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心一刻     
●谁最丑 某天,老师一进教室就问说:谁觉得自己是班上最丑的?请站起来。一会儿,有个班上最聪明的同学站了起来。老师就问:你觉得你是班上最丑的吗?这位学生回答:不!老师,我只是不忍心你一个人站在那……  相似文献   

2.
<正>现如今课堂教学中,当老师提问时,想要回答的学生就会举起手来,得到允许后才会站起来,回答后才能坐下,这是多少年来中国课堂教学的老规矩,这种见怪不怪的事并没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但从教多年,一些现象却引起了我对这一传统规矩的思考。现象一:被遗忘。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们更多的是想自己下一步该怎样说、该怎么做。往往把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给遗忘了。胆子大点儿的学生见老师忘记了,站一会儿  相似文献   

3.
<正>曾有幸在浙派名师课堂教学艺术展上听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的课。在课堂上,徐老师提出让学生"慢举30秒,你的回答更精彩",这种对课堂上学生发言习惯的培养让我感受颇深,我不由地想到了自己平时课堂上学生的种种发言现象。有时老师的问题刚刚出示,就有许多学生积极举手了,可是叫他站起来说却愣半天,根本没想好问题就举手了;有些学生脑子里知道原因,可是要他回答却怎么也表达不清楚,结果浪费了宝贵的时  相似文献   

4.
叶枫 《江西教育》2012,(Z2):58-59
【片段一】和在于引师:预习了吗?谁敢来回答第一个问题?谁敢在不知道问题的情况下来回答。(生一人举手)师:好,请你。(生站起来听问题)上课时不论是回答什么问题都是锻炼自己的机会,这个机会需要你自己去争取,你不争取,机会就从你身边溜走了。  相似文献   

5.
区别于传统的文化课,心理活动课注重心理体验、感受,而不注重知识的传授,所以授课时教师都尽量引导学生发言、 分享、说出自己的心声.心理课追求不受外界干扰、反映师生间真实的交流过程和结果的课堂.可在实际操作时,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遭遇尴尬:要么学生过于活跃,课堂很混乱;要么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回答不积极,或者干脆就敷衍了事;要么学生不愿意站出来分享自己的体验,即使站出来回答也离题千万里;还有学生直接拒绝回答教师的提问,或者在分享环节攻击、贬损、嘲笑其他同学.其实,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种种负面表现,可以称之为心理课中的阻抗现象.本文笔者立足于第二届市初中心理优质课的课例,分析心理活动课中阻抗的主要成因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周丁力 《教育文汇》2005,(12):32-33
目前,在各类学校中,有不少学生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班级活动中,都不太愿意站起来回答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叫他们起来回答问题,或者出于某种需要必须要求他们在一些公共场合说话,他们常常会显得手足无措,脸红脖子粗,说话吞吞吐吐.声音小得可怜。那种局促的神态,仿佛他们羞于见人,可见其口头表达能力十分欠缺。  相似文献   

7.
每位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能够聚精会神地听,积极开动脑筋,踊跃交流自己的想法。然而,在小学课堂里,时不时会出现那些"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学生:有做小动作的;有开小差的;甚至有站起来不知道回答什么问题的……这样的情形不仅会影响课堂的氛围,更会影响教学效果。然而,出现这样的情形我们不能一  相似文献   

8.
课堂上总会有那么一两个精神萎靡的学生,稍不留意就打起盹来,为了不致感染其他学生,我建议他们站一站,以赶跑瞌睡,学生们也能欣然接受我的建议.但是这样一来,往往前面的学生站起来会挡住了后面学生的视线.对待课堂上的瞌睡虫究竟该怎么办?我向其他老师寻求帮助,有的让我顺其自然,别自寻烦恼;有的教我罚那些孩子站到教室后面去听讲;有的教我点名让那些孩子起来回答问题.可我感觉这些都不是好办法,就开始从自身反省,力争让课堂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9.
谁蠢     
一个老师在对学生们讲心理学,"谁认为自己蠢就站起来?"她一开始就说。小约翰尼站了起来。"你认为你很蠢吗,小约翰尼?"老师问。"不是的,老师,我只是不喜欢看您一个人站着。"  相似文献   

10.
开心一刻     
卢晓风 《双语学习》2012,(12):20-20
一天,一名大学教授站在全班面前说:“请认为自己很笨的人起立!”经过一分钟左右的沉默后,一位年轻人站了起来。“嗯,你真的认为你是个笨蛋吗?”教授问。那名学生回答:“不,先生。我只是不希望看见只有你一个人站着。”  相似文献   

11.
正越来越多的教学实践和教育研究表明,问题教学无论在提高课堂效率,还是在提高学生的能力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许多生物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在课堂中尝试用问题式教学来解决我们的课堂教育教学过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下是我自己在课堂提问中的几点体会:课堂提问的停顿性在听课学习中,看到一些老师上课时提问,刚说完问题就让学生回答,学生往往要么慢腾腾站起来,要么面红耳赤的答不上来,我认为此现象出现的关键在于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  相似文献   

