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与反问语气相关的副词“还”和“又”进行历时的溯源,它们在语法性质上的本质差别是“还”表示反问语气,“又”加强反问语气。二者在其他方面的异同表现及原因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2.
从功能一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一系列关于汉语"W呢"问句现象的问题.认为,"W呢"问句是一个跨语言的表达手段,其实质就是"话题性",故可以称之为"话题问句".话题可以发问,这是话题核心功能在话语中的自然延续.话题问句也有语言问的差异.在非话语概念结构化语言(如英语、俄语等)里,话题问句是一个话语的手段,只能作承前的对比问,疑问点决定于对比信息中的相关述题.而在话语概念结构化语言(如汉语、日语等)里.话题问句不但同样可以作对比问.其中的"NP+话题标记?"还可以作自主问,问NP的所在.这个语法意义不是它组成成分(如汉语里"NP"和"呢")的简单相加,也不是通过会话推理得到,而是相对独立于语境的.这一构式背后是人类关于空间感知的认知基础.在话题概念结构化的语言里,话题的语法性质提供了这一认知基础在语言里实现语法化的语言内部条件,因而这一语法表达带有浓郁的类型学特色.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与修改历经了20年,体现了从"城市偏向"向"均衡发展"的政策导向.文章立足社会学的分析视角,对层层深入的三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一是"城市偏向"的社会表现;二是"城市偏向"的社会根源;三是从"城市偏向"到"均衡发展"的社会启示.  相似文献   

4.
"解放区"文学中的"问题"小说以赵树理与丁玲的作品为代表.此时的"问题"小说与"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一样具有鲜明的社会功利性.它们往往注重对社会问题的揭示,而忽视创作的艺术性追求,从而影响了小说的审美价值.不同的是,"五四"问题小说多偏重于主观出发的自发功利意识;而"解放区"文学中的"问题"小说则从不同方面论证了一种体制文学的诞生,显示出一种带有客观强制性的功利意识.  相似文献   

5.
《孟子》"天下之言性"章,历来存在不同的解释,这也成为后人理解孟子"性善论"的一大难题.理解这段文字的难点在于如何把握文中"故"和"利"的确切含义.近来出土的文献,不但没有使该问题得到解决,反而加剧了这场争论.本文主张,只有兼顾训诂与思想史两个视角,把此问题放到孟子性善论的整体框架下讨论,才能发现解决该问题的新思路.当时,对"性"的一般界定是"生之为性",这也应该成为准确解读这段话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Inserted questions as aids to reading text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There has been a major shift in the psychology of language from a behavioristic to a cognitive view of learning. One important reason for this shift in thinking was that behavioristic theory simply could not account for language behavior as portrayed in Chomsky's theory of language. Withi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structional research has assumed a more cognitive posture as well, particularly research involving the stimulation of prose processing through interspersing questions in text. Originally based on the associative or behavioristic model, early (1965–1970) adjunct question research can be characterized as having a variables orientation. Within this orientation, primary consideration was given to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manipulating question position (before or after text segments) and question frequency on text comprehension. In this early research, inserted questions were invariably pitched at a rote or verbatim learning level. Since the onset (c. 1970) of the cognitive revolution, however, adjunct question research has been focussed on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gnitive levels of inserted questions on text comprehension, and on developing methods for assessing processes produced by adjunct questions. However, the degree to which cognitive levels as operationalyzed in the experiments reviewed here captures the richness of cognition as it occurs in the schools is, of course, open to question. Other areas of cognitively-oriented research include the assess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adjunct question treatments, and the generation of questions by subjects while reading. This more recent thrust in adjunct question research can be termed a processes orientation. Research associated with both the variables orientation and the processes orientation are reviewed. Finally, some remarks are made concerning the paucity of theory in adjunct question research, the possible use of semantic memory theories as a basis for future research within the adjunct question paradigm, and the need for new question paradigms that more closely match question answering in general.Appreciation is extended to Michael Macdonald-Ross for his critical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on an earlier version of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从经济、体制、组织三个方面探析了“三农”问题的根源,在此基础上,从六个方面提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土地问题,而土地问题的关键则是产权问题。当前由于存在分散的普通农民谈判能力较弱、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因而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损害农民根本利益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农民缺乏对土地的有效产权。针对我国当前农地产权存在的问题,提出“虚拟所有权”及其系统构建,旨在对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高中政治课堂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需要处理好"小"与"大"的关系,"小"是指教师问题的切入点一定要小,"大"是指教师所设置问题的内涵要大;还需要处理好"易"和"难"的关系,对有难度的问题通过设置数个存在逻辑关系的简单问题来实现。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敢问、爱问,还要采用类比法引导学生提问,抓关键词教会学生提问,考虑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学会层次性提问,以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面对《玩偶之家》中娜拉出走后留下的巨大问号,人们基于不同的立场和态度,曾作出并一直延续着种种不同的猜测。在我国,鲁迅出于个人本位主义立场,指出娜拉不是堕落就是回来的出路,明显体现着由"启蒙"到"立人"的文化指向。胡适基于自由人本主义世界观,指出娜拉"救出自己"、走向个性解放的出路,演绎的是"健全的个人主义"的文化逻辑。郭沫若以理想的社会本位意识为旨归,指明娜拉走向革命的出路,是对易卜生的"问号"作出的经典性回应。他们指出的不同出路,都是不同文化个性和文化选择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试论教学场情境的生成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学场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教师"言有尽"、学生"意无穷"的教学双方互动的意识境域。教学场情境不会自动生成,必须基于一定的条件和生成策略,必须围绕"目标陈述主题化"、"主题导向问题化"、"问题激活行为化"的策略有序进行并展开。  相似文献   

