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高一历史,当讲到<拿破仑及其对外战争的评价>时,我采取讨论的办法来解决.首先是给出几个有代表性的评价论点,然后让学生结合教材和有关材料发表自己的看法.讨论中有同学不直接发表看法,却说学历史没什么用,争来争去,没个可靠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教高一历史,当讲到《拿破仑及其对外战争的评价》时,我采取讨论的办法来解决。首先是给出几个有代表性的评价论点,然后让学生结合教材和有关材料发表自己的看法。讨论中有同学不直接发表看法,却说学历史没什么用,争来争去,没个可靠的结论。我笑着问学生:“你们认为哪些学科有用?”“数理化。”他们脱口而出。于是我就用数理化知识来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我问:“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是什么直线?”有一个学生站起来不假思  相似文献   

3.
无用之有用     
前段时间.不少高一的同学跑来问我高二文理分科的事,劈头盖脸地问我学文科有什么用,学理科又有什么用。也听到很多参加高考后的学生在填志愿时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大学学这个专业没用,学那个专业没用.  相似文献   

4.
对于每一个高三学生来说,高考要想考出好成绩,除了各科基本平衡以外,还要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优势科目。就文科类高考五门学科而言,我认为将历史作为自己的优势科目来抓是很明智的。可以说,1996年高考我能取得624分的高分在很大程度上说,得力于历史科。这次高考历史能得138分,正是在“稳抓基础,提高能力”的方针指导下取得的。我记得刚分科时历史老师曾说:“历史科记不好肯定考不好,记好了也不一定考得好。”意思就是说只有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能力才能考出好成绩。  相似文献   

5.
大多数人认为高一是起始年级,容易教,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我发现课堂上教师讲得累,学生却很迷茫,这让我很困惑。为什么高一新生觉得历史难学?怎样做好初中和高中历史教学的过渡?怎样帮助学生适应高中历史的学习?这是高一历史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历史教育的突破口:关注人本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看过高二年级学生一篇关于“减负”的作文 ,其中写道 :“所谓减负 ,就是减‘副’ ,减去不必要的副科 ,如历史、政治……等。”我也在高二年级近 60 0学生中作过一次调查 ,八成多学生认为历史知识对以后工作生活没有用处 ,可以不学。即使是在文科班也有大半人是为考试而学 ,学历史是件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假如到成人特别是学生家长中去调查 ,认为历史科不必学的比例会更高。现在尽管有很多专家在那儿自吹自擂什么改革探索走在最前头呀 ,什么能力考察、学科难度、超前意识居中学各学科之首呀。但有一点不得不承认 :绝大多数中学生对历史科…  相似文献   

7.
我班上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学生。一个学生叫宋继永,课堂上总是争着发言,抢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然而答案往往是错的。而另一个学生叫朱亮,正好相反,他特别喜欢冷静地思考,从不争着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回答问题总是有条不紊地叙述自己的看法,不仅答案正确,而且常常有新的见解和独到之处。对这两个学生我进行了多次观察、交谈,发现宋继永平时好表现自己,做事不踏实,不善于动脑筋。而朱亮则做事认真,善于独立思考。对此,我又在班上作了一  相似文献   

8.
近来,笔者在指导学生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有几个学生向我提出了同一个问题:“上节课制取氧气时用的是排水法,为什么这节课制取二氧化碳时用的却是排气法呢?”由于教材中没有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因此问题一经提出,我顿时被问得哑口无言,一时竟不知作何解释。情急之下,我把问题抛给了学生,一方面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另一方面是给自己一个下台的机会。出乎意料的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竟有10多个学生争着举手发表看法。以下便是探究这一问题的课堂实录:  相似文献   

9.
三年来,我一直担任初三年级的历史科备课组长,肩负起学校的第一个实验班和三个普通班的历史科教学任务。因此,三年来每一年的中考一结束,我都会了解到一些学生的考试情况,归类起来不外乎这几个方面:时间紧,试题无法完成;材料解析题不懂得如何下手,丢分严重;问答题答题不全面等。学生考试之所以出现此类情况,原因是很多的,我认为其一是学生忽视了开卷考试.平时对历史科的复习功夫不到家,对知识点掌握不牢固,他们认为到考试时才查看课本资料照样可以顺利过关:  相似文献   

10.
三年来,我一直担任初三年级的历史科备课组长,肩负起学校的第一个实验班和三个普通班的历史科教学任务。因此,三年来每一年的中考一结束,我都会了解到一些学生的考试情况,归类起来不外乎这几个方面:时间紧,试题无法完成;材料解析题不懂得如何下手,丢分严重;问答题答题不全面等。学生考试之所以出现此类情况,原因是很多的,我认为其一是学生忽视了开卷考试.平时对历史科的复习功夫不到家,对知识点掌握不牢固,他们认为到考试时才查看课本资料照样可以顺利过关:  相似文献   

