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hinese Education & Society》2013,46(1-2):112-119
The movement to criticize Lin Piao and Confucius is reaching a new high tide. Through this movement the people of the whole country will surely obt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ultra-Rightist nature of Lin Piao's counterrevolutionary revisionist line and greatly enhance their consciousness of the two-line struggle. Still greater victories will surely be won in the class struggle in the ideological sphere, and the people will receive a deep education in socialism.  相似文献   

2.
孔孟民本主义思想差异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孟虽同为儒家代表人物,但两人在民本主义思想上却存在很多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对君、民两者本质认识上的差异,君、社稷、三者之间地位安排上的差异。君、民之间关系处理上的差异;对仁政具体实施方案上的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两人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所要解决的社会主义主要矛盾不同。  相似文献   

3.
During the rectification campaign to criticize Lin Piao and the campaign to criticize Lin Piao and Confucius, we of the Lan-chou City May 7 Cadre School have gradually established theory ranks which were born and developed in struggle. They persist in the revolutionary study method of link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follow the path of uniting with the workers and peasants, and have established roots among the masses. They have functioned as a backbone for the school's criticism of Lin Piao and Confucius and study of theory and have won the wholehearted approval of the students.  相似文献   

4.
《论语》是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献,但不是研究孔子的唯一文献依据。孔子本人首先是一个礼学家,然后才是一个道德教育家,他的道德教育是为重建礼制秩序服务的。孔子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是重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伦理秩序,为此他开门授徒,对弟子讲述礼仪,阐述礼义,最终形成了以重建礼制秩序为核心内容、以礼乐刑政为施政纲领、以心性道德修养为立国基础、以畏天命远鬼神敬亡亲为宗教态度、以“中”“和”为思想方法、以优先发展教育为治国要务、以文献古籍为制礼依据的一套完整的礼学治国思想体系。现存的孔子研究文献主要有《论语》《礼记》《大戴礼记》《孝经》《仪礼》以及上博简中的七十子作品等等,这些都可以视为礼学文献,其中《仪礼》和大小戴《礼记》中那些记载礼仪的篇章居于主干地位,而《论语》《孝经》、大小戴《礼记》中讲述礼义的文献以及近年出土的孔子师徒文献都是礼学传记。从这个角度来看,《论语》只是孔子礼学的重要传记。《论语》所记载的主要是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仅凭一部《论语》来研究孔子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5.
孔孟生态伦理思想倡导"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与"仁民爱物"的伦理情怀。尤为可贵的是,孔孟都主张在实践中对自然万物既要合理利用,又要有效地进行保护,如"取之有时""、取予有度""、用之有节"等。这些思想资源对今天建设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孔子、孟子同为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后世也将孔孟并称,然而考察《论语》和《孟子》,我们却发现孔孟有很多不同之处:孔子将政治理想摆在自己人生价值的首位,而孟子则有更多的人生追求;孔子无法忘怀于政治,孟子则寄情于“大丈夫”人格;孔子谨小慎微,孟子则狂放豁达;孔子因理想与现实的不和谐而矛盾,孟子则执着于人格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为扭转"断章取义"之风,孟子提出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传记批评方法.这一批评方法肯定了作者的主体地位,肯定了把握"作者之志"的可能性及其客现性,有着特定的内涵和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孔孟道德人格修养和提升的方式中,"自得"是一种以个体生命的自觉和体验而"悟道"和"体道"的独特方式,也是"悟道"和"体道"的最高收获和最佳境界。这种方式不是以言说的形式表达,而是以"心得"的方式所表达的亲身体验。其旨归在于它的获致可使得个体生命摆脱世俗的羁绊而达到自由乐适、宏阔畅达、充实无累之超越性的心灵境界;其内在意蕴在于它充分高扬了个体生命之主体精神的自觉;其根本指向不是具体的存在物,而是"性与天道";"自得"于"道"表现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不同的贯通方式;"自得"所达至的境界是生命的自由和快乐。  相似文献   

9.
儒学作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有其精华和糟粕。我们的态度不是“厚古薄今”,而是“古为今用。”为了充分发掘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作者拟采用纵横对比的方法,试图就孔、孟“仁”论各自的特点和共同的方面进行对比,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精髓,为推动儒学思想的研究做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0.
孔孟儒家提出了"成人"教育理念,并可将其含义界定为:人文化成,即通过教育完善人的个体,关注个体发展,重视个体的精神人格,培养美好品德,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和完全的人。孔子最早提出"成人"教育理念,后孟子继承并进一步深化,从而使得儒家"成人"教育理念既一脉相承又各有区别。二圣致力于教育和教学活动,从而使得此教育理念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且具有相应内涵,为后世教育提供思考源泉。  相似文献   

