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物专访是一种以交谈和问答的方式同采访对象进行交流。人物专访与其他报道类文体不同之处在于一个“专”字上。它是记者事先带着一个比较明确的、专门的目的,对有关人物进行的专门采访,对采访对象的谈话加以实录,穿插一些现场实况和背景材料写成的。那么怎样写好人物专访?第一、明确目的选好专题。专访是对某一个人物或几个人物的专门访问,所以人们通常习惯又将它称为人物专访。它与人物通讯不同。人物通讯的报道对象是新闻人物,而人物专访虽然是对人物的访问,但它并非专门报道人物本身。一般来说,它是通过对人物的专访,或报道某一人物,或…  相似文献   

2.
人物专访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近几年来,不少报纸都开辟了“专访”栏目,可见对这一新闻体裁的重视。所谓人物专访,就是作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对事先选定的采访对象进行专题性访问的纪实。专访中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广大读者较关心的问题,专访的对象应该是有一定知明度人。人民日报女记者柏生以写专访著称,她在谈专访写作的体会时说:“从写作角度来看,专访比一般意义上的通讯更自由,它可以象写消息那样简洁明快地表述:可以借用散文、随笔的语言和特点叙事、议论、描写、抒情;也可以采用谈话的形式进行专题记述。所以说,专访不仅内容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3.
人物专访既是通讯、特写、访问记三者的融合体,又具有独特的风格,是一种大有可为的文体。正如著名记者柏生所述:“从写作角度看,专访比一般意义上的通讯更自由,它可以象写消息那样简洁明快地表述;可以借用散文、随笔的语言和特点叙事、议论、描写、抒情;也可以采用谈话的形式进行专题记述。所以说,专访不仅内容丰富多采,形式活泼自然,而且写得好思想上具有时代特色,富有战斗性,是一种能够很好地、迅速地反映和揭示时代生活特点的写作方式。”  相似文献   

4.
访问记,有人又称之为“专访”。它是新闻记者对新闻人物或某单位、部门进行专题访问的通讯报道。它和一般意义上的通讯,有共同之处,即比消息要较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或新闻人物,它可以用叙述、谈话、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现手法写人、记事。但是,它又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就在于一个“专”字。一般来说,它是一种特殊的通讯,新闻记者事先怀着一个比较明确的、专门的目的到现场去,对有关人员进行专门的采访,将与现场人物谈话、观察现场、留意人物的音容笑貌、思想性格以及周围的环境等,搜集起来,写作时又以对被访人  相似文献   

5.
李云 《河北广播》2009,(5):78-79
人物专访,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人物专访可以说是“眼睛的采访”、“耳朵的采访”、“口舌的采访”、“心灵的采访”,这看似简单的“看、听、问、感”大有学问,笔者依据自己肤浅的实践,试就人物专访的采访技巧提出以下看法,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人物专访,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人物专访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采访者与被采访者面对面的交流增强了解读人物的贴近性,同时也赋予了采访者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与写作的灵活性。有人说人物专访是“眼睛的采访”、“耳朵的采访”、“口舌的采访”“心灵的采访”,因为采访要用口舌去问,眼睛去看,耳朵去听,心灵去感受。而这看似简单的“看、听、问、感”却是大有学问,笔者依据自己肤浅的采访经验,试就人物专访的采访技巧提出以下建议,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些老新闻工作者常讲:“要学会报纸工作的十八般武艺,当多面手。”意思是说,要逐步掌握新闻写作的各种体裁,如消息、通讯、专访、特写、调查报告、工作研究、评论、杂文、札记等等。做到写作上需要那一种体裁,自己就可以使用那一种体裁。有些记者、通讯员已经这样做了,或者正在这样做,并且已经写出了许多好稿子。可是,也有不少记者、通讯员不敢向新闻写作的各个领域进军,只会写消息、通讯,不会用别的体裁.你让他向别的方面试一试,他总是为难地说:“我不会.”作为一名记者或通讯员,如果只会写消息、通讯“老两  相似文献   

8.
专访,是指记者或通讯员对有报道价值的人物或事件的采访。人民日报著名女记者桕生,是以写专访著称的。她在谈到专访写作的特点时说: 从写作角度来看,专访比一般意义上的通讯更自由,它可以象消息那样简洁明快地表述,也可以借用散文、随笔的语言和特点来叙事、议论、描写和抒情;也可以采用谈话的形式进行专题论述.所以说,专访不仅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自然,而且写作思想上具有时代特色,富有战斗性,是一种能够  相似文献   

9.
北京晚报上有一种“一分钟小说”,人们站着一口气就看完了。由此,我联想到报纸上经常发表的人物通讯。同样是写人,小说可以短到“一分钟”能让人看完,人物通讯能不能也写得短一些呢? 现在一提到人物通讯,人们总把它和“大块大块”联系起来,通常万字左右,一版转二版。要说用三、五百字写一个人物,那就只能算“人物新闻”。似乎人物通讯与人物新闻的区别,就在一个比较长,一个比较短,人物通讯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人物专访,是常见的一种新闻文体。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强调可读性。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在采访的环节把握住几个关键。  相似文献   

