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爽 《视听界》2005,(6):16-18
一、困局与迷局 1.“混血儿”的身份 中国的媒体基本上是一个“三不像”的外形,这就是业界经常念叨的“机关不机关、事业不事业、企业不企业”.尤其作为地市一级的媒体.不光脑中要有导向、心中要有砚众.眼中还要有市场;既要具有喉舌功能,还要有产业功能;既要让你跑,还不能给你吃的草。因此.我把多种身份集于一体的城市电视台称之为“混血儿”。  相似文献   

2.
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砸烂”十年之久的百花文艺出版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获得批准复社。当时,我是以原社长林呐为首的“复社三人筹备小组”成员之一,一面从各处将已星散的人员召回,一面还要积极准备开展编辑工作。这后一项工作,由于原先就是我负责的.所以要由我提出总体编辑构思。  相似文献   

3.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5,(30):13-13
“我带来了好几件衬衫。”;“美国同世界的关系就是锤子与钉子的关系.美国爱敲打谁就敲打谁”。;“别动我们的《马赛曲》。”;“现在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动不动拿着成箱的方便面、矿泉水去灾区,要知道。一瓶矿泉水的钱.老百姓可以买两斤粮!救灾工作要务求实效.把宝贵的资金用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第一次看到我的照片是在(英国)电视4台.我吓坏了……我不希望人们盯着我说,‘嘿,你不是已经死了吗?’或被人说.‘伦敦袭击者来了’”。;“节油汽车的春天就要到来了。”……  相似文献   

4.
如果非要为刘光汉找出一个做“澜沧江”的理由.或许就是命里带水.或者,首先是命里带水,“我的名字中有光汉两字,注定了要把‘水’文章做好吧.”  相似文献   

5.
“汪班长,快看今天的军报,你获奖了!”6月24日的早晨,同班战友小郭手拿着一份《解放军报》.一边喊一边兴冲冲地跑进办公室。听到小郭的叫喊,正在忙于报纸排版的我,连忙站起身来,办公室的战友也呼啦啦地围了上去。翻开报纸,果然,“2004年基层化大家谈征获奖名单”赫然在目:《走出网络游戏的“迷宫”》——作:汪彬。没错.二等奖获得中名列第五的就是我。“真不容易!小汪.恭喜你!”班长一脸兴奋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其他战友也毫不吝啬溢美之辞.一个劲闹着让我请客。  相似文献   

6.
经济管理类     
《全国新书目》2010,(13):10-10
榜中评 “打工皇帝”唐骏在新作《唐骏:我的商业逻辑》中强调了建立一种自己独特商业思维的重要性。他说:“一个企业最伟大的任务.就是时常能冲破陈规条文.创立其属于自己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9):F0003-F0003
“当时根本就没想太多,就是想赶紧留住孩子那一口气,大家都努力了.但是孩子还是没有救过来.我们都很伤心.不过我想说我已经尽力了,做为一名记者.新闻重要.生命更重要!”曹爱文说;[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老子真的和我们同在吗?老子真的和我们现代生活有关吗?老子在哪儿呢?这个问题我曾经做过一个小测试。一次我到苏州玄妙观去,看到三个天真活泼的孩子,非常可爱.都是小学生。我就问他们:“你们知道老子吗?”一个男孩说:“知道,老子就是我爸!”另一个男孩说:“老子不就是玄妙观当中那个道士的雕像吗?”  相似文献   

9.
养生语录     
吴鸣 《出版参考》2007,(12):18-18
前两天参加一个活动.遇到前同事吴大姐.吴大姐到处跟人介绍:“这就是当年散布谣言,坏我清白的小萨。”弄得我哭笑不得,又无从辩解.谁让人家说的是真事儿呢?  相似文献   

10.
2005年4月25日晚,备受瞩目的“相约美丽——2005环球小姐中国赛区总决赛”颁奖典礼在云南昆明民族村滇池大舞台落下帷幕,在与来自北京、云南等赛区的49名佳丽经过激烈角逐后,21岁的四川选手陶思媛一举夺得了“环姐中国小姐”的桂冠.同时还获得“最具人气小姐”和“最具活力小姐”两个单项奖?当陶思媛戴上象征荣誉的皇冠时.她不由一阵哽咽:“现在.虽然是我站在这个舞台上享受着成功的光荣,但在我成功的背后却有人为我付出的心血更多.她其实更应当和我一起站在这个舞台上.这个人就是生我养我的妈妈……  相似文献   