11.
孔子思想的历史趋向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问题,由于孔子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以前学术界一般据此认为孔子思想是倒退的,但孔子“仁”的思想显示孔子主张“爱人”,“德治”等,反对奴隶制把被统治不当人看待的观念。孔子的“礼”在性质上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奴隶主贵族特有的空洞的行为形成,而成为调整封建社会关系的准则,故孔于思想的历史趋向是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12.
孔孟虽同为儒家代表人物,但两人在民本主义思想上却存在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对君、民两者本质认识上的差异;君、社稷、民三者之间地位安排上的差异;君、民之间关系处理上的差异;对仁政具体实施方案上的差异。形成这些不同点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两人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所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不同。  相似文献   

13.
中道思想是世界各大文明共同关注的思想之一.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对其都有精辟的论述.从二者之间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对这一共通思想论述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从而更好的理解二种文明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为消除文明间的对立和隔阂提供思想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传统儒学教育的根本点,就是将教育的宗旨和目标指向人,从而肯定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尽管儒学大师们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方式上各具特色,但是这些方法方式始终是围绕着"教人做人"这一思想展开的.所以,从本质上说,传统儒学教育是一种人本化取向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在<论语>中,"仁"与"礼"、"孝"与"忠"、"德"与"道",是3组最重要的关键词,其各自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揭示出"孔教"之要义中最为重要但又不无微妙与吊诡意味的思想与学理.明乎此,方可了解孔子与"孔教"的真相与真谛,从而以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决定对传统文化之精华与糟粕的取舍.  相似文献   

16.
《Chinese Education & Society》2013,46(1-2):162-165
The "theory of genius" has always been the spiritual prop for upholding the rule of the exploiting class and the reactionary fallacy for hoodwinking the people. More than 2,000 years ago, Confucius, the spokesman of the slave-owning class on the decline, had vociferously publicized such stuff. He said: There are several types of people in the world. Some are "sages" and "superior men" "born with knowledge" who are not required to go through practice or study but are endowed with the "talent" to rule the moment they are born. Some are born "stupid of the lowest order" and are the "mean people" who have neither the ability nor the qualification for learning and they can only take orders from the ruling class. He also wildly declared: "Only the wise of the highest class and the stupid of the lowest class cannot be changed." This means that the line of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ruling class belonging to the "wise of the highest class" and the working people belonging to the "stupid of the lowest class" is ironclad and inalienable.  相似文献   

17.
社会正义始终是人类孜孜追求的理想,柏拉图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个系统地阐述正义的哲学家,正义的观念是贯穿其名著——《理想国》全书的主题。孔子、孟子开儒家文化发展的先河,在他们那里有着非常丰富而精辟的正义思想。通过对两者正义思想之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正义文化的特色,重新认识正义的来源,把握社会正义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孔孟食道"是赵荣光先生在1998年提出的关于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传统的核心概念,他所剖析的重点是"足食节用"。在他的启发下,本人仔细地研读了先秦儒家的元典著作,认为"孔孟食道"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实际内涵:1上下不移,仁礼为先;2以食养志,取之有道;3足食节用,崇俭抑奢。中国历史上不乏躬身践行孔孟食道的英明帝王和志士仁人,却也有因骄奢淫逸而导致亡国灭族的惨痛案例。解放前夕,毛泽东和黄炎培在延安的"窑洞对策"以及毛泽东在进京前的"赴考论",实际上都包含有孔孟食道的基本精神。饮食,看似日常生活琐事,但不择手段地追求精美饮食,不计后果地挥霍劳动人民的血汗,必将导致亡党亡国。针对当前中国的反腐倡廉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的高潮,深刻理解孔孟食道,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孔子、孟子、荀子是先秦儒家历史哲学体系的缔造者。他们在各自建构的历史哲学学说中,由于对形而上"天"的认识不同,对历史评价标准的不同,对"法先王"与"法后王"认识的不同,出现了一定的差异性。然而与差异性相比,三者对历史中"变"与"常"的论述,对于"圣人"史观的认可,对历史循环论的恪守,又使得他们历史哲学思想中出现了更多的一致性。孔子、孟子、荀子共同奠基了近代之前儒家历史哲学体系的思维范式及历史认识方法论系统。不过,理论建构稍显粗糙,对形而上问题关注不够,多思辨,少分析与批判等问题,也成为了其理论学说中不可忽视的缺陷。  相似文献   

20.
从上古自夏商,经汉唐至明清,我国的商文化代有变迁,儒学对商贸虽多鄙视抑制,但其"仁义"内核对中华商贸重信义思想的形成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