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转化后进学生的时候,应该着力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长处,及时加以肯定,以此来唤醒深藏在他们心灵之中的自信心,这是转化后进学生最有效的方法。但怎样才能发现和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呢?我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有意识地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摸索了一些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闪光点的方法。一、怀着满腔热情,贴近学生心灵自从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我与家长一直保持广泛的接触,同他们一起讨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现状,探讨引导他们健康成长的正确方法。这些家长给了我一个共同的印象:他们对于自己子女身上的优点和长处了如指掌,即使是比较后进…  相似文献   

2.
同学生谈话,是班主任的一项大量的、经常性的工作,是了解、教育学生的极好时机。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不同的谈话对象,有不同的心理表现,正确地把握他们心理活动的特点,遵循其心理活动规律,指出醒悟点,挖掘闪光点,找准相容点,激发内燃点,打开启动点,能使谈话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林加 《湖南教育》2005,(23):37-37
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的性格、品德、思想和认知水平千差万别。为此,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从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等小事入手,从爱护学生的立场出发,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而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有效地激励他们成才。  相似文献   

4.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哪怕是在众人眼里最不值得一提的学生.学生的闪光点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有的表现为勤奋,有的表现为诚实,有的表现为孝敬父母,有的表现为善解人意,有的表现为学习成绩优秀,也有的表现为在不为众人看好的情况下取得一点点进步,如此等等.案例中,田同学就属于有着这样的闪光点的学生.不幸的是,这样的闪光点往往不能被充分地发现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倡导“课堂应给予学生选择与自由的空间”,我们提倡学生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和点燃学生的智慧之花,努力构建生成性课堂。要达到这一点,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放得开,收得拢”!  相似文献   

6.
正一、挖掘学困生的"闪光点"。学困生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最调皮的学生往往也是最聪明的学生,他能够有"皮"可"调",因为他有那么点小聪明,让脱轨的小聪明重新步入正轨。作为一名教师尽量发掘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培养自信心,让"亮点"亮起来。对其特长加任务,培养上进心,促使各方面进步。如果这一点做好了,改变学困生就大有希望,试举一例:如我教过的一名叫小强的学困生,读课文时总是结结巴巴的,没有一句完整的话,语文成绩十几分。后来  相似文献   

7.
<正>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作为一个特殊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挖掘这些特殊孩子的潜能。每朵花都是美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闪光点,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观念薄弱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去赏识他们,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些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自信中收获成就感。前不久,我给五年级上音乐课,在师生相互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倡导人文关怀,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是对事实的尊重,更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一个孩子的转变和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期待学生的成长要有耐心、有信心,教师要善于等待,要善于寻找和挖掘孩子的闪光点,通过教师的妥协智慧,让学生少一点自卑、多一些自信,少一点指责、多一些欣赏,少一点挑剔、多一些合作,从而走向人格独立、身心健康的理想彼岸,更好的提高课堂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9.
进行前后内容相关联的随文练笔,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丰富他们的独特体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作为教者,必须研读教材,找准正确的训练立足点。立足训练点,教给学生方法,展开扎实有效的训练。挖掘闪光点,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提高写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李巧云 《文教资料》2008,(21):108-109
所谓赏识就是教师充分肯定学生,挖掘其闪光点,努力从赞美中去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帮助后进生逐步克服缺点,树立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对班集体的自豪感、荣誉感,增强上进力,提高自觉性.笔者从班主任工作实际出发,探讨用赏识教育转化后进生的三点做法.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工作中关注后进生,鼓励他们的自信心;挖掘思想的闪光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制定目标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学中让后进生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中,老师往往不厌其烦地讲选材、立意、谋局、布篇,教师讲得枯燥,学生也听得厌烦。如果能另辟蹊径,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觉得在作文教学中这样“三点”值得尝试:指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引导学生渲染文章的动情点;指导学生处理文章的感悟点。一、指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在平时的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很多材料,并且有很多是新鲜的、独有的。但把它写入作文时,却显得很一般了。究其原因,我认为是他们没有写出材料的闪光点,没有把材料与众不同的、十分抢眼的地方凸现出来。只有写出材料的闪光点,作文才会…  相似文献   

13.
卞胜林 《考试周刊》2014,(74):127-128
<正>无论在什么样的学校。在什么样的班级,由于它是一个集体,在这个集体之中对应的个体(学生)必定存在相对的好坏、优劣。每一个体的差异会表现在不同方面,每个学生都有弱点和闪光点,我们看待任何学生都不能以点盖面、以偏概全。后进生弱点相对多一点,优秀生闪光点相对多一点。教育是为学生全面发展,而相对"弱势"的后进生更需要关注和帮助。因此,教育转化后进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一、转化初中体育后进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爱心——打开后进生心门的钥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特别是后进生的闪光点.后进生普遍缺乏自信,他们往往认为,老师、同学和家长看不起他们,即使做了什么好事或者有了一点进步,别人也不可能发现,也不可能说好,因而缺少动力,自暴自弃.此时,班主任就应用一颗博大的爱心,包容他们,理解他们,正确引导他们,让他们能够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5.
郑婉春 《考试周刊》2010,(36):225-226
"学生身上不论带有什么样的问题和缺陷,总还是有一些善良的东西的,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去挖掘、发现这些美好的东西,要无一例外地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每个孩子身上都是有闪光点的,我希望能帮他们找到,  相似文献   

16.
在教育教学中,时常听到,看到很多教师谈到后进生叹息不止,说他们的学习困难,文化课成绩较低,思想落后,如果把文化课成绩抛开来看,他们的身上有着很多的闪光点①,一个孩子思考能力欠佳,而动操作能力很强,他成为很好的一个技术能力,作为生命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闪光的一面,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去发展、去挖掘,而不是局限在一点来看待、评价、审视学生,我将从三个方面谈起:1)以活动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2)以教科研为切入口,深入地进行实验。3)以常识教育为载体,促进成功。  相似文献   

17.
“学会了欣赏,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卡耐基这句话一点都不过分,我觉得与其在学生身上发现缺点去一一纠正,还不如更多地挖掘闪光点学会去欣赏。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6,(54):189-190
一个班集体,学生通常分三个层次: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如何转化学困生呢?关键是对他们用什么态度,采取什么方法做转化工作。作者认为一要用爱心换真情发现闪光点,这就要求班主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寻找和挖掘其潜在的闪光点。二要激发学习兴趣重塑自信心,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从而主动投入学习中。三要扬长掩避短给孩子创造闪光的机会。对于学困生更需要为他们创造一定的机会,他们的闪光点才会为人所知,人所欣赏。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随着生理成长,在心理上产生对自己的认知需求,对外界产生一种维护自尊的需求并采取逆向态度或对抗言行来体现内在心理动向。逆反心理对他们的正常心理发育以及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有不利影响。因此,老师或家长需要掌握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细微反映,努力寻找逆反心理的诱发点、把握教育的着力点、挖掘学生言行的闪光点,采取鼓励和唤发以上三点的方法帮助他们克服逆反心理,这对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学业上取得好成绩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关心学困生,多给他们鼓励和爱,可以使他们更有信心地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从长远看更可以影响到一个民族的素质。教育者更要做到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得体表扬;谅解学生的错误点,正确引导;树立学生的榜样,建立信心;搭建学生的创造台,激发进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