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集宁师专学报》2017,(4):92-96
本文从Wray(2002)的研究出发重点探讨了多词单位研究的程式序列性及其界定,以及多词单位的程式序列研究对于外语教学的启示。研究表明,程式序列既应体现"程式"的整体性和惯常性,也应体现"序列"的多单位内部结构特征。程式序列本质上是心理的,具有使用的特点。程式序列的外语教学中应注意从语言结构的共选关系分析、块构化及块构能力培养,以及基于(意义)功能整体性的语言输入/出等方面开展显/隐性教学。  相似文献   

2.
多位英语本族语教学大纲编写者都试图为程式语教学进入教学大纲寻求理论支持,尽管其研究各有所长,但都未能较好地解决程式语教学与学习者的语法知识以及词汇知识积累的关系问题。国外英语本族语对程式语大纲编写及其教学的相关研究对其在二语环境下的教学策略以及对词汇教学和整个外语教学有启示作用。在提高学习者语言的流利性与地道性上,程式语教学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其内部结构在语法与语义上相对固定的特点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其作为语言学习者创造性语言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自从乔姆斯基提出"言语能力"和"言语行为"这一对概念以来,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焦点就转向了研究创造性的、规约性的过程与学习者语言的系统性上来。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不断深入与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语言既是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分析性体系,又是一个以记忆为基础的程式性体系。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程式语的特性与功能,并阐述程式语认知心理研究对二语教学与习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罗文 《考试周刊》2008,(11):49-51
文章对国内外程式化语言习得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涉及程式化语言研究的理论基础、概念、分类、国内外程式化语言研究文献的历史性回顾以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在讨论中对有关问题进行评述,并指出程式化语言研究的不完备性以及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5.
法律语言程式化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力作用的结果。首先法律语言的归约性要求法律文本的句式形成不同程度的程式化。其次,法律语言的规范功能依赖于语言的施为效力而实现,法律语言的施为性要求法律语句的构建不是随意性的,而是需要程式化的。最后,法律语言严密的逻辑结构也制约着法律语句的表达式,并形成程式化结构。  相似文献   

6.
基于双重代码理论的国内英语教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重代码理论(Dual Coding Theory简称DCT)认为认知过程包含两个相互独立的子系统:非语言事物的表征与信息加工系统和语言加工系统。基于DCT的英语教学具有形象性、激发性、有效性等潜在优势,所以在20世纪70年代在国外兴起后,DCT也受到了我国研究者的青睐。从DCT理论介绍、DCT的研究现状、DCT在英语教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三方面综合评述DCT在国内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探讨其对英语教学潜在的促进作用,希望有助于对双重代码理论研究的推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认知语用学角度、结合认知心理学及语用动态学等相关理论探讨了交际意图的概念范畴及其与意义的映射关系;并结合钱冠连先生所提出的人类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程式性语言中的观点,分析了在程式性语言中,人类是如何利用交际意图在认知层面上的形成、传递及阐释的动态认知过程束实现双方的交际的,从而提高我们在多种场合下利用语言的效率,从而达到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程式语是二语习得及外语教学中的重要范畴,是整体加工、储存并习得的语块。然而,这一概念往往被现代语言学理论忽略,在外语教学及二语习得研究中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对程式语的定义、相关研究及对英语输出的影响进行探讨,认为程式语对语言输出有重大的影响。同时,探讨程式语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英语在世界范围内承当了国际语(ELF)的作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如何在交际中实现程式性与分析性的统一是ELF学习者需要面对的一个两难选择。基于语言的程式性与分析性的相关研究,选取了VOICE部分语料,通过会话分析,探讨了习语原则在ELF使用者语言在线处理中的顺应与调整。研究结果表明:ELF使用者在会话中主要依照习语原则,并结合开放选择原则进行意义和形式的协商,共同建构会话各方均可接受的习语变体以及融洽和谐的群体关系。  相似文献   

10.
论书法程式     
本文着重从程式的结构分析入手,指出程式本身所包含的元程式和二度程式。书法的元程式注重的是书法线条语言的一般性规则,而二度程式则关注的是线条语言的私人性。二者的消长关系蕴含着个性强弱的诗意命题。作者旨在指明程式本身可能具有阻碍书家生命情思表达的负面作用,但它却是书法的物性所在,而且在书家作品的个性风格意义上有建构功能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学研究者对语言顺应性和外语教学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顺应理论在外语教学领域中的指导意义和运用价值不断提高。教师以程式化语言教学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固定或半固定、模式化了的块状结构现象,以实现习得者更精准、更纯粹地运用程式化语言。从第二语言习得的角度探讨顺应理论在英语程式化语言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指导意义,在理解选择与顺应等语用学概念的基础上初步分析顺应理论在程式化语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并阐述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逻各斯、逻辑和语言三者具有相同的词根,在意义上一脉相承,存在"三位一体"关系。在教育技术研究中引入"逻各斯——逻辑——语言"三位一体的思维程式可以为教育技术研究者提供崭新的思维视界,引导研究者发现真问题,顺应客观事物的自身逻辑,形成问题解决的理路,并用准确的语言实现研究成果的显性化,促进研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程式性是戏曲表演艺术的主要特征,没有程式性,戏曲就失去了其魅力。但是在现代戏和新编的一些古装戏里,新程式的创造得不到发展和壮大。本文从传统戏曲表演程式的形成原因及现代戏剧目的特征出发,对阻碍新程式表演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14.
语言的程式化特点及其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已经引起了语言学界的重视.国内外学者用不同的术语,从不同的角度对语言的程式化特点进行了研究.本文对国内外有关程式化序列的研究现状作了综述,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5.
《大连大学学报》2021,(4):49-58
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理,从形义构式及分析性角度重新阐述了程式序列的构型使用特点。程式序列本质上体现为程序性知识,其形义整体及(准)词汇化特征是语言过度使用后的结果;程式序列以意义(功能)为中心,它既包括自下而上的词义、韵律、搭配等方面内容,也包括自上而下的构式义、语境(语体)等方面内容。因此,对于程式序列的深加工应是多维的、分层的。本文认为,要实现程式序列由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以促进个人二语(英语)语言能力的快速发展,应凸显以意义为中心的程式序列深加工,从转/隐喻视角、语用推理以及图示(化)结构等认知角度强化其在生成和理解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公是一种实用体,公语体具有自身独特的程式性特征。本就公篇章宏观语体及行微观语体的程式性进行探讨,并对公语体程式性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如何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进行程式化语言教学,针对高中生英语学习特点和英语口语教学特性,运用设计性实验法对湘乡市育才中学高一年级14班学生进行为期一学年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加强程式化语言教学,按识别、记忆、模仿、运用的顺序培养学生习得程式化语言,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董其昌的山水画作品在神和貌上都具有与众不同的鲜明特征,既有为山水传神的写实性,又有明显符号性的程式化特征,总体上呈现出极具复杂性的语言面貌。  相似文献   

19.
双重代码理论假设提出的语言系统和非语言系统及其三种加工层次对于英语阅读教学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它能促进学生对篇章的理解和记忆及阅读后的监控和修补,通过意象激发的情感反应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20.
生命性是人脑认知的重要范畴,对社会认知和语言认知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生命性在社会认知和语言加工中具有重要作用。生命性不仅是人类最先获得、最后失去的基本认知能力,而且具有与社会认知、情感认知等高级社会认知相同的加工脑区,是人类的特殊社会认知能力;在语言加工上,生命性深刻地影响着词汇语义加工和句法加工过程。生命性机制研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人类认知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