11.
诙谐幽默的课堂评价能将沉 闷的课堂唤醒。这类课堂评价多适用于小学高年段的学生。一次, 我教学《索溪峪的“野”》时,课 堂上学生一点儿也不活跃,急得 我满头是汗。在进行感情朗读课 文指导时,我急中生智,请学生帮 忙:“同学们,谁帮我个忙,说说怎样才能让大家感受到索溪峪的山那种气势磅礴的美。可以商量商量再说。”第一个发表见解的是一位男生,他说:“老师,我认为男同学有阳刚之气,让男同学来读。一个还不行,因为读不出群山的气势,所以我认为最好请所有的男同学一起来读。”男生顺 势鼓起掌来。终于有一位学 生能够主动思考问题了,并 …  相似文献   

12.
<正>自2014年9月高一历史科开始使用"导学案"教学至今,已经历了整整10个月的时间。这10个月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探讨,一起分享学习进步的喜悦。有过些许苦涩,也有初恋般的甜蜜。结合这一年来的教学实际,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一、历史"导学案"的构成我校高一年级的历史"导学案"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第一部分是"预习导学案",它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依据,力图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使学生明确学习重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13.
<正>历史课本中有大量的知识点需要学生去了解、掌握,这是历史科固有的特点,而传统的历史讲读又会使学生简单地认为历史就是死记硬背,而这正是使很多学生感到头痛,甚至厌恶学习历史的症结所在。如何走出这一"死记硬背"的怪圈,让学生把学历史当作一种享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历史知识,我采取了以下  相似文献   

14.
近来 ,笔者在指导学生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人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二氧化碳》一课) ,当即就有几个学生向我提出了同一个疑问 :“上节课制取氧气时用的是排水法 ,为什么这节课制取二氧化碳时用的却是排气法呢?这两种气体在制取方法上有什么讲究吗?”由于教材中没有涉及这方面的点滴知识 ,因此问题一经提出 ,我顿时被问得哑口无言 ,一时竟不知作何解释。情急之下 ,竟把问题抛给了学生。一方面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 ,但更主要的是给自己一个无言以对的下台机会。出乎意料的是 ,在很短的时间内 ,竟有十多个学生争着举手发表看法。以…  相似文献   

15.
张彩曲 《考试周刊》2014,(29):134-134
正课余跟同行交流,同事都说地理很枯燥,学生没兴趣。跟高一学生进行交流,他们说初中时,大家都把地理学科当做"副科",而且将来也不一定要学文科,认为学不学无所谓。而成绩好一些的学生说,高二只应付会考,太简单,高三可再努力。高三学生说:地理太难了,太没味了。再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超过数学、化学等,学生普遍认为地理难学,学不会。这让我对地理教学进行反思,特别是高一新生,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的重要性,积极进行地理学习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我校九年级学生中进行的《你的历史课堂,你幸福了吗?》问卷调查显示:48%的学生认为"不幸福",42%的学生认为"比较幸福",10%的学生认为"幸福"。由此可知,学生对历史科学习缺乏幸福感。通过深入的谈话、讨论,我了解到学生的这种不幸福的感觉来自课堂,原因主要有:一是历史课堂中的人名、地名及历史事件(背景、时间、地点、经过、结果、原因分析)等没有吸引力;二是学历史就是背,辛苦、枯燥,难背易忘。由调查和讨论得知,100%的学生认为如果老师能讲一些他们不知道的历史故事、历史小细节,能满足学习好奇心,增加课堂幸福感;97%的学生期待老师有妙法解决"背历史"这个痛苦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两年来 ,在我校开展的“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科学评价”的课题实验中 ,笔者从课堂的学习评价入手 ,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一、评价的方式———以学生评价为主体“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对学生进行课堂学习评价 ,应该坚持以学生的评价为主体。教师的导评要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使课堂学习评价成为激活课堂、激励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以学生评价为主体 ,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 尊重学生评价的权利 ,让学生敢学。学生不仅可以评价自己的学习和同学的学习 ,还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 ,甚至可以评价教材 ,发表对教材的不同看法 ,从而让学生打破…  相似文献   

18.
“我喜欢音乐老师,她上课时,我感觉轻松愉快。”“我喜欢语文老师, 他讲课时风趣幽默。”这是崇阳县天城中学三(6)班邓琪和龚星两位同学在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时发表的看法。近日,一场学生评价老师活动在该县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9.
暗示的力量     
卓玛: 我是个高三学生。刚上高一时,我曾经问过一个成绩很好的同学:当她第一次看到我的时候,她觉得我是怎样的一个学生。她的回答我现在都记得,她说:“你就是那种怎么学都学不好的人!”现在每当我成绩不好时,我都会想起她说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什么是生成,预设和生成究竟有怎样的联系?预设生成和随机生成有怎样的关系,课堂上怎样让我们期待的精彩的随机生成成为现实,怎样让我们事先预设的有价值的生成如期实现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在阐述过程中,运用了随学而导的思想,一个随学的学,说明的是:备课时要关注学生的想法,上课时要关注学生的学况,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感受,练习时关注学生的差异。一个随学而导的导,说明的是:备课时,要善于整合学生的想法和教材的意图从而设计教学,上课时要善于捕捉学生反馈的信息从而组织教学,评价时善于利用评价手段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引导功能,练习时能够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