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些家长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在教育孩子上缺乏信心,没有“底气”,认为有高学历的家长才能教育好孩子,能把孩子培养成大学生。史小楠的成长道路会给这些家长重要的启发。而一些文化水平高的家长,自认为有学历,教育孩子不成问题,可是孩子的发展却差强人意。这些家长也会从史  相似文献   

2.
“优生”指品学兼优的学生。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人们认的只是考试分数,在不少教师和家长眼中,所谓“优生”指的是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以分数论高低,强化了“学”的分量。无形中削弱了“品”在“优生”成长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少“优生”在“分数至上”的情境中成长,逐渐产生心理偏差和行为缺陷。然而,这些偏差和缺陷。往往被老师忽视。对于这些存在思想偏差和行为缺陷的“优生”,如不及时教育转化,将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我们应当通过分析“优生”心理偏差和行为缺陷.选择恰当的教育策略,培养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摹曾说:“每一个决心献身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一名教育工作者.在面对“待优生”时.必然要与其知识基础差、学习习惯差、自信心不足、自主学习意识差等问题正面“交锋”。此时,为人师者须牢记: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人成才的权利,每一个孩子都有全面发展的潜能。  相似文献   

4.
“优生”的心理偏差及教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生”的本意,指品学兼优的学生。然而,现实中,在“虚试教育”的影响下.人们认的只是考试分数,在不少教师和家长眼中,所谓“优生”指的是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以分数论英雄,强化了“学”的分量,无形中削弱了“品”在“优生”成长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少“优生”在“分数至上”的情境中成长,逐渐产生心理偏差和行为缺陷。然而,这些偏差和缺陷,往往被老师忽视。对于这些存在思想偏差和行为缺陷的“优生”,如不及时教育转化,将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我们应当通过分析“优生”心理偏差和行为缺陷,选择恰当的教育策略,培养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赏识教育、成功教育的赞扬声,有些家长感到茫然:“孩子大了不听话了,我们管不了了,也不知道该怎么管。”近两年来,高中生家长对此类问题的反映尤为突出。基于此,我校以“走进家庭、走进学生心灵”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有效地解决了家长与高中生沟通不畅的难题。◆寻找沟通不畅的原因我们以“走进家庭、走进学生心灵”为主题开展班主任家访调查活动,结果发现,家长与孩子普遍沟通不畅。其主要原因是:70%的孩子不愿听家长唠叨;85%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10%的家长平时与孩子不见面,见面就批评;28%的家长不管孩子进步与否,总是不满意…  相似文献   

6.
在现行的初中英语教学体制下,由于教师知识水平、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以及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差异,一部分学生.特别是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初中生。在学习英语中存在着学习英语兴趣不高、被动学习、学习方法不当、成绩不理想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待优生”在无助中“等待”,如何转化待优生已成为当前英语教学工作中待迫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笔者将通过四个方面阐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转化待优生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家园共育观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展了亲子游戏。我有机会参加了几次,在热热闹闹之中,我发现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活动中,教师忙于组织幼儿家长参与比赛,无暇顾及“场外观众”——孩子,使许多幼儿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容易出现意外;有的家长为了争名次,往往不遵守游戏规则,有意犯规,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有些运动项目不适合幼儿和家长合作比赛,如  相似文献   

8.
做父母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才?可有些家长为培养孩子倾注了全部心血,孩子的表现却仍然平平。是孩子笨还是家长做得不够?我说都不是。凡事皆有个度,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许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结果却走向过度教育这个极端。过度教育,指对孩子的管理、干预、限制、约束过多,或对孩子要求过高,让孩子接受不适合他们心理、生理发展水平的教育。这一般有两种情况。在溺爱型的家庭中,家长在生活上过分疼爱孩子,在教育上要求孩子按家长的意志去做,很少照顾孩子的自身特点。孩子娇生惯养,倔强、任性、依赖性强,在家像条“龙”,在外像条“虫”。在专制型家庭中,家长教育孩子主动认真,但不懂教育方法,对孩子过分严厉,过分干涉。孩子在家长面前缩手缩脚或言行不一,像条“虫”,在外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目前开展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两成以上孩子自称感觉生活无榜样、人生无目标。有关教育专家指出,要青少年抵抗社会不良影响,健康成长,家长以身作则是关键。这项调查结果显示:现在有些孩子存在“三太”“三无”问题。“三太”:太爱动、太自私、太娇蛮; “三无”:一切无所谓、生活无榜样、人生无目标。其中感觉生活无榜样、人生无目标的孩子占两成以上。  相似文献   

10.
董远 《人生十六七》2011,(10):10-12
有些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得了。不知道尊重父母.我的威信好像越来越低了。”中学生的家长感触更深:“我的孩子在家压根儿不理我。”“我的话早就成了耳旁风。”  相似文献   

