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和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的主要举措。当前研究生思政教育在传统教育认知框架限制下多以灌输为主,将本身具有层次性、结构性的思政知识杂糅在一起对学生进行传授,致使课程思政建设流于形式。据此,依据布鲁纳的结构中心整合理论,构建“知识-认知”结构整合模型,通过知识解构、价值嵌入、认知重构三种整合机制,以认知耦合、维度叠加、思维训练的结构性方法,解构知识、嵌入价值、锻造思维,在情境应用中达到“育知”和“育人”整体目标,以期能够提升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2.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新信息交流平台,运用于高校思政教育领域,有利于拓宽思政教育渠道,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构建符合师生发展需要、贴近大学生实际、体现学校特色、增强工作效果的新模式,推动思政教育工作与时俱进,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提供有力的思想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得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以跨媒介、多形式、多模式的信息传播模式开展活动,但新时代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也将更加复杂.加强对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系统探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变化,是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迫切任务,也是增强新时代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4.
为切实贯彻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神,紧跟新时代网络媒体发展趋势,需建立网络思政辅导员工作室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方式。开展网络思政教育,运用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去教育引导学生,有利于增强辅导员在思政教育中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也给予了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自主话语权。同时,通过政策引领、平台创建、品牌设立和科学管理等举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期建设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辅导员队伍,更加深入探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  相似文献   

5.
大思政工作格局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日常工作和党团学工作为代表的“思政课程”直接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政治任务;以其它学科中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代表的“课程思政”也同样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二者在协同育人上具有传递知识、树立道德、砥砺实践的相同逻辑起点。不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也存在着阻碍协同育人实际效果的差异因素,主要体现为知识教育方面的重合、道德教育方面的区别、实践教育教学方面的冲突。因此,需要在逻辑进路和实践指向上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求同存异”“平等交往”的合理沟通方式,通过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进行知识教育的分工、道德教育的联动、实践教育资源的协调,促进显性思政与隐形思政的结合,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间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思政平台"易班"的出现及其在高校师生中的迅速推广,不断开启了思政教育者服务、引领学生的新探索,这使得博士研究生的网络平台管理有道可循。针对博士研究生特点,发挥易班在师生中互动的优势,提出学科平台朋辈互助、归属感培养、身份认同感培养等方法,有机融入网络载体,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管理理念提升、平台构建、信息化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关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提出了学生工作的目标体系、管理理念、学管人员的培养理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构建中的主渠道与日常学管工作结合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同时结合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信息化工作实践,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监测信息化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导学思政”是落实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是完善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的内在需求,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从实践来看,当前导学关系存在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关系异化的现象。因此,要在重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基础上,完善“导学思政”体系,从导师和学生两个维度来探索构建符合研究生特点的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00后”大学生习惯于在互联网上获取所需信息。因此,想要在以“00后”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中开展有效的思政教育,建设好高校线上思政教育平台十分必要。“易班” APP这一安全、可靠且功能全面的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为各学校针对自己的需求搭建个性化线上思政平台提供了途径。本文探讨如何借助“易班” APP搭建线上思政教育平台,并针对“0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开展生动、有趣的线上思政教育,进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主动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结构中,二级学院的研究生培养是重要的内容。研究生的培养中,做好管理工作非常必要。高等院校二级学院要将相应的管理制度制定出来,对网络技术合理应用,构建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研究生网络化管理,符合研究生的性格特点和生活方式,在管理上规范化,对研究生教育起到促进作用。本论文针对高等院校二级学院研究生培养及管理工作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大思政”格局逐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模式也在摸索中不断创新。本文以此为背景,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在新时代突显的新特点,创新性地提出构建“大思政”格局下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共治”管理创新模式,从搭建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创新内容载体和形式方法和提升管理育人功能三个角度,提出新模式实现路径,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全方位构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机制,本文从如何构建思政教育体系、营造思政教育环境、构建思政教育长效机制三个方面,对增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随着医学院校研究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研究生就业形势日趋紧张。如何帮助医学院校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就业活动中去,是当前就业指导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的重点研究课题。笔者围绕医学院校研究生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题,展开简单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积极构建"大思政"格局。在"大思政"格局下,深化专题式教学改革成为当前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助推"大思政"格局构建的有效方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专题式教学在新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打破了教材顺序,以问题为导向,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与优化,通过科学合理设置教学专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进而发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虽然积极在推进,但基本上偏向专业教育,对思政教育认识缺乏精准性,培养机制不健全,教育方式滞后等问题不断浮现,因此,新时期背景下深挖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进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探索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班会思政化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切需求。为此,高职院校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与班级日常管理融通,提升辅导员理论修养职业能力的同时,通过贯彻思想政治工作“三贴近”原则,拓展主题班会实施途径,实施班会课程化、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等考核评价方式,构建“大思政”格局下的主题班会体系,为班会思政化实施和育人效果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网络技术的发展让我们步入了信息时代,智能手机的发展让我们更加依赖新媒体,当代大学生大多为90后、00后,他们的行为模式、思想观念、行为习惯都打上了新媒体深深的烙印。本文以新媒体视域下辅导员如何结合新媒体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分析新媒体对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益处及挑战,从辅导员自身、思政教育平台和思政教育客体三个方面探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微信作为当今最为流行的即时传播媒介,以其特有的功能受到了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的追捧。微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各大高校要充分挖掘并发挥微信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积极因素,学会运用微信的各种优势,积极主动构建思政教育工作微信平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提升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对微信理性、合理运用的指导力度。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革命"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它在强调高校思政课教学理念和内容的变革之外,还呼吁革新教学方法。研究以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旋律教学"的教改为例,深入剖析思政课融入"旋律教学"的价值意蕴、内容重构和趋势展望,力图打造有理论高度、有情感温度的思政课堂。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对象,站在教学创新改革发展的角度,围绕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改革展开研究。首先,结合对新媒体、大学生思政教育特点分析的基础上,从正面、负面两个不同的角度就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成的深刻影响进行了深入探究;其次,积极发挥问题导向价值,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搭建新媒体教育平台、整合新媒体教育资源、提升教师媒介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四个不同的方面,对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改革策略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通过研究进一步深化思政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时代的认识,为今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价值。促使思政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新媒体时代给予思政教育的无限机遇、明确教学重点,以更加良好的状态和准备去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将大学生思政教育水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