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将翻译过程概括为理解与表达,实属简洁而到位.显然,译者首先需要理解好原文,才能表达好译文,而有时候两者间难以平衡,不是过犹不及就是辞难迭意.鉴于此,本文根据作者的翻译教学实践体会,借助心理学有关元认知的理论,提出翻译过程中应具备"身临其境"的双语翻译思路,即译者在理解上离不开置身于品味原作内涵之中;表达上仍需同样地体会译文的表达效果,这样方能保证原文与译文等效性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译者作为原文和译文的中介 ,要处理好与原文作者、原文及译文读者等几个方面的关系。译者首先要了解原文作者所处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及其写作风格 ,这样才能有助于正确解读原文。译者在翻译原文时 ,必须注意译文和原文在字词、句子结构及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不对等现象 ,用符合译入语习惯的行文传达原文的意义。另一方面 ,译者在翻译时要尽最大可能地忠实传达原文风格 ,压抑乃至隐藏自己的个人风格。在处理和译文读者的关系时 ,要充分考虑读者群的接受能力及其所处的社会、时代和文化背景 ,及由此形成的读者的审美情趣等。  相似文献   

3.
<背影>是朱自清影响最大的抒情名篇之一,该作品代表了朱自清的风格:语言平实清晰,感情真挚感人.作者在文中用的是提炼的口语,如何在英译时既要正确地理解和传达原文的意思,使译文文字流畅地道,又要符合原文的口语风格是决定译文质量的关键.本文基于词汇、句法和语篇这三个层面对张培基先生的英译<背影>进行分析评价.总的来说.该译文之于原文,译者准确地传达了原文信息和风格,充分体现了著名翻译家张培基先生在中国现代散文翻译方面的造诣.  相似文献   

4.
群众语言来自于群众并广泛流行于群众中间。政治文本中使用群众语言能有效拉近同群众的距离,促进群众对政策方针的理解与实行。在翻译政治文本中的群众语言时,译者可以采用直译法、释义法、套译法等多种方法。政治文本有其权威性与特殊性,要求译者在准确完整地传达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尽量保留原文的形式,但若采用原文的形式会给译文读者的理解造成障碍,译者就要根据译入语的表达习惯来重新选择译文的形式。  相似文献   

5.
翻译的两个基本步骤是理解与表达。同一原文却有众多不同译文,首先是因为不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不同,所以经过语言转换产生不同译文;其次,即使对原文的理解相同,不同译者的译语表达也可能不同,从而产生译文不同。译者的理解与表达的角度不同,导致杜牧《清明》的翻译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复杂的再创作的过程。在翻译中,译者要寻找对等语,也就是强调再现原语信息,即翻译原文的意思。原文的意思可以用不同长度的句子来表达,其作用和表达效果的不同,要求译者根据其具体特点来翻译。在小说《灿烂千阳》中文译本中,通过分析其长句、短句和长短句交替使用的特点和表达效果,探讨如何在译文中实现与原文的对等。  相似文献   

7.
叙述视角的选择和变化暗含着作者特定的意图。自20世纪以来,在叙述学和文体学领域,叙述视角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兴趣。然而在翻译研究领域,叙述视角的传递问题仍然缺乏关注。认知文体学丰富的理论有助于我们通过细微的词汇或语法标记辨别原文和译文中的叙述视角变换情况,探讨作者和译者对文本世界的建构。《愤怒的葡萄》及其五个汉译本的对比研究揭示了小说翻译中叙述视角的传递与作者意图传达的关系:翻译时叙述视角的变化会影响原文作者意图的准确传达,因为叙述视角的变化会影响意义建构的方向,进而影响准确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对原文叙述视角的准确判定有助于译者构建原文文本世界;译文越贴近原文叙述视角,越能准确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8.
科技翻译是明示-推理交际行为,其本质是推理.认知语境影响科技翻译的理解和表达,译者运用关联原则结合源语作者的认知语境仔细推理原文,力求使译文概念准确,判断恰当,推理正确.在关联理论的视角下,科技翻译的逻辑思维链就不会断裂.  相似文献   

9.
黄芳 《教师》2011,(10):122-122
一般性翻译,只要译文准确、通顺,大抵就说得过去了,而文学作品的翻译要求却高得多,译文除了准确、通顺外,还必须传达出原文语言上的文学味.本文通过举例,谈谈如何在文学翻译中理解英语原文的字词,表达原文的韵味.  相似文献   