11.
人物专访的特点在于一“访”二“专”,主要记叙被访问者和访问者的现场活动,特别是对话,重点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内容,借以描绘人物形象,反映出被访问者的精神面貌。人物专访既区别于写某一人物某一新闻事实的人物新闻,又区别于记叙某一人物某些事迹的人物通讯,可以说是访专人、记专事、谈专题,属于人物特写的一种。1 专访的对象,往往是与某一新闻有关的新闻人物。如:政治活动家,知名人士,英雄模范,专家学者,等等。因此,写专访首先要注意新闻性、时间性,即要有新闻由  相似文献   

12.
人物通讯,是以写先进人物的事迹和思想为主的通讯。人物通讯写的是真人真事,要求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有骨,活灵活现,有感染力。人物通讯的力量在于以事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欲达此目的,需在选择“典型”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记者或通讯员,采写人物通讯是经常的。但是,读后令人击案一呼的人物通讯,在我们的报纸版面上并不多见,甚至可以说“寥若晨星”。比如笔者工作中不断会遇到采写“人物专访”一类的任务,而几乎每写一个人物,写时都自觉语言贫乏,行文艰涩,手法单一。写完,改毕,见诸报端,自己连再读一遍的勇气都没有了,直为没把人物写出来而汗颜。那么,写好人物通讯的秘诀在哪里呢?作家王光明同志的散文《钻石,你在寻找谁?》,给我们以很好的借鉴。《钻石,你在寻找谁?》真的是一面明镜,它照出了山东沂蒙山区农家姑娘魏振芳的服装体态、音容笑貌,照出了她的一颗纯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电视观众可以说是通过《实话实说》来认识谈话类节目的。而提到《实话实说》 ,人们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主持人崔永元 ,想到他一双不大的眼睛 ,一张真诚的笑脸 ,一身随意的穿着以及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感。可见 ,主持人在谈话类节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主持人就是谈话类节目的“灵魂”。那么 ,主持人的这种“灵魂”作用如何通过谈话的内容、技巧来发挥的呢 ?一、谈话题目的巧妙设置谈话节目是一种以语言表述为主的节目类型 ,必须围绕一定的话题来展开讨论。因此 ,谈话题目设置的是否好 ,是否巧妙 ,将直接影响谈话…  相似文献   

15.
人物通讯是一种重要的通讯体裁。它以写人为主,用详尽而生动的笔墨记录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描述先进模范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以感染和教育读者。 人物通讯的写法大体上分为两类:一是写“全人全貌”,表现人物的一生,为人物全面“立传”,如长篇人物通讯《伟大的战士》就是这样,它鲜明而又重点突出地记述了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光辉一生;二是写人物的某一阶段或某一侧面的事迹,为人物重点“素描”,如人物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以下简称《孔繁森通讯》)就是这样,重点记述了孔繁森两次进藏的先进模范事迹。这两种写法比较而言,后一种更为常见。 人物通讯在文体上属于记叙文,其写作要求与记叙文并没有很大区别。但是,人物通讯既然是一种独立的通讯体裁,其写作上也就必然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一般地说,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事写人,以事托人  相似文献   

16.
“人物专访”属人物通讯系列。近年来,“人物专访”以其鲜明的特色,在各类报刊中已具有了自己独立的地位。教育类报刊“人物专访”不仅具有人物通讯所体现出来的新闻性、真实性、准确性、生动性等特点,还应特别突出它的时代性与学术性。这既是由教育类报刊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教师这个职业的独特魅力所在。 下面,笔者试从新闻性、时代性、学术性、艺术性四个方面,论述教育类报刊“人物专访”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还是在六十年代中期,我和一位出版社的老编辑合作写一篇通讯。他在修改通讯的时候,似乎漫不经心地说:写通讯要学会“换镜头”;现在有些新闻通讯写得呆板,一个重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8.
在五六十年代,人民日报上经常刊登记者写的通讯,其中不乏精彩之作。像李庄写的一系列朝鲜战地通讯,纪希晨写的旅行通讯《从宝鸡到成都》,田流写的人物通讯《金星奖章获得者——任国栋》,陈勇进写的地方通讯《在白山黑水间》,引人入胜,都曾在读者中产生过轰动效应。当时胡乔木对人民日报上的通讯很感兴趣,他说“我大部分是要读的。”正因为如此,他在颐园的报纸评读会上,或是在同新闻工作者谈话的时候,经常提到通讯的问题,他说“通讯这种文体不可缺,那种概括性强,鸟瞰式的通讯,  相似文献   

19.
人物专访的提问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物专访,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而生动.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可读性.相对于其它新闻形式,人物专访更具亲和力,因此为受众所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20.
人物报道,是新闻报道中最常见的内容之一。它常常以人物新闻、人物通讯、人物特写、人物专访等体裁出现,采取以事服人、以情感人的表现手法赢得读者喜爱。人,最关心的是人。只有人情才能打动人。“富于感情——这是写好作品的最好手段”(高尔基语)。我想,“富于感情”,也是写好人物报道的最好手段。因为没有情感的人物报道,任何巧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