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抟先天易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安岳县历史文化史研究会陈抟和李真果学会陈抟(871~989),字图南,五代末初著名道教学者。西蜀崇龛(今安岳县龙台镇龙酉观音寺)人。他"淹通三教"之学,"发易道之秘、开理学之先",对中华历史文化作出过重大贡献。在...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写《货殖列传》,搅乱了经生们只装有“圣人是非”的头脑。班彪、班固发难,斥之者固曰“轻仁义”、“崇势利而羞贱贫”,辨之者也只说传作者“实有见而发,有激而云”,个别肯定该传是正面文章的,必也证之以古圣人要言妙道。至晚近乃有以“商学”、“经济学”况诸者,或认为传之“序”可作一篇“经济史概论来读”(参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代名家评史记》)。《管锥篇》论《货殖列传》,慧眼别具,将传载白圭语中仅见的四个字“仁以取予”拈出而道破  相似文献   

3.
陈抟、张守真事迹考唐代剑一、陈抟籍贯陈抟(871-989)是唐末宋初时道教的重要人物。他传授的《先天图》对邵雍的先天象数学,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日本学者竺沙雅章称"他可谓是宋学的始祖人物""。在道教史上,陈抟以惊人的睡功名扬海宇,被...  相似文献   

4.
《晋书·王羲之传》载,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2人“会于会稽之兰亭,修禊事也”,诸诗友“临流赋诗”,计得诗37首。37首诗集结后,由王羲之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写下了序,这就是脍炙人口的《兰亭序》(又称《兰亭集序》等)...  相似文献   

5.
张隽《古今经传序略》读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隽《古今经传序略》读记吴忠匡(古今经传序略)(稿本),为明未清初人张隽所编选。总十集,分订八册,直行,纸墨尚称完好,楷书精整,前後出一人手。张隽,明诸生,吴江人,字非仲,又字文通,号西庐。家富藏书,曾应南浔庄廷钱聘修明史,创作《明理学诸儒传)。顺治...  相似文献   

6.
冒廉泉  冒俊 《寻根》2008,(2):122-125
邵志宇、杨丽丽撰写的《如皋冒氏的来源》(下称《如》文,见《寻根》2005年第3期)一文,并没有讲如皋冒氏的真正来源,而是反复指斥《冒氏家谱》、《冒氏世谱》、《冒氏族谱》(下称“冒氏三谱”)是“伪谱”,但该文多处有错,现订正如下。  相似文献   

7.
“学”从字源上来讲,见于甲骨文。甲骨文专家认为“学”字,“当从爻取义兼声”(徐中舒《甲骨文辞典》),是个会意字,篆文作“斆”字。许慎《说文》:“斆,觉悟也。从教,冖。冖,尚矇也,臼声。学,篆文斆省。”段玉裁《注》,认为“学”与“教”在古人乃是一事之两面,常相混用,既然“学”本身已经包涵有自觉与觉人,即学习与教人的双边活动,  相似文献   

8.
《陋室铭》的作者不是刘禹锡吗?颜春峰,汪少华段塔丽先生认为《陋室铭》的作者不是刘禹锡而是崔沔(原文刊《文史知识》1996年第6期,《寻根》1996年第4期摘要)。我们认为这一定论尚早,有必要再作辨析。段文的主要证据是《新唐书·崔沔传》中的一条材料:“...  相似文献   

9.
与“神曲”齐名的意大利文学名著崇泉编译曼佐尼(1785-1873)《约婚夫妇》是与但丁的《神曲》齐名的意大利文学代表作,被誉为意大利近代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人们必读的世界文学杰作。书的作者亚历山德罗·曼佐尼(AlessandroManzoni)是意大利...  相似文献   

10.
钟扬 《寻根》2003,(1):120-126
一戴名世(1653~1713年),字田有,一字褐夫,号药身,又自号忧庵,清代著名古文作家,桐城文派之鼻祖。然因其被难于著名的文字狱——南山集案,有关史料多遭禁毁或散佚,致使以往相关论著包括拙著《戴名世论稿》(黄山书社,1985年版),对其生平中有些情节尤其是家世背景,交代得颇不准确。也许是一种缘分,前年我在吴良法、戴应祥等朋友的帮助下,竟在戴名世的故乡寻得《戴氏宗谱》。现存桐城《戴氏宗谱》,是民国十一年(1922年)仲夏月所刻“敬胜堂重修”本。封面与书脊以楷书题《戴氏宗谱》,扉页中栏竖排隶书“源远流长”四个大字…  相似文献   

11.
太极图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图的来源李学勤,邢文太极图从何而来?宋人朱震《进周易表》记述: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放以河图、洛书传李溉,沉传计坚,坚传范谔昌,谔昌传刘牧。穆修以太极图传周敦颐,敦颐传程颢、程颐。是时,张载讲学于二程、邵雍之间。故...  相似文献   