10.
孔令会  田雪 《现代英语》2023,(17):83-86
目的论认为原文和译文之间的互动是由翻译目的来决定的,译者基于翻译目的做出的翻译选择和决策就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在工程翻译中,译者须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同时考虑译入语读者的语言文化背景和理解需求。在知识层面,译者要准确转换原文信息;在语言层面,译者要选择恰当的词汇和术语,尤其是多义词的理解和翻译。翻译长难句时,需考虑英汉语言差异和译入语读者的可接受度,将英语长难句灵活转换为汉语的流水句、主谓短句等,也可进行信息重组,以保证译文的准确性、专业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11.
历来,风格的传达就是文学翻译中的难题,因此,作为风格传达中最关键的部分语言风格的传达,就成为再现原文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的中心问题。本文通过对《老人与海》三个中译本的分析,从译文与原作者、原作、以及两种文化的关系方面探讨了文学翻译中语言风格的传达,认为只有将原文与译文相融无间,译者才能成功传达原作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2.
刘庆争 《考试周刊》2010,(37):25-26
译者的角色是读者与再作者的统一。作为读者,译者首先需要理解原作;作为再作者,译者要在充分关照译文读者的前提下,将原文文本进行跨文化转换。本文通过分析文学翻译来探讨译者在文本的理解与翻译上体现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翻译的过程以及译者在文本理解中如何处理原作两个翻译问题。经过论述认为:翻译既是一个理解表达的过程,也是译者与原作再合作的过程。翻译者在翻译实践中要灵活思考和善于创新,既要做一名合格的读者,更要做一名优秀的译者,在正确的分析理解表达过程中达到自己身与原文视域的融合,以使译文传意达旨,形神兼备。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传递思想的载体和工具;人的思想和感情通过语言得以充分表达.作者把他所要表达的信息通过语言传递给读者,因此,作者所使用的语言愈适合读者的要求,愈为读者所喜闻乐见,则他所要表达的信息就愈能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同样,译者要把原文作者所要表达的信息通过语言的转换(即翻译)传递给译文读者,则译文所用的语言意适合译文读者的要求,愈为译文读者所喜闻乐见,原文作者所要表达的信息也就愈能为译文读者所理解和接受.那么,当前外译中的译者应使用什么形式的语言才能使自己的译文为广大的读者所喜闻乐见和接受,从而收到传递信息的最大限度的效果呢?这是关系到译文成败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论译者的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洁  李强 《湘南学院学报》2006,27(1):99-101,108
译者的角色是读者与再作者的统一。作为读者,译者介入翻译选材和原文文本的理解;作为再作者,译者在充分关照译文读者的前提下,将原文文本进行跨文化转换。  相似文献   

16.
一位法国译者说过:"翻译就是理解和使人理解。"理解是翻译的前提,是翻译过程的第一步,没有一个准确的理解,翻译很难到位。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无论译者采用怎样的翻译方法,只要译文能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实现交际目的,就是成功的翻译。有两点体会与方家共享。一、重视中外文化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表达和传播的重要手段。因此,每种语言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民族文化的积淀和印证,翻译成了一种必然的文化活动。由于语言和  相似文献   

17.
从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出发,对李清照的8首诗词及对应的许渊冲英译本在情感、判断和鉴赏三个子系统中的态度资源分布频率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译文进行评估,以此探究译者所追求的翻译原则及目的。研究发现:译文中的态度资源相比于原文中的态度资源有所减少,主要是因为译文中情感资源的态度意义表达不够充分;较原文而言,译文中判断资源的数量和比率与原文差别不大,主要是因为译者为了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基本上传达出了原文判断资源的评价意义;此外,译文中鉴赏资源的数量和比率都有所上升,主要是因为译者为了追求翻译中的“三美”原则而增加了鉴赏资源的使用。  相似文献   

18.
借鉴语用学原则,结合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中的翻译实例,并从探讨TEM-8翻译中的解题策略着手,可以发现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形式,其根本交际意图是译者通过一系列顺应选择寻求原文理解以及译文输出过程中的最佳关联。关联是翻译的根本意图,而顺应则是实现这种意图的具体手段。具体说来,译者通过不断做出顺应选择,寻求最佳关联,获取对原作的准确理解和定位,进而通过系列的顺应选择在译文中产生关联明示,准确将原文信息传达给译文读者,实现翻译过程中原文和译文的基本等值。  相似文献   

19.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翻译是一个交际过程,关键之处在于译者要实现译文读者对译文中所有的语言信息和他本身所具有的文化语境信息达到最佳关联,以使译文读者能最好地理解原文作者所传达的意义。在语言的具体翻译上,根据不同的情况主要有两种策略:归化和异化。  相似文献   

20.
翻译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翻译出原文的意义,也就是在目的语中实现意义的再生。而意义的理解又依赖于一定的语境,即文化语境和非文化语境。文化语境包括文化、历史和一切相关的背景知识,而非文化语境是除了文化语境外的一切语境。因此,译者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积累。在翻译时,根据特定语境来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在译文中完成意义的再生,正确传达出原文作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