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好的治疗关系在心理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才能使当事人信任、接受治疗师,促成当事人的参与、合作,认同治疗师的观点,这是使当事人产生变化的基本要素。同时,在良好的治疗关系中,治疗师的接纳理解有助于当事人提高自尊,增强治疗的信心,找到重新面对生活的力量;激励当事人认识自己、完善自己,从而增强当事人的独立自主性。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不同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自我接纳的差异,从而为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采用自我接纳问卷对310名留守儿童和714名一般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一般儿童自我接纳得分最高,显著高于各种类型的留守儿童;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自我接纳得分最低,显著低于其他类型的留守儿童。(2)性别和留守类型在自我评价上的交互效应显著,表现为母亲外出留守儿童中女生的自我评价得分显著高于男生。(3)学段和留守类型在自我接纳上的交互效应不显著,但学段的主效应显著,表现为SAQ总分上随着学段上升而上升,且各个学段之间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胡世红 《文教资料》2009,(30):140-142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儿童发育障碍性疾病。由于自闭症儿童在社会交往、语言交往和兴趣、行为上有一定的障碍和异常,因此,治疗自闭症儿童是非常困难的。如何让他们进入音乐治疗室、如何让他们配合音乐治疗师、如何让他们进入音乐治疗程序等,关键是建立自闭症儿童与音乐治疗师之间的关系,即导入。  相似文献   

4.
美术治疗及其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疗法,美术治疗鼓励、引导当事人通过绘画、雕塑等美术活动表达出难以言表的情感,并围绕创作过程和作品与治疗师开展互动,以达到协调、整合其身心的治疗目的。目前,美术治疗在欧美已广泛用于特殊儿童的康复和教育,这对我国的特教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将美术治疗应用于特殊儿童时,需注意以下几点:构建安全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材料;给予无条件的支持与接纳,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通过游戏引导美术创作活动;鼓励并尊重儿童自己对作品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高华 《教育导刊》2006,(11):59-61
在成人的心理咨询或治疗中,语言是来访者与治疗师最适用的沟通媒介。但是对儿童而言,由于他们的语言能力尚未充分发展,还不能用语言来清楚表达自己的感觉和经验,而游戏是他们最善于表达自己的工具。因此在对儿童进行心理治疗时,游戏成了治疗师与儿童沟通的有效媒介。游戏治疗(p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大五人格与中小学生对特殊儿童接纳态度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采用修订版大五人格量表和中小学生对特殊儿童接纳态度调查问卷对湖南省1951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中小学生对特殊儿童持积极的接纳态度,且随学段的升高而降低。(2)神经质可显著负向预测中小学生对特殊儿童的接纳态度,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均能显著正向预测中小学生对特殊儿童的接纳态度。(3)学段在外倾性和宜人性与中小学生对特殊儿童的接纳态度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自闭症儿童的舞蹈动作治疗(简称舞动治疗)是指舞动治疗师用舞蹈手段来帮助自闭症儿童学习非舞蹈的知识与技能.在这里,舞蹈的学习是第二位的,学习文化知识,以及获得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是第一位的,其功能在于增进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认知、身体以及人际等层面的整合和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职学生自我接纳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接纳量表(SAQ)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甘肃省某高职学院61名学生进行施策,并用SPSS16.0软件包统计处理与分析。结果:高职学生自我接纳与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相关。结论:高职生自我接纳评分对其一般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地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儿女、是否学生干部等方面对高职学生自我接纳状况进行差异性研究,并对自我接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方法:采用自我接纳问卷(SAQ)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几所高职院校的551名学生进行测量。结果:高职学生总体自我接纳得分为41.58±5.38(M±SD)分,自我接纳因子得分为22.14±3.62(M±SD)分,自我评价因子得分19.44±3.33(M±SD)分;自我接纳总分与父亲拒绝、否认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42,p<0.01),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r=0.40,p<0.01)。结论:高职学生总体自我接纳情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农村生源、非独生子女和未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学生自我接纳水平偏低;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不利于高职生的自我接纳。  相似文献   

10.
孩子们沟通的天然媒介是游戏.玩具是孩子的词汇,游戏是他们的语言。孩子们是用游戏来演绎自己时体验、感受和需要,就像成年人用语言表述这些相同的东西一样,在游戏治疗中,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孩子交流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同样重要的是咨询师回应的方式.这直接关系到促进或抑制游戏的疗法的成效。因此,笔者在工作中总结出四种回应方式,希望在研究儿童游戏疗法中咨询师的回应方式能提供参考。跟踪式回应温暖的关怀和接纳赋予孩子自由与宽容.使孩子在游戏治疗关系所营造的氛围中真实完整表现自己,咨询师在接触时不会带有任何的评判.但这不是让孩子独自去参与游戏.咨询师可以冷眼旁观,这就需要治  相似文献   