11.
家教莫过度     
这里所说的“教”是指广义的,指教与养,或教育和保育。凡事都有个限度,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不能进行过度教育。做父母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才,可有些家长为培养子女倾注了全部心血,孩子的表现却仍然平平。是孩子笨吗?不是。家长可以回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过程,是否有下面的教育过度言行。一、过分亲昵。亲昵是亲子之间爱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很自然的。但过分亲昵,会使孩子在情绪上不适当地依恋父母,以致影响个性的发展。这对孩子将来适应社会将产生不良影响。二、过分照顾。孩子的生活需要成人的照顾,这种照顾应随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有…  相似文献   

12.
奖励与惩罚是家长们几乎每天都在使用的教育手段。大家都知道,奖励具有“正强化”作用,可以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惩罚则相反,可以抑制或减少孩子的不良行为。这一扬一抑,相辅相成,引导孩子朝家长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常常有些家长感到困惑:“我的孩子总不好好学习,我...  相似文献   

13.
一、形成学困生的原因(一)家庭教育的误区有些家长满口脏话,动不动就打骂孩子;有些家长没有做好表率,终日吃喝玩乐,不理会孩子的学习;有些家庭父母离异,把孩子当成“皮球”,踢来踢去,推卸教、养的责任;有些家长只忙于赚钱,把子女的教、养忽视了。这样就使一些学生没感到家庭的温暖,逐渐变得自卑又特别孤僻,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有些学习本来不错的学生,由于父母不配合学校进行教育,终日沉迷于游戏机室、网吧等娱乐场所,逐渐把学习耽搁了。(二)教师教育的失当在学校里,有的老师不关心学困生,也不了解学困生;有的教师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  相似文献   

14.
许多家长都知道,惩罚跟奖励一样,都是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但孩子犯了错,不少家长却不知道究竟该怎样惩罚孩子。言语批评只是惩罚教育的一种形式,惩罚还包括承担错误损失、将功补过、弥补过失等。有些家长错误地将惩罚理解为“体罚”,有  相似文献   

15.
北大街小学自1986年成立家长学校以来,把家庭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来抓,管理日渐规范,质量不断提高,荣获“青海省优秀家长学校”称号。一、明确家长学校的办学目标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但许多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往往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部分家长思想中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忽视对孩子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劳动等方面的培养。在家庭教育方法上,有些家长总认为孩子小,不给他们操作家务的机会,使孩子产生依赖性;有些家长则采用的是物质刺激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有些家长把教育孩子的责…  相似文献   

16.
孩子说话的积极性高,不仅对于今后上学适应学习生活大有好处,而且还有利于养成开朗明快的性格和品质。但是有些孩子就是不爱说话。有的孩子家里爱说,一见生人就一言不发。这不能怪孩子“嘴笨”,而是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有失恰当。下  相似文献   

17.
“后进生”,有种说法叫“待优生”。从事小学教育 近三十年的我’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 因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因此,面对孩子,我会把心静下 来,去观察、思考、琢磨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平等地对待他们’和 孩子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在学校里,与家长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班主任与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需要技巧。交流得好,会让家长心悦诚服,积极主动与老师配合教育孩子;交流得不好,则适得其反。作为班主任,以下几种情况应尽量避免。1.告状。孩子出了问题就打电话给家长或叫家长到学校,这是家长很害怕也很反感的事情。孩子难免出错,有了问题,班主任应该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而不应该推给家长。教师与家长比起来,教师毕竟是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的,毕竟是掌握了教育方式方法的,大事小事都叫家长,只能显示班主任的无能。“孩子哭了抱给娘”,这在学生管理上不可取,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失去对老师的敬重。2.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学生。任何一位家长,无论他的孩子多么顽劣,都不希望别人当面数落,更何况有些班主任会在办公室里,当着许多老师的面对家长数落学生,这会让家长很没面子,结果只会让家长窝着火回家训斥甚至打骂孩子,无益于问题的解决。3.指责训斥家长。学生犯了错,有的班主任会对家长说“:你的孩子怎么回事啊?老出问题。“”你们怎么教育的?“”你们也管管孩子!”等等。遇上好脾气的家长,也许不会说什么,但有些家长会反驳你“:我们的孩子在家很好,在你那里怎么就不听话了?“”孩子交给你了,老师怎么教...  相似文献   

19.
杨姗姗 《班主任》2012,(6):46-47
班主任在工作中都希望得到学生家长的配合,但却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家长口口声声说“把孩子交给老师了,希望老师严格要求”,之后就什么都不管了;有的家长因为不认同学校或老师的教育理念,对老师要求家长配合的工作不理不睬甚至唱反调;还有的家长总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那样的个性,  相似文献   

20.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推崇“吃苦教育”.反映了一种教育的无奈和无力。生活本来就有苦有甜.每个人都应该能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这一点.并从中获得教益和锻炼。那么,为什么有些家长们还要送孩子专门去接受“吃苦教育”呢?这涉及独生子女时代的种种教育误区,值得全社会认真思考。[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