12.
城南客话     
步障:實物和常理《辭海》“步障”條云是“用以遮蔽風塵或視綫的一種屏幕”,引《晋書·石崇傳》:“崇與貴戚王愷、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愷作紫絲有布障四十里,……崇作錦步障五十里以敵之。”沈從文編著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從本圖和敦煌開元天寶間壁畫《剃度圖》、《宴樂圖》中反映比較,進一步得知古代人野外郊游生活,及  相似文献   

13.
黄潜善(?~1130年),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北宋元符三年(1100)进士及第,南宋初期主和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建炎年间,黄潜善担任宰执一年有余,任职期间“独当国柄,专权自态而卒不能有所经画”,为时人所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八,以下简称《要录》)后扬州溃败,高宗“决意渡江”,黄潜善罢相,被后世史家列入《宋史·奸臣传》。较之南宋初期其他宰执,目前学界对黄潜善少有专文论述。然而,建炎初期,赵宋政权初立,一直任职地方的黄潜善仅凭弄权之术,怎能任相一年有余?况且任相伊始,高宗坚信“潜善作左相,伯彦作右相,朕何患国事不济?更同心以副朕之意”(《要录》卷一)。本文拟以建炎年间的两起历史公案为中心,重新解读黄潜善任相期间的政治地位。不当之处,尚祈方家赐教。  相似文献   

14.
文昌帝君,又称梓潼帝君、保德宏仁大帝、元皇大帝,民间奉为天上掌管文化教育的尊神。道教将民间信仰的“文昌”与四川地方大神“梓潼张亚子”合而为一,文昌帝君即张亚子。(明史·礼志)说:“道家谓,帝(玉皇)命梓潼掌文昌府及人间禄籍。”道教有《元始天尊说梓潼帝君本愿经》、《文昌大洞仙经》等道经。其中民间流传最广的是文昌《阴鸳文》。《阴骘文》以通俗的语言,阐发了道教的理想和追求,即建立一个公平、和平的世界,人人安居乐业,延年益寿,年无水旱之灾,人无伤病之忧。《阴骘文》浅显易懂,深为老百姓接受。数百年来,梓潼…  相似文献   

15.
方华玲 《寻根》2013,(5):45-49
《寻根》杂志2012年第6期所刊《慈乌及其文化蕴含》一文对“慈乌”与古代中原的“孝”文化、七夕节及其他祥瑞之兆进行解读,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笔者受其启发,现仍以“乌”为蓝本,借此探究清代满洲(即今满族,以下不注)的“敬鸦文化”蕴含。  相似文献   

16.
《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三所录薛收撰(592~624)《隋故征君文中子碣铭》,是考察隋代大儒文中子王通(584~617)生平事迹及其河汾之学与唐初贞观之治之产系的关键性文献。一九八九年,笔者撰写《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第一章《河汾之学与贞观之治》(此章十万字)①时,根据《碣铭》所记载之内容与隋唐之际诸多原始文献之记载互证无误,已证明其信实可靠,但对其文献来源则并不清楚。  相似文献   

17.
邵雍位于“北宋五子”之列,为宋代象数说《易》之大宗。其学以自得为主,但也有深厚的学术渊源。首先,邵氏家学崇儒重道,对邵雍影响很大,尤其是在易学、声音文字学上,表现突出。其次,邵雍学术多得于陈抟一系图书派的学术传承,在内容上有物理、义理、性命之学,而尤以易学、《春秋》学为重。此外,邵雍精通《太玄》,著有《太玄准易图》、《正玄》两书,其学术在易图、易数等方面深受《太玄》等先贤遗学的影响。邵雍游历各地,交游甚广,也成为其《春秋》史学、性命之学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8.
从金文看《周礼》李学勤《周礼》可说是经历最坎坷的典籍。它虽有幸被列入“十三经”,但从秦以来,备受抨击,累世不绝。唐代贾公彦撰《周礼疏》,特设《序周礼废兴》一篇,叙述此书的遭遇。据所引东汉马融《传》云:“秦自孝公以下,用商君之法,其政酷烈,与《周官》相...  相似文献   

19.
《三国志演义》原编撰者及有关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黄正甫乡里、家世与生活年代、刻书活动的考证,证明黄正甫为晚明时期人。通过对黄正甫本《三国志传》正文、叙、目录和所谓“封面”的考订比勘,证明黄正甫本刊行于天启年间,绝非“最早刻本”。文章还引用明代著述记载、版刻记录等资料,再次肯定《三国志演义》的原编撰者即罗贯中。  相似文献   

20.
关于“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几个问题徐麟一、命题的由来及其涵义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董仲舒以贤良对策。武帝三次诏制提出了三个重大问题(见《汉书·董仲舒传》),其大意分别是:1、五帝三王之道,据说是他们通过改制作乐来为后世帝王所继承的,但它在夏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