11.
侯逸华 《辅导员》2013,(4):32-32
<正>孩子们沟通的天然媒介是游戏.玩具是孩子的词汇,游戏是他们的语言。孩子们是用游戏来演绎自己时体验、感受和需要,就像成年人用语言表述这些相同的东西一样,在游戏治疗中,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孩子交流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同样重要的是咨询师回应的方式.这直接关系到促进或抑制游戏的疗法的成效。因此,笔者在工作中总结出四种回应方式,希望在研究儿童游戏疗法中咨询师的回应方式能提供参考。跟踪式回应温暖的关怀和接纳赋予孩子自由与宽容.使孩子在游戏治疗关系所营造的氛围中真实完整表现自己,咨询师在接触时不会带有任何的评判.但这不是让孩子独自去参与游戏.咨询师可以冷眼旁观,这就需要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357名初中生为被试,采用量表法收集数据,探讨初中生自我接纳、应对方式和攻击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初中生的攻击性与自我接纳、积极应对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显著正相关;(2)男生在积极应对分量表、身体攻击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初二学生在自我接纳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一学生,初一学生在消极应对分量表、身体攻击难度及其全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二学生;(3)初中生的自我接纳和积极应对方式对攻击性有显著的预测效果;(4)应对方式在初中生自我接纳和攻击性之间起着部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游戏治疗与特殊儿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戏治疗(playtherapy)最简单的定义是从沟通媒介的角度来看的.凡是以游戏为主要沟通媒介者都可称为游戏治疗。游戏治疗具有与游戏不同的特性,主要表现在:游戏治疗中游戏的主体主要是有心理问题的儿童,参与者既有治疗师也可能有同伴、父母等人。在强调心理治疗教育功能的游戏治疗中,治疗师甚至可以作为另一个游戏主体参与其中;其次,游戏不是心理治疗的目的,只是手段,是帮助儿童解决行为和心理问题的手段,因而要服务于一定的治疗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音乐治疗师对于智障儿童的个性化治疗目标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治疗性的音乐体验可以有组织地促进正确的行为,减少不正确的行为;音乐活动可以促进和发展运动技能和学习能力;音乐治疗的体验可以促进语言的发展和增强语音能力;设计良好的治疗性音乐体验可以协助教授智障儿童掌握基本的技能,如注意力集中、听从指令、保持目光接触等;音乐治疗师可以帮助智障儿童在他们的闲暇时间里参与有意义的音乐活动,包括聆听和参与音乐演奏。  相似文献   

15.
一、人是好群的好群是人的一种先天本能,但人的好群本能与蜜蜂蚂蚁的生物性本能不一样,人的好群除了其生物性需要外,还有其心理价值。人只有在社会中、在群体中,才能获得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儿童也不例外,幼小儿童更是如此。孩子学会了说话、走路后,他就要主动去找小伙伴玩。能够被群体接纳的儿童往往内心比较平静、安详,他们在群体中会竭力维护群体所认可的规则,表现出与群体规范相一致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叙事心理治疗通过对生命故事的建构、解构和重构完成了存在主义主张中对个体自我生存及价值探寻的关注.在治疗中,来访者受到治疗师的陪伴和接纳,并在能够自由选择的情境中完成自己故事的叙说、意义赋予和检视,并且通过对自己现实生存意义探寻欲望的驱动,完成了回归"更好的自己"的故事重构.文章通过对来访者在叙事治疗中经历和体验"自觉""自省""自悟"历程的分析,探索了叙事治疗在存在主义取向影响下的实施以及来访者与治疗师在存在主义叙事观下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前,家庭中独生子女占多数,孩子与成人相处的时间较多,却很少有机会与同龄孩子分享和合作,因此孩子入园后容易产生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为此,我们走访了以游戏治疗方法帮助儿童改善人际关系的台湾台中师范学院学生辅导中心的罗明华主任。在游戏中发现问题罗明华主任告诉我们,游戏治疗的好处是孩子在玩游戏时非常放松,根据孩子玩游戏时的表现和情绪,治疗师能很快发现孩子在人际关系上存在的问题。游戏治疗的第一个阶段是治疗师和孩子单独相处,觉察并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技巧。例如:有个孩子不会交朋友,刚开始治疗师询问他幼儿园生活好不好,孩…  相似文献   

18.
漫谈游戏治疗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前言游戏治疗是指治疗者以游戏为手段来矫正儿童心理行为障碍的一种治疗方法。它通过譬喻、象征、玩具和游戏等方式,使儿童自然地进行心理投射和升华,释放紧张情绪,体验为现实生活中所不允许的幻想。游戏治疗是个连续的过程,一般包括治疗前的会谈与诊断、治疗过程、治疗后的追踪与反馈。治疗过程一般经历部分重叠且循序渐进的三个阶段:开始阶段、治疗阶段和结束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任务和治疗目标,现分别对这三个阶段举例说明。二、游戏治疗的使用技巧1.带领儿童进入游戏治疗室案例一:小玲,女,5岁。治疗师:(微笑着走到小玲面前)小…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不同来源社会支持与听障青少年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及亲社会行为的中介作用和自我接纳的调节作用,采用社会支持量表、自我接纳量表、亲社会行为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积极/消极情感量表对359名听障青少年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均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听障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且家庭支持的预测作用更强;(2)亲社会行为分别在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3)听障青少年自我接纳可以调节中介模型中朋友支持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即相对于高自我接纳个体来说,朋友支持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低自我接纳听障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本研究揭示了不同来源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机制,为促进听障青少年社会参与和融入、提升其主观幸福感提供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和谐与自我接纳二者的关系。采用自我和谐量表、自我接纳量表对179名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和谐与自我接纳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和谐与自我接纳水平整体上有待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总均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因子在生源地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自我的刻板性因子在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接纳总均分及自我评价、自我接纳因子在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和谐与自我接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自我和谐得分越高,自我和谐水平越低),并且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和谐对自我接纳存在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和谐对自我接纳有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