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计划统一投资对改善国民经济布局曾起过重要作用。随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资源投入的增多、结构和布局的扩展.经济系统信息逐渐复杂化,经济主体目标逐渐多元化.集中计划配置资源布局经济则越来越受到局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通过微观布局的调整可以对宏观布局发挥调节作用.宏观计划和区域政策对优化宏观经济布局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教学设备采购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管理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改革开放的当今社会中,经济体制和计划供应体制都在进行着改革,这种改革的方向是:原来的计划经济转轨为市场经济,原来的计划供应转轨为市场竞争采购。新形势下,高校教学设备采购模式千变万化,为了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建立合理的设备采购管理模式,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的改革主要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是沿袭二分法的改革;另一条是贯通二分法的改革。虽然贯通二分法的改革更具有革命性,但是这一改革需要改变政治经济学传统意义上的研究对象,易造成对《资本论》逻辑的破坏,所以并不可取。而沿袭二分法的改革到目前为止亦非尽善尽美,它在破解传统二分法的"两张皮"问题上不够彻底,需进一步通过改革加以解决。综合考虑,在沿袭二分法的基础上补充计划经济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改革方案,如果在政治经济学两大部分,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补充计划经济,就可以围绕市场经济构建"否定-否定之否定-包含否定之肯定"的结构框架,进而完善政治经济学教材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4.
自从改革开发以来,我们国家一直在探索经济发展的道路,我们发现以前单纯的计划经济并不能最大限度的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更能适应现阶段的生产力的发展,长久以来,也一直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讨论很多,现在我们大概接受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说法,而且我们党和国家也是这样去做的,那么,什么是市场经济?长久以来的解释是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起主导作用的一种经济体制,这种解释对不对?同时,市场经济有没有一种标准,你说起市场起主导作用的经济体制就是市场经济体制吗?如果是,那么为什么世界上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还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史作了自己的理解,阐述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认为的市场经济标准,最后论述了市场经济的五个要素及对我们国家现阶段经济改革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 ,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已不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 2 0世纪 80年代初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在高等教育拔款体制、高等学校经费使用制度、经费分配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应符合透明性、公平性和效率性的三项基本原则。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将会不断深化 ,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6.
1949至1952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阶段,也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的运行阶段。就在这个过程中,因各种历史因素的推动,计划调节的机构逐步健全,计划调节的范围日益扩大,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哈耶克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批判主要包括三个层面:无知论是哈耶克社会主义批判的哲学基础,它断言人们所掌握的知识存在或然性,不能把握全局性变化,也无法做整体性和中长期计划;自发的扩展秩序理论是哈耶克批判计划经济的历史观前提,也是无知论的理论延伸和提升,主要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自发性角度否定计划经济的可行性;经济计算论据是哈耶克否定计划经济的直接经济学依据,认为由于取缔自由竞争的市场,导致社会经济无法核算成本,浪费和高成本不可避免。在这些理论中有科学的预见,也有时代局限和意识形态偏见所造成的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误读。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尤其是知识、市场经济时期的到来对人们思维的改变,运用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从整合体育教育资源这一角度出发,论述了为保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建立多维支撑的竞技体育体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通过提高人们的生产能力和配置能力来影响经济,但这两种能力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具有不同的经济价值。计划经济时期更需要生产能力,为此“应试教育”应运而生。我国现在处于非均衡的市场经济条件,配置能力更加短缺,因此必须实行素质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有赖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需要对配置能力提供更大的经济激励,同时,还必须大力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10.
政府管理学校在不同政治经济体制下具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体现的是政府控制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体现的是政府监督模式.这两种管理模式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具有不同的特征和作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控制模式走向监督模式,是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积极努力走政府监督管理模式之路.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变,传统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模式受到了冲击,高等师范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另外,在新形势下高等师范教育办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制约着它的发展。为此,高等师范院校要摆脱困境、解决问题,就必须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既应加强与中小学的合作、又要整合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  相似文献   

12.
制度分析通过产权、国家理论、意识形态以及三者关系的透视 ,提供了一个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这一框架 ,不仅有助于说明了 2 0世纪 5 0年代中期 ,我国选择自身工业化道路、意识形态与制度模式的历史原因 ,也揭示了 70年代末期 ,我们选择了以市场为配置资源的基本机制、承接工业化这一历史主题的客观必然。任何社会的工业化过程 ,必然有其“原始积累”过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变迁 ,标志着“原始积累”方式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心态分析及教育管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毕业生由计划经济下的派遣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双向选择,学生的择业观念和学校的职能作用都发生了转变,在目前学生就业心态的基础上进行调查分析后,提出相应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我国高校办学模式发生重大变革,体现出内涵丰富,动态发展,主观选择,整体优化,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特点。目前,我国高校办学模式变革正朝着办学主体多元化,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办学相对开放化,办学市场导向化,教育服务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西部的自然资源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要素。西部具有明显的自然资源优势,但是与东部相比,经济上却落后了许多,因此,如何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就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一个焦点。计划经济条件下实行的“我有什么就发展什么”的简单的资源导向型开发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必须转变为“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的市场导向型资源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人事档案工作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变化,对于做好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事档案工作具有现实而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过渡经济实践向传统计划经济道德观和现代市场经济道德观提出了挑战,实践呼唤过渡经济道德观,过渡经济道德观是中国传统道德化与现代道德化的精华融汇,是一种承先启后的道德观,根据经济过渡实际,过渡经济道德建设应体现先进性,广泛性和层次性的统一,把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建设作为过渡时期道德的战略重点,从经济,教育,法律,管理等多方面综合推进过渡经济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不断呈现出新的生机。但由于我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制度还不完善,还存在着行业准入、投融资、税费负担、行政审批、人才利用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障碍,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需要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目标定位是对改革成果的制度化界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到"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始终未能摆脱市场经济是补充的概念,没有认识清楚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这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在20世纪80年代定位不准的瓶颈.邓小平南方谈话对多年来市场与计划关系问题的争论作出了科学总结,为中国共产党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对改革目标的定位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巳进行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其道路虽有曲折,但总体是成功的。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单一制模式到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模式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如何搞好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如何把经济更快更好地搞上去方面都做了有益的探索,为中国社会和经济的成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在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仍将会依据中国的国情,阔步迈向21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