夫。这部作品以三个青年之间的情感纠葛为主线展开了一系列的故事。船总的两个儿子,一个叫天保一个叫摊送都喜欢翠翠,但翠翠心有所属,那就是摊送。在两个儿子唱山歌比对时,翠翠选了摊送。天保心灰意冷,就下海了,然后淹死了,船总见自己的大儿子死了就不同意翠翠和摊送在一起。故事的结尾非常悲惨,翠翠的爷爷也死了。这本书描写了川湘那一带的特有风俗。把当地的淳朴风情展现出来同时又伴随主人公悲剧的感情生活。文章将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对戴乃迭《边城》英译本进行分析,从而研究译者在该视角下的三维转换过程,在今后的翻译实践活动中能有所运用。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深入在为翻译提供多元"他者"思维、促进翻译方法多元化的同时,也给众翻译者带来不小困惑。什么是翻译、翻译有无标准被一再提问,译者责任最终要归向何处再次被提上议程。译者责任是出发点,文学翻译者所处文化的伦理规范不可避免地对其翻译产生影响。以"翻译伦理"和"翻译的伦理"两条准绳衡量译作及翻译活动,可对译者责任进行伦理规范的重新定位和理论突破。  相似文献   

10.
廖杨佳 《海外英语》2013,(19):137-139
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决定了文学翻译过程中对原作审美品质传递的极端重要性,而文学作品因其审美功能与高度抽象性,广泛运用模糊言语营造美感。因此,文学翻译对原作模糊言语的恰当处理及其美感的传达提出了较高要求。模糊语言学与翻译美学相关理论的结合,为考察模糊言语的美学蕴含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的留存提供了较好的视角。在此理论基础上,通过对杨宪益和戴乃迭《边城》英译本中模糊言语的处理及其美感的存留与磨蚀情况展开考察,尝试以此了解模糊言语的不同处理方式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1.
翻译的"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要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由于译文预期达到的目的或功能不同,决定它在翻译过程中处理方法的不同.<蝴蝶>是我国著名作家王蒙的小说,戴乃迭在翻译它的过程中,依据"目的法则",采取了适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也不断增加,其中,政府工作报告的作用不可小觑。绝大多数国家是通过英译政府工作报告了解中国的,这就对译文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切斯特曼总结的五种翻译伦理模式为英译政府工作报告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对英译过程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巍  董琳  程梅玉 《海外英语》2011,(14):1-2,11
近年来,翻译伦理成为翻译理论界逐渐关注的焦点,因此,该文首先对翻译理论的概念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其理论的产生进行简单溯源,帮助读者对翻译伦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并且,笔者选择了《桃花源记》的两个英文译本,分别为A.R.Davis译本和林语堂译本,从翻译伦理角度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为今后译本评析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电影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一个好的电影片名又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够激发人们走进电影院的渴望。文章结合切斯特曼的翻译伦理模式,即再现伦理,服务伦理,传意伦理,规范伦理和专业责任伦理,探讨电影片名翻译中译者应该遵循的伦理模式,以及在切斯特曼翻译伦理模式指导下电影片名翻译可以采取的翻译策略,为不同文化更好的交流、共存寻找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秦玉锐 《海外英语》2014,(3):121-122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一部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一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小说。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围城》曾被译为多国文字。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翻译理论角度对其英译本做过研究,但鲜有人从翻译伦理的角度对此进行研究,该文拟从翻译伦理角度,以切斯特曼的翻译伦理模式为理论框架,探讨《围城》英译本中伦理模式的体现,并对伦理模式的不兼容性作以分析研究,以期为今后的文学翻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文学翻译是对文学作品的再度创作,而美学是人们对于美的感受。翻译和美学的结合能够使再度创作的作品体现作品的本身的美,而不会因为再次翻译使得作品失去原来的味道。本文将从翻译美学的视角下来对比分析沈从文《边城》两个英译本,讨论两个译本的各自的优劣。  相似文献   

17.
戴乃迭翻译的英译本《红旗谱》忠实地遵循了原著,很好地传递了文本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保留了原文生动、形象的特征,语言简练。同时,对于原著中地方色彩浓厚的人物语言,戴乃迭在尊重原文、传神达意的基础上作了一些调整,虽然生动性、形象性、韵味性有所减弱,但基本体现了原作的风格。  相似文献   

18.
毛永冰 《考试周刊》2012,(66):21-22
《边城》作为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扛鼎之作,曾被译为多国语言。英文译本中,杨氏译本最受关注。本文将通过杨译本中文化内容的分析,研究杨译本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从描述翻译研究理论出发,以戴乃迭翻译的《边城》中的100例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的译文为语料,以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为辅,对广泛存在于汉语中的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的英译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戴乃迭对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的翻译主要采用以下6种方法:避开文化冲突、调动整合机制、巧用反复手段、力求对应源语、保持意义对应和灵活选择省译。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