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采用比较文学的视角,通过对《红楼梦》中薛宝钗与《飘》中梅兰妮的女性形象进行对比,揭示中西在研究女性文化时所体现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历来就有十分尖锐激烈的争论。地主资产阶级及其御用文人认为:薛宝钗是一个娴雅正派、热情宽厚、待人诚恳、和蔼可亲的人物,所谓“新红学”家俞平伯等人,更吹捧薛宝钗是《红楼梦》中二“美”中的“一美”,双峰中的一“峰”。。无产阶级则恰巧相反,认为:薛宝钗是一个顽固可憎、冷酷无情、虚伪狡猾、灵魂丑恶的封建卫道士,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是认识孔孟之道的欺骗性和反动性的绝妙的反面典型。马克思列宁主义告诉我们:看一个人主要不是看他的宣言,而是要看他的行动,看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虽是以宝黛爱情为主线,但其中也有许多描写地比较成功的小人物。如龄官与贾蔷、司棋与潘又安这一系列形象,虽着墨不多,却有着独特的认知价值和审美内涵,而发生在他们中的爱情悲剧在全书整体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可以从这些奴仆悲剧性的爱情故事中以小见大的观照《红楼梦》"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悲剧主题。分析其悲剧原因,对于人们的为人处事、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熙凤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着重刻画的人物形象,她的性格具有多面性。本文对王熙凤的人物形象进行多角度地分析,力图使读者更全面、立体地了解这一经典形象。  相似文献   

5.
文学巨作《红楼梦》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是清代著名小说家曹雪芹倾其所有精力与毕生经历的一部伟大小说,也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和艺术性的经典文学上的瑰宝,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而《红楼梦》这匹千里马在1987年被著名词曲作家王立平先生挖掘出了巨大的音乐价值,在电视剧《红楼梦》中创作的全剧音乐旋律优美、主题鲜明,将《红楼梦》这一名著的思想与情感重新演绎了出来,被认为是最精彩的红楼主体音乐,至今还被广大音乐爱好者传唱。  相似文献   

6.
在《水浒传》、《金瓶梅词话》、《红楼梦》中都存在一种人称代词宾语置于重叠动词之间的动宾结构形式VOV,以《词话》为最多,这说明VOV式的兴盛期在《词话》的成书时期。VOV有两种变式:一是VOV儿式。因为动词重叠后儿化形式不能带宾语,所以“儿”只能附着在VOV后,且表示轻松悠闲的意味。二是VO—V式。其中的“一”和后一个V是“同义”,起着舒缓语气的作用。《词话》中也有VVO式,而在《水浒传》中却没有,在《红楼梦》中则较多。这表明16世纪中叶是北方话人称代词宾语语序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  相似文献   

7.
《京华烟云》与《红楼梦》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京》中主要人物亦多临摹于《红》。其中相似度最高的当属复制于黛玉的红玉,二者在人物形象、性格,以及爱情命运上都颇有相通之处。当然,二者在人生价值取向和爱情观上亦有不同之处。透过两者的复制和重构可知,《京华烟云》对于《红楼梦》不仅仅是承继的关系,也存在着分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与《荆棘鸟》都讲述了感人至深的爱情悲剧,本文试对两个爱情悲剧进行比较,从悲剧中的女性形象、悲剧主题、宗教文化三个方面进行比较,从中体味中西方文化的相通与差异。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达到了清代文学发展的最高峰,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学术界出现了大量研究红楼梦的专家,并形成了"红学"这一专门的学问。在《红楼梦》中令无数学者和看客们扼腕叹息的是林黛玉和贾宝玉动人的爱情悲剧。笔者力图通过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揭示《红楼梦》中反映的封建宗法思想对自由人性的扼杀,以期对红学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生态女性主义揭示了自然和女性之间的某种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葬花吟》是《红楼梦》中荡气回肠的一笔,其"风刀霜剑严相逼""一朝漂泊难寻觅"揭示了女性与自然的关联,体现了自然的女性化和女性的自然化。作者有意将黛玉和花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对二者共同的命运产生了思考。文章从生态女性主义,《葬花吟》中女性与自然的联系以及葬花吟的生态女性的意识出发,为解读红楼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近10年来,孟子《诗》论研究的总体趋势是更加注意用联系和比较的方法进行研究,更加向纵深发展;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有明显不足,还可以从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拓展,“内外兼顾”,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唐代女冠诗是唐代社会文化的特殊产物 ,与前后各代相比具有不同凡响的美学风貌。唐代三大女冠诗人李冶、薛涛、鱼玄机的诗歌 ,从“情”这一特殊层面出发 ,表现出率性而作 ,不讳言情的放情笔调。  相似文献   

13.
以框架理论的视角,对“人民网”和“网易网”近5年来关于体育教师的新闻进行梳理.结果显示:网络新闻主要从建构正面典型、呈现负面形象、反映生存现状和体现制度改革等4个方面对体育教师进行报道,主要运用弱势群体、模范典型、娱乐新闻和违法犯罪4个新闻框架建构体育教师的媒介形象,致使体育教师媒介形象呈负面化.针对这一现状,从社会环境、新闻媒介和体育教师群体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计算机在办公室中的普遍应用,档案数字化管理也提上了重要日程,档案数字化管理主要包括:档案数字化;图像压缩;图像管理;图像信息的局部消蓝;档案的数据库管理;文件链接;汉字识别;光盘刻录。  相似文献   

15.
运用比赛实况级录像观察、技术统计数据分析等方法对第25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和第16届广州亚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进攻能力及效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在姚明和易建联缺阵导致中国队的内线实力有所下降;特别是在决赛中表现出进攻整体效率低下,各位置个人有效进攻能力较弱。在争抢篮板球的主动性和凶狠程度不高,鲜有抢篮板球的战术体现。  相似文献   

16.
对扬州数百片清代年画古版片进行梳理与研究,发现以字为主体形象的“福”与“寿”年画尤具特色:在图像构成上突破传统构图藩蓠,字画结合,将传统经典故事嵌入双勾字中,具有道德、文化内涵和以图代字、以文化人的教化作用;在表现技法上与苏州桃花坞年画相比,略胜一筹,具有中国人物画的笔墨意趣;对其图像渊源进行考证,推断出作品时代和图像来源,彰显年画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国家形象已经成为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在国际社会的"声誉资本",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国际上塑造良好的形象,关系到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未来。伴随着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众传媒已成为权威性的信息源和国际事务强有力的参与者或执行者。利用媒体塑造国家形象,已成为当前国际事务的重要环节,也成为各国外交制胜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近年来职业体育俱乐部存在的问题,从本质上追溯其在文化管理方面的根源,给出俱乐部文化和形象的概念、分类及意义,并提出运用形象设计来提升俱乐部文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从学校体育角度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学校体育角度,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结果显示:体育场地器材特别是室内场地缺乏,学校领导不重视,早操、课外体育开展不理想,体育课教学效果较差等都是影响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言意之辩作为魏晋玄学论题之一,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先秦诸子尤其是老庄对于言意关系的理解深刻影响着后人.汉末魏晋之世,天下大乱,汉代经学受到质疑和挑战,人的思想现念随之觉醒,言意关系重新受到士人关注.通过对当时流行的三家言论的简要分析,指出他们各有其合理之处,但是相比之下,荀粲的言不尽意论和王弼的得意忘言论对后世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