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1994年教育部提出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以来,关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教育思想观念问题的探讨与争呜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大热点。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等医学教育也必然而且必须对如何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更好适应21世纪高等医学教育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医学人才需求这一重大跨世纪课题作出理性的思考与回答。 一、人文素质教育内涵诠释 “人文”一词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最早源于中国古代《易经),《易·贲》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突出强调人文的重要地位,作为文明的最高境界,“人文”是指那些积极向上的能够转移人心风俗、升华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人文教育受到冷落,高校毕业生人文素质不高,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造成了不利影响。21世纪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如何从更深层次、更综合、更合理的角度增强教育的完整性、有效性,加大人文素质教育的力度,培养适应于21世纪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含义“人文”一词在词典上界定为“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国自古就有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易·责》说:“放小利有收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现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天文”指自然…  相似文献   

3.
“人文”一词,辞典上界定为“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国自古有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易·贲》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化”是教化,即教育的意思。只有那些优秀的,能够升华人的精神,提高人的价值的文化才能列入人文教育的内涵。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的教育传统。通俗地讲,人文素质主要是指人的心性、道德、文化、情操、信念、审美、学问、修养等品性。人文素质是人的诸素质中的首要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所谓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  相似文献   

5.
“人文”一词在中国古已有之。《易经》上讲 :“文明以止 ,人文也。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人文”用今天的话来讲 ,就是精神文明。《辞海》解释说 ,“人文”今指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那么 ,“人文教育”即人文学科的教育。它是指以传授人文知识为主 ,以发展学生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影响学生形成一定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为目的的教育。人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对人类社会、自然社会普遍的关怀之情和慈爱之心 ,有利于人生得到丰富、和谐、完美的发展。一、简单回顾在西方…  相似文献   

6.
(一)“文化”定义“文化”二字在中国出现较西方为早。甲骨文中是否有?目前似乎尚未能辨识出来。在中国古代早期文献中.文化二字是分开使用的,而且和现代语言中的文化二字意义有显著的差异。《易经·贲卦·彖传》有“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孔颖达《五经正义》对此解释道:“观乎人文以化天下,言圣人观察又化,则诗书礼乐之谓,当  相似文献   

7.
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课程是为培养既德才兼备,又具有新型生命观、健康观、运动观、审美观,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变革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在体育课程体系中人文教育是其精髓所在.本文通过对辽宁省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人文教育现状的调查,提出大学生应更深刻地理解体育,加强大学生人文体育的素养,全面推进高职高专院校的素质教育,加强对大学生体育人文文化的传授,提高大学生体育人文文化素养,满足大学生对体育文化知识的广泛需求.  相似文献   

8.
历史教育应张扬人文素养大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两千多年前的《易经》就提出了人文的概念 :“文明以止 ,人文也。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在西方 ,其拉丁文词源humanitas ,意即人性、教养。中西旨意相类 ,作为人文科学的历史教育 ,从根本上讲其实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 ,是通过授予受教育者以历史知识 ,使其在认识自我世界、认识和适应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 ,通过历史的濡染与涵化 ,提高其自身修养与素质 ,学会做人。一、历史教育的困惑教育最终要解决的是人的发展问题 ,诚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  相似文献   

9.
思想性是人文性的核心,这是人文性的固有之意。《辞海》对“人文”的解释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出《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是相对“天文”而言的,是教化天下的,凡是人类的各种文化都可以用“人文”涵盖。它包含思想性、情感性,也包含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毋庸讳言,思想性是教化天下的主要内容,是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核心的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0.
人文素质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信息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开放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然性和特殊性;开放教育“两个分离”的特征,决定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必须突出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育;开放教育课程开发和内容的多样化、趣味性和延展性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强化审美教育提供了可能;开放教育中技术媒体的重要性决定了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要注重信息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的教育传统.通俗地讲,人文素质主要是指人的心性、道德、文化、情操、信念、审美、学问、修养等品性.人文素质是人的诸素质中的首要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所谓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如何做人",其中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以及人的自身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文”一词,在词典上界定为“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易·贲》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是指那些优秀的能够升华的精神和提高人的价值的文化,“化”乃教化、教育之意。在古罗马思想家那里,“文化”(culture)一词就含有“灵魂的耕种、陶冶、修养”之意,人必须经过陶冶,才能不流于粗鄙。可见,文化的概念本来是“人文化成”之意,即通过人发挥其精神力量转化这个世界,使之更合乎人性的要求。一句话,人文精神的含义即是人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人文精神的培养正是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文化 ?《周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文化。现代有人说 :“人们全部生活的意义及存在价值就是文化。”校园文化作为亚文化的一种 ,是一个普遍存在于各个高校又各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是搞好学校管理的思想基础和心理环境 ,是一所学校实行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是潜移默化地教育、激励和引导学生刻苦学习 ,奋发向上、追求真理的无形动力。如何进一步的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本文提出 :要有正确指导思想和统一规划 ;要形成校园的主体文化氛围和主体景观 ;要实施校园文化环境工程。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的现代化过程中,强调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素质教育中倡导“人文教育”这已是当下讨论的热点问题。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一种基础教育。素质教育是提高人的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的教育。它以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人文教育”(LIBERALARTS EDUCATION)的理念是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来的,对“人文教育”概念的讨论也是目前国内教育界关心的问题。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  相似文献   

15.
一、人文性概念的诠释“人文”一词《辞海》中的解释是:“旧指诗书礼乐等。”《易·贲》中写到:“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人文性主要是凸现人类对存在意义的思考,对真善美永恒的追求和对自由、自觉、超越的意向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要使孩子成为有知识、有理想、能做事、健康活泼有用的人,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就应当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评价过程的科学性、实用性和人文性等等。什么是人文性?《辞海》的解释是:“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出《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性”包含思想性、情感性,也包容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我国古代圣贤教育思想就具有人文性。孔子云:“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对人的习惯养成…  相似文献   

17.
论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师范院校的大学生担负着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使命 ,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后备军。教育部1998年下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肯定了近几年来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尝试 ,表明了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必须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加强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这是时代的迫切需要 ,也是振兴民族优秀文化的迫切需要。一、高等师范教育的现状需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们崇尚“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教育的地位在不断提升 ,…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今天,大学人文精神的没落是一个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予以高度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并分析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对策:树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的教育理念,强化高等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意识,加强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艳云 《成才之路》2009,(13):44-44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观平天文以察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强调人类的教育要与天地协调,符合人的本性。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认为“人文”是一种使个人的才能得以最大限度发展的、具有人道精神的教育制度。从本质上说,人文教育是指弘扬人性、重塑人的尊严,强调人文精神的教育。当代人文教育是应理性主义的科学教育而生,试图呼吁把人从机器文明中解放出来,还人以人本身。联合国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圆桌会义报告指出:“当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损人利己动机的驱使,对为社会服务和提高对社会利益的责任感越来越没有兴趣,当前迫切需要回到具有关心特征的早期时代的价值观。”在物欲膨胀,人的精神萎缩的今天,反思教育,解悟“人”字,就显得更加必需了。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站在区域文化研究的角度来审视和分析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领域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研究农村职教人文素质教育与区域文化的互动关系,对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农村职教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探索其开展与解决之道,对促进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与国民素质提高,对解决“三农”问题和推动农村实现“三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