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女儿减负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所有做父母的心愿。我也如此.我也希望女儿成为出类拔萃的才女.为此.在女儿三岁的时候我就开始教她认字、背唐诗。女儿学得很快,几个月下来就认识了1000多个字.背会了30多首唐诗。女儿五岁的时候我又教她写毛笔字.经过一年多的练习.她的毛笔字己写得像模像样了、为了让她多学些本事,等她上学后我又把她送到文化宫学画画。  相似文献   

2.
在我的女儿朱莉安出生不久,我就开始着手按照我们的惯例来向我的女儿传达我对她的爱。每年,在她生日那天,我都会给她写一封信——一年才写一次的信。在信中,我将她在这一年里发生的所有趣事都写下来,也会将她全部的欢乐、全部的痛苦写下来,还会将我和她在生活中遇到的重要问题、我对未来  相似文献   

3.
女儿今年三岁,已经上幼儿园了,可是在家里,只要一提到幼儿园这个问题,她马上就会哭闹。第二天要上幼儿园了,前一天晚上她就开始担心,不肯睡觉,总是磨蹭到很晚才肯上床,有时晚上听到她说的梦话都是:我不去幼儿园了。早上会找各种理由不肯起床,不肯洗漱……总之她就是怕去上幼儿园,对幼儿园有很多的不适应。也许是因为我们平时对她照顾得太周到了,使她从小缺少社会交往,害怕独立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但是她要成长,就必须学会适应集体生活。所以我决定,和女儿一起渡过这个难关。  相似文献   

4.
女儿的依赖性太强了,事事都以“我不行”,“我做不好”为由要父母帮忙。让她盛个饭,她都说怕烫着。看着女儿的表现,我在后悔当初太娇惯的同时,也担心女儿把逃避的坏习惯带到学习中去。每每想到这些,我都会惊出一身冷汗,可又苦于没有好办法使女儿改正自己的缺点。  相似文献   

5.
女儿理财     
陈东梅 《早期教育》2004,(11):34-34
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她有了许多新的需求。一天,她兴冲冲地跑回家,对我说:“妈妈,请给我准备一个钱夹,我要把我的钱(几枚硬币)放在里面。”女儿要理财了这是好事,我马上买了一个新钱夹,连同一周的零用钱一起送给了她。第一天,放学回来,女儿说:“妈妈。我用一元钱买了两根雪糕。”我吃惊道:“你怎么可以一次就吃两根雪糕呢?”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教育》2004,(11):24-25
我对女儿的期望值很高。对她的学习抓得很紧。女儿也蛮争气的,几乎每次考试都拿第一名。然而,最近女儿的这个不败神话被一个男同学打破了。看着排名表上女儿的名次落到了第二,我狠狠地把她教育了一通,并让她保证下次夺回第一。  相似文献   

7.
前一天晚上,女儿自己在房间里鼓捣了好半天,晚饭都没顾得上按时吃。其实,我早就知道她在弄什么,因为早些时候,她诡秘地问我:“妈妈,你最喜欢什么东西?”我想起明天是母亲节,就立刻明白了她的意图,但不想直接告诉她,就说:“女儿是妈妈贴身的小棉袄,我喜欢的东西,你肯定能猜得到。”她听了显出有些兴奋的样子。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斯娜夫人教育女儿维尼夫雷特时曾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位母亲准备带她5岁的女儿做一个为期两天的野外旅游。临行之前,母亲告诉女儿应该带些什么东西,为了培养女儿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母亲让她自己收拾行李。到了野外之后,女儿发现不仅自己的衣服带得太少,而且忘记了带手电筒。那天晚上天气似乎特别冷,女儿对母亲说:“妈妈,我觉得冷,衣服没有带够……我能用一用你的手电筒吗?”母亲问女儿:“为什么衣服带少了呢?”“我以为这里的天气和城里一样,没想到这儿冷多了,下次再来,我就知道了。”母亲说:“是的,你应…  相似文献   

9.
姜芳 《小学生》2005,(10):19-21
女儿,今天累死妈妈了!这是我经常对上幼儿园的女儿撒娇时说的话。每次我这么说,女儿都会一本正经地让我乖乖地躺在沙发上,用粉粉的小拳头帮我捶腿,揉肩。饭后,碗筷也不用我收拾洗刷了。一开始她这么做,只是一时的好玩。模仿她爸爸给我按摩的样子取乐子,后来她竟当成了一件认真的事去做。这样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个想法:做妈妈的也可以向自己的儿女撒娇。  相似文献   

10.
童心如花     
偶然,发现女儿的抽屉里有一支崭新的钢笔。我很诧异。女儿还在读幼儿园,谁会给她买这样的笔啊?忍不住问她笔是哪儿来的,女儿涨红了脸,支支吾吾地说:“爷爷买的,不是,爸爸买的。”我的火一下子蹿了上来,声音也大了,“到底哪里来的!”女儿哇地哭了,“是不是你在老师办公室里拿的!”我气得嘴唇都发抖了,没想到平时乖巧的女儿这么不懂事。  相似文献   