12.
具有明确、得当的"问题意识",是一篇论文能够成功的前提与基础,它体现出一个研究者的基本素质。做论文一定要有问题意识,而且一定要发现真问题、研究真问题,争取解决真问题。但现在的论文,有不少缺失问题。在分析这种现象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六条培养和提高研究者问题意识的途径:对学术论文的标准和本质特征具有明确的认识与准确的把握;培育强烈的怀疑精神;跨学科阅读,培养杂学之功,形成兼通的知识结构;认清学术的社会担当,关注现实,把研究现实问题同研究的学术性诉求统一起来;学术期刊编辑把有无明确得当的"问题意识"和学术史回顾列入审稿要点;营造一个相对自由、宽松、民主的学术氛围。  相似文献   

13.
当前学界对王阳明与湛甘泉思想之间的关系研究多留于文化层面,而缺少对于二人思想的学理实质考察。这就导致了在追问二人所理解"心"、"良知"、"天理"等之间差别的究竟为何上的"语焉不详"。鉴于此,本文拟从二人谈"心"之处为切入点,来考察二人理学思维的建构模式,以求对二人思想之别给出学理上的解释。概言之,王、湛二人面对朱子理学所留下的"心"、"理"二分问题,是分别将"心"作为哲学立场而落于生存实在中以"体察""天理"的模式求其"所存"和将"心"通过语言建构为实体的以知识形式统摄"心"、"理"的答其"所是"。对王、湛之别的学理考察于合理理解宋明理学研究中的诸多问题提供了借鉴性思考。  相似文献   

14.
贫困大学生的问题能否妥善地解决是关系到能否实现大学校园和谐建设的重大问题。在新的社会大背景下对贫困大学生也要有新的定义,大学生的贫困不能再只是体现为物质的贫困,应该还要加上意识或者说是精神方面的“贫困“。本文就从大学生精神方面的“贫困“这种新的“贫困“形式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数学教学是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的教学,数学教学设计应当是问题式教学与问题式学习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设计。“问题解决教学”重视从宏观上、整体上让学生把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结构,倡导“整合认知,框架推进”,围绕“主题”进行教学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建构过程,在每一环节,各种教学模式可灵活选用。  相似文献   

16.
中古汉语VP-neg式疑问句句末否定词的虚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P-neg是中古汉语反复问句的主要形式,对句末否定词Neg的虚化问题学术界存在不同看法。文章系统考察中古时期这一语法现象,结论是:1否定式问句末尾的否定词已经虚化;2带反诘语气副词的反诘问句末尾的否定词一般已经虚化;3选择问句里选择项末的否定词已经虚化;4带测度副词的测度问句末尾的否定词已经虚化;5带疑问语气副词“宁”的反复问句末尾的否定词没有虚化;6除前四种情况,反复问句“VP不”中的“不”没有虚化。  相似文献   

17.
不朽在人类的生存境况中,有着无数种的可能性,因此便有了人们对不朽可能性的追问与意义的探究。而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不朽》正集中追问了这个问题。小说以不同个体对"不朽"的态度为主题,将现代语境下的"不朽"与历史意义上的"不朽"相交织,让读者去探寻不朽的真实含义。  相似文献   

18.
阐述并分析我国竞技体育领域,一些教练及相关管理人员对运动员实施的管理,旨在剖析我国竞技体育领域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人本化”意识薄弱、“人本化”含量低下。并很大程度上危害了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制约了竞技体育的发展。基于当今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实施“人本化”管理势在必行。最后提出若干“人本化”管理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谈“学问”来联系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指出其弊之一。只注重学书本知识,忽略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学生脑中缺乏“?”,也就缺乏创造的种子。所以教育者要转变“学问”的旧观念意识,不仅教学生学,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首先学会问。学生有了较强的问的能力,也就创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新教育的明天才会闪烁灿烂的光芒。  相似文献   

20.
艺术本质是艺术哲学的核心问题,是回答"艺术是什么",艺术区别于非艺术的关键。近几年关于艺术本质的探讨,一直都没有中断过。将选取艺术哲学中艺术本质的代表理论,来简要论述艺术本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