11.
田雨 《记者摇篮》2004,(6):50-50
都市报的版面要求图文并重.这已然成为报业同行的共识。但由于报纸定位的不同,各地不同的报纸在操作图片新闻这个版块时,却是“各村有各村的高招”。我作为沈阳广播电视报的一版编辑,按照报社的制度除了要采编稿件外.还要担负起美编的责任。因此,我在选编稿件时,不仅要琢磨它的“可读性”.还要充分考虑它的“可看性”也就是如何处理好稿件和版式之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12.
李胜财 《军事记者》2011,(11):71-71
不久前.笔者在某报读到一文《高收视率“敲门”得益于“接地气”》。这是讲电视节目的。而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我觉得若想写出好新闻,也得多“接地气”。 “接地气”一词,从字面上解读就是接地中之气,适应特定的地域环境。在自然界,只有地气和天气上下相接,才能生机勃发,  相似文献   

13.
荒唐求婚     
那天我正穿过校园中间的小路.忽然有人喊我:“同学,我想跟你说个事。”看看那人,挺高,虚胖,面目平南,似曾相识,估计是这院子里来来往往的人。看他岁数不小了,不是进修教师就是个博士。  相似文献   

14.
旅美抒怀     
“2003.10.6”,这是全世界华人都值得骄傲的日子——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这天凌晨从太空胜利返回了!也就是这天下午,我和老伴抵达华盛顿,去看望儿子和儿媳,双方见面第一句话便是:“杨利伟回来了!”  相似文献   

15.
丁海宴  赵莉 《现代传播》2001,(5):135-137
艺术中的“真实”问题,像是一个老掉牙的问题,似乎说不说已无关痛痒。可转而一想,牙老了,却不掉,必有其不掉的道理。依我看,“真实”就是这么一颗“老牙”,不想不碰不痛,越想越碰越麻烦.麻烦的是,似乎搞不懂它究竟是个啥“玩意儿”。用句专业的话说,是“真实”的属性不甚明了. 往往,越说不清的问题,其实,说起来才越有趣.容易说清的问题,就容易让人觉得没味道。恐怕,这是我们要说的主要理由. “真实”,在影视理论和创作中,是一个时常被提及的概念,也是一个时常被讨论或辩论的问题。我无心引发或继续这些讨论.因为我觉…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1996,(1)
话说《周末经济》文董治顺经济就是经济,为啥加上“周末”二字.县不县还有“周初经济”,“周中经济”?这是我对《西安日报·周末经济》专刊的最初印象.后来翻了几期,觉得还有看头,尽说些百姓们关心的事,不是原先想象的通篇“生意经”、“生财经”。为把经济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我常常看到“往事如烟”、“往事.如水”之类的说法,也可以说“往事如火”或“往事如冰”。都是对过去之事的一种回忆,更是一种复杂的心情。其实,往事就是往事。它是过去岁月的堆积,如遥不可及的山丘,隐隐约约在目光的指向之中。  相似文献   

18.
水样的年华     
晓凡 《视听纵横》2002,(6):104-104
记得老子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人生在世,该如柔水一般,进则兼善天下,退则独善其身、至善若水。“至善若水”是我想达到的境界。在《健康援助》的一年.对我,就是365天水样的年华.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即将结束时.我遭遇了从业12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恐吓。我主编的版面上一篇报道所涉及到的当事人在稿件见报的当天打来电话.声称“我要杀掉你全家”、“今天下午就砍掉你一只手”.“我就是流氓,我有的是钱来摆平你们”。[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最常被布置的作文题就是《我的理想》、《假如我是……》还有《N年后的我》,那时候这种题目对我来说无异于苦刑。我的理想是取代门口那个卖冰棍的老太太.这样我就可以吃掉她小棉被下所有的冰棍。可是,我怕老师罚站,只好违心地写上我想当个“作家”、“科学家”、“人民教师”这些既不好玩又不能边吃边工作的事业;我最常幻想的是假如我是王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