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本是学科教育教学专家们精心科学地编制而成 ,具有指导和统领教育教学的功能 .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是经过周密设计的 ,是经典、是经得起千锤百炼的 ,是可以提炼、可以挖掘、可以拓展深化的 .足以指导教师教学 ,培养学生思维 .因此重视课本例题习题的研究 ,对课本例题习题进行恰当的推广、延伸、拓展、深化 ,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克服依赖资料和题海战术 ,做到融会贯通、学重若轻 .本人在高中数学新教材第六章《不等式》的教学中 ,作过一些尝试 ,对课本中的例题习题进行了适当挖掘拓展 ,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下面…  相似文献   

2.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发展数学能力的突破口.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又以培养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和创造性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必须通过一定的思维训练来进行,改编课本上的例习题让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不失为一条比较好的途径.改编课本例习题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呢?  相似文献   

3.
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通过解题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中心目标.一题多解无疑是激发学生兴趣,开拓学生思路,培养思维品质和应变能力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一题多解,充分挖掘课本习题的思维训练功能,对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一道课本习题解法的挖掘为例,谈谈“一题多解”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庆虎 《考试周刊》2010,(38):69-70
在数学习题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启发、引导学生对课本习题进行深入研究,鼓励学生从各个方面去类比、联想、延拓,从中发现一些新的成果,争取做一题、得一串、收一片,在单向、正向思维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多向、逆向思维,促使学生的思维向多层次、多方位发散,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与培养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也是数学教师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课堂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课本例习题的创造性使用来体现并逐步完成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课本习题所具有的典型性、示范性和发展性的作用,深入挖掘例习题潜在的思维发散点,努力为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时机和素材,强化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思维能力的培养历来被人们所重视。孔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朱熹则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作为治学的应循之规。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强化数学思维活动是数学教学的内在要求。数学教学法中,通过习题的有效教学,对于学生认识解题规律,掌握方法技巧,应用数学知识,提高思维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在习题教学中,深挖课本的潜在内容与功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谢芬芬 《学苑教育》2012,(23):85-85
培养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搞好习题变式的教学,特别是搞好课本习题的变式教学,不仅能加深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能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因此,要重视变式教学,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中的"变式",主要是指对例习题进行变通推广,让学生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下重新认识.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合理的变式能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宽松自由的氛围,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若能重视对课本习题进行变式训练,不但可以抓好基础知识,便于搞清问题的内涵和外延,而且还可以提高数学能力.一、题目引入在本学期期末复习时,准备以课本例习题展开,其中引用七年级下册课本习题题目.  相似文献   

9.
朱宏 《考试周刊》2013,(25):61-61
<正>数学新课标强调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与品质。初中数学课本中,集中了大量的例题与习题,它们所表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当然重要,但蕴涵的数学思想却更为重要。教师要善于利用例题与习题,运用数学方法点拨学生的思维,当这种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质的飞跃,进而上升为数学思想。一、有目的地安排练习,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适度的问题,经过缜密考虑,安排合理的练习训  相似文献   

10.
习题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载体.加强对课本习题的研究,充分挖掘其深层功能,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品质,更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教师对教材中的习题存在以下偏颇:其一,将习题简单理解为学生作业,讲完例题后,依次练习走过场;其二,在习题的评价中,只注重答案的正确与否;其三,不仔细揣摩习题,无法真正领悟习题的编排意图.那么,如何有效开发教材中的习题?  相似文献   

11.
课本例习题的处理与开发是各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与开发习题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些习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帮助学生养成数学思维。在当今大力提倡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社会背景之下,教师应该充分发掘课本例习题的作用,为学生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猜想能力,创设“数形结合”情境;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训练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通过对课本习题的引申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3.
习题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载体。加强对课本习题的研究,充分挖掘其深层功能,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品质,更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教师对教材中的习题存在以下偏颇:其一,将习题简单理解为学生作业,讲完例题后,依次练习走过场;其二,在习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赵培信 《考试周刊》2010,(24):73-74
本文通过对一些主要的数学思维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采取基于课堂教学、重视习题教学,以及完善教学评价标准等几个主要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5.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教学离不开解题.课本上的习题,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充分挖掘习题的潜在功能,发挥习题的潜在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1 挖掘内蕴,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课本上的许多习题,其结论往往不唯一,我们可以深入挖掘其内蕴性,由浅入深,延伸结论,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例1夹在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a、b之间长为2a的线段AB,和a、b所成的…  相似文献   

16.
波利亚说:“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习题数学。”习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既是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基础知识、巩固知识、培养技能的过程,又是帮助学生树立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但在现在的教学中,时常出现:“老师讲过了,学生仍不会”,“学生真笨”的感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当前习题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素质(兴趣、爱好、品质等)的培养和提高,对教学效果产生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7.
谢刚 《教师》2013,(28):114-115
教育转轨以来,注重思维创新意识的激发,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就成了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在数学教学中,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而初中阶段的数学问题一般表现为习题的形式。所以,习题教学不仅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的手段,而且是培养、发展和提高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使习题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习题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不仅要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教给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则重点反映在思维的品质上,它是数学思维结构中的重要部分,数学思维品质是评价和衡量学生数学思维优劣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1 克服思维的肤浅性,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不求甚解,对课本中的定理、公式、法则不考虑它们为什么成立,在什么条件下  相似文献   

19.
数学习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基本内容之一,旨在通过习题教学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本文结合笔者教学体会谈几点做法,与大家共勉.1根据题目的特征进行延伸,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表现在能透过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揭示事物的本质,进而深入地思考问题.解完一道  相似文献   

20.
初中数学重在培养学生逻辑能力、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新课程人教版教材编排较为符合学生认知心理,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体现了源自生活的理念,在浓厚的生活背景下解决数学问题.近年来,各地中考数学也是不断有试题改编自课本习题,体现了课本习题重要的价值.实践证明:初中数学教学的着力点,仍旧需要以教材为主的教学,关注扎实的基本概念、强化运算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和优化转化能力,传统题海教学方式,并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本文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