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坚 《考试周刊》2011,(67):134-134
体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能有效促使学生带着富有趣味和价值的问题去学习,达到教学目的。当学生怀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进行探究和发现时,可以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强化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增强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种状态驱使学生在平时的学练中积极思维.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2.
孙建荣 《文教资料》2010,(21):152-153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课堂教学的过程更多的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在对话中学生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知道如何提问,如何组织学生讨论,更要知道在此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3.
柏拉图说:"身体教育和知识教育之间必须保持平衡,体育应造就体格健壮的勇士,并且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格。"体育教师时刻都要持运动之念、揣摩运动之巧,体味教学之乐,忘却解惑之辛。教学以来,感悟颇多,列举如下,期望同仁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4.
生物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问题的发现以及问题的及时解决,提高生物教学的效果,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5.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问题性的心理品质就是问题意识。简略地说。学生问题意识就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思考问题的心理品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使学生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自觉地形成问题意识,最终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教育的理念及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体育学习在初中教育中十分重要,为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就初中体育教学进行研究,为初中体育的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往往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当今时代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家发展越来越依赖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大量的创新人才,未来的接班人必须具备发现问题的才智和提出问题的胆略。然而,在具体教学中,我们遗憾地看到由于种种原因,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又没有问题走出课堂已经是公认的事实。据我校调查,有61%的学生很少或从来没有向老师提过问题。这种现象的存在,明显已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符合时代的需要。因此,在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教学方式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应在"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意识"思想的指导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主体的体育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能力,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刘美静 《成才之路》2009,(15):34-34
一、创设良好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好问,是儿童的天性,是智慧的摇篮。学生好问应该受到鼓励,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不少教师喜欢学生规规矩矩,百依百顺,“照葫芦画瓢。”课堂上。喜欢鸦雀无声,讨厌质疑问难,问浅了不屑一顾;问深了,认为故意调皮;倘若问到一个恰恰是教师回答不出的问题,更会怒火中烧.不惜用大声训斥、讽刺挖苦来堵塞学生的嘴。这样,使学生不敢问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遭到扼杀。当年小小的爱迪生因为问老师“2加2为什么等于4”,被看做“故意捣蛋”而被逐出校门,多亏了母亲的爱护和正确引导,他的创新精神才得以发扬光大,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家。教学民主是问题意识形成的阳光、雨露和土壤,  相似文献   

10.
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围绕活动"主题"或"问题"来展开教学的,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应树立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学生大多患有"问题意识缺乏症",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更是越来越低,对于一些问题一是不敢问,二是不愿问,三是不知怎么问。"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活动得以进行的关键。"在开展"水浒"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中,我积极引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实现有效的课堂交流,促进数学问题的解决.创设民主开放的教学情境,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改变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方式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改革体育课程教学,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习主体的体育意识。推动素制教育。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是培养解决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首先要意识到问题的困难所在,才有可能解决.也就是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下面结合笔者讲授《余弦定理》第一节课的课堂实录,探讨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4.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而大进。”可见“质疑”的重要性。然而。目前我们学生的问题意识却非常薄弱。学生课堂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随着年级的升高,变得越来越低,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  相似文献   

15.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质疑”的重要性。然而,目前我们学生的问题意识却非常薄弱,学生课堂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随着年级的升高,变得越来越低,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  相似文献   

16.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可见,问题是知之始。《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实现《课标》提出的这一要求呢?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力的措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问题”充满学生的头脑。  相似文献   

17.
问题意识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驶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他们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中学数学教育十分重视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却长期忽视了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这导致了我们学生的普遍现状是:解题能力强、提问能力差。杨振宁教授认为,这正是中国学生缺少创造性的根本原因所在。这也许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国是数学竞赛获奖大国,却不是数学创造获奖大国!值得高兴的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已将“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意识培养突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问题的思考、探索、提出、解决等能力,旨在使学生成为独立和自主的学习者。  相似文献   

20.
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和自然提出问题的习惯,成为所有数学教师思考的问题.文章结合多个案例,说明培养问题意识的路径: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保护好奇心理,使学生敢问;适当变式训练,使学生会问;聚焦方法指导,使学生善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