12.
小恒是个活泼好动、求知欲旺盛的男孩,记得刚入园时,他发言积极,总喜欢抢答。若是不请他回答,他就会控制不住,脱口而出,或自己站起来回答。后来我提醒他发言要举手,希望他遵守纪律。在我的多次提醒下,他不举手就发言的习惯终于有所改变,但学习积  相似文献   

13.
如何克服焦虑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多年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笔在课堂上经常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兴趣不高,课堂气氛沉闷;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活跃,有的学生则萎靡不振;教师提问时,有的学生立即低下头,避免与教师的目光发生接触,惟恐被提问;有的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大脑一片空白,心跳加快,手心出汗,语音变调,甚至发不出声。那么,是什么因素削弱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妨碍了他们的语言学习呢?笔认为这是消极情感之一——焦虑在起作用。下面仅就英语学习中的焦虑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班里有几个孩子,平时总喜欢与教师争论不休,特别是在课堂上,当别人回答问题完毕,他们总要陆续站起来,有的干脆站都不站就理直气壮地说:“老师,我还有不同的看法。”于是滔滔不绝地阐述起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来。有两个胆儿大的还经常说:“老师,我不同意您的观点。”他们曾几次让我  相似文献   

15.
我是boy     
在中三班,由由个子最矮,老师就让她坐在前靓排。由由很高兴:离老师近,老师肯定会多叫自己回答问题的,由由就喜双抢着回答问题。可是由由很快就高兴不起来了,因为老师经常站在前排,面向全班小朋友提问题。当小朋友们都举手的时候,老师就忽略了在她身旁就座的由由,只管叫坐在中间和后面的小朋反回答问题了。是啊,老师难得低下头,怎么能留到由由的手举得最高呢?由由真着急,一着急她就顾不得纪律了,站起来拍拍老师,当老师低头看她时,她一只手高举,-只手焦急地指着自己的鼻子尖。老师笑了,果然叫由田起来回答了问题。这下由由…  相似文献   

16.
“这个问题谁能回答?”教师的话音刚落,一些或许多学生便举起手,然后教师点名,学生回答,这是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场景,而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这已是上个世纪的事了。现在老师们仍然这样问:“这个问题谁能回答?”但学生已不必再由教师“钦点”,常常是教师一发问,便有十多个学生同时站起来抢着发言。而且现在教师也不用为评判学生回答的“对”或“错”而大费周章,学生们大多会在相互讨论、争论中得出比较正确的答案。一些原先沉默寡言的学生也会受到气氛的感染,情不自禁地站起来发表意见。这就是大境中学实行“无需举手,自由发言”后的课堂教学情景,学生们将此举称为“思维的解放”。  相似文献   

17.
高一明 《高中生》2014,(11):60-60
有些高三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会出现一些不良心理,这些不良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1.骄傲自满心理 部分学生觉得自己以前学得不错,复习的作用不大。甚至认为听老师讲还不如自己看。这类学生的主要表现是:听课不认真,回答问题爱钻牛角尖,喜欢做难题、偏题,对一些基础的训练不重视。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上,我经常让学生站起来。让学生站起来并不是对学生违反纪律、不发言或发言错误的惩罚,而是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思考及尝试。通过实践,我发现让学生大胆地站起来想想、说说,对学生有以下三方面的好处。一、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些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易持久;有些学生一到下午特别是夏天的下午,上课就直想瞌睡,心里急又控制不了自己。我就这样向学生建议:哪位同学如果发现自己注意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上,我经常让学生站起来。让学生站起来并不是对学生违反纪律、不发言或发言错误的惩罚,而是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思考及尝试。通过实践,我发现让学生大胆地站起来想想、说说,对学生有以下三方面的好处。一、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些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易持久;有些学生一到下午特别是夏天的下午,上课就直想瞌睡,心里急又控制不了自己。我就这样向学生建议:哪位同学如果发现自己注意  相似文献   

20.
在学校组织的一次观摩教学课上,我请学生刘x回答一个问题时,她十分勉强地站起来说:“我不回答你。”我原以为是自己的耳朵听错了,忙问:“什么?请你再说一遍。”那学生轻轻地、又十分认真地说了一遍:“我不回答你。” 这时,我才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的回答虽然平静,但却像热油锅里撒下一把盐,使本来问答和谐、严肃有序的课堂顿时“开了锅”。有的学生在交头接耳,甚至嗤嗤讪笑;也有的怒目而视着刘x。前来观摩的领导和同事,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我不回答你”弄得瞠目结舌,有的摇头,有的惋惜,有人低眉蹙额,当然也有少数窃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