11.
第三条路呢?     
S君对我说了这样一件事(下面的“我”为S君)。我的女儿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 有一天对我说,班里总有同学拿她的东西,不止一次了,她很生气。我说,别那么小气,拿就拿吧。我工作上忙得要命,哪里顾得上这些事,也就没太往心里去,事情就这样过去了。过了一个多月,女儿学校的老师突然找我说:“你的女儿拿别人的一个小本子,不还给人家,还振振有辞地说什么别人还拿她的东西呢。”我吃了一惊,顿时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意识到,这回再忙也不能不管了。我必须和女儿好好谈谈了。可是,如何与女儿对话呢?在我多次的启发下,女儿仍旧…  相似文献   

12.
继母的高凳     
可可 《陕西教育》2005,(10):55-56
渐渐长大的女儿已经能够自己动手吃饭了.椅子上放一把小矮凳.她稳稳地坐在上面,我的继母也辞别了她那把高高的凳子.爱上了椅子.经常搬来坐在我女儿的身边。继母总是喜欢把她小孙女的碗优先盛得满满的.全是好吃的.很多时候女儿吃不完.剩下来的饭菜就被继母倒进自己的碗里,慢慢地吃.倒也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13.
女儿5岁半时,我曾努力让她提前上学,那时总以为早上学,早点智力开发,尤其是女孩,能让她早日成才。我托人找关系和附近小学校长见了一面,这位校长力劝我别让女儿提前上学。她说学校里有一个孩子提前上学,却跟不上,几年后还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当然如果我一定要坚持,她  相似文献   

14.
郑琳露 《科学教育》2004,10(6):61-62
爱孩子,是做父母的本能。从知道怀上女儿的那一刻起,我就发誓:要把最好的一切给予她,包括爱。对我来说,十月怀胎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从物质到精神,我无一不是无微不至照料着腹中的她。女儿降生后,再忙再苦再累,我也心甘情愿,乐在其中。但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我发现:女儿沐浴在我们的宠爱中,却舍不得对别人付出一点点爱:给她卖的零食放满一抽屉,  相似文献   

15.
那天上完课走在回家的路上,学生科科长叫住我:“黄老师,请等一下。”她递给我一封信:“这是你班李婷的父亲寄给学生科的,你看一下。”我快速浏览了一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我一大跳。信中,李婷的父亲说,我这个班主任不关心他女儿,对他女儿不公平,对她造成了一定伤害。他还言之凿凿地讲了一件我的不公平事。这无疑是一封告状信,一封一直以来我认为最放心的学生的家长告我的信。其实,我不单对其他学生,对李婷也是关心和爱护的。李婷是个文静秀气的女孩。她不爱讲话,一讲话也是细声细气的,她是那种招人爱的好学生。我很喜欢她。…  相似文献   

16.
前段时间,我读了端木的《“我以生命担保她行”》这篇文章,文中涉及的关于教师如何评价学生的问题,确实令人深思。同一学生,中、美教师对她的评价竞然差异如此大,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文章大致的意思是:端木女儿进入高中时,学校要分文理科班,她报了文科。问何故,女儿答:“老师说我没有数学脑子”。老师这样一句评价,使她对理科失去了信心。接着,班主任老师提出一大堆“必须及时改正”的缺点,对她做了“全面”的评价:缺乏理科方面的才能,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学习不够努力……此后,女儿理科成绩明显下降。最后,曾是一个快乐、不甘人后的女孩…  相似文献   

17.
俞群 《家庭教育》2006,(6X):36-37
有一次,女儿要到邻居朋友家去,问我可不可以。我说可以,并且要她必须在12点半以前回来。但是,那天不知为什么,她12点半没回来,过了10分钟才回来。我什么也没说,只指了一下表让她看。她知道迟到了,道歉说:“是我不对。”吃完饭,她就赶紧换衣服,因为我习惯每星期二带她去看戏剧、电影等。我让她再看看表,说:“今天因为时间来不及,戏是看不成了。”于是她流了眼泪。我只说“真遗憾”,未采取别的手段。如果看戏来不及就改去看电影,那就毫无意义了。  相似文献   

18.
女大十一变     
我感觉到,十一岁的女儿不像十一岁以前那样,她在变,她变了许多。  相似文献   

19.
儿童是大师     
女儿四岁那年,我给她讲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为说明“缸”是什么,一个双休日,我特地带她到一家儿童公园去看一幅由釉面砖拼成的壁画。我对她说:“看人家司马光多聪明!”女儿看了一下突然说:“司马光不是诚实的孩子。”她指着那画说:“缸已经破了,司马光才举起石头,那缸不是他砸破的。”  相似文献   

20.
我的女儿甜甜5岁。她开始学习写数字了,但我常常发现她会将数字的方向写反,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