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利用2007年一项对于全国4个城市14所高校的博士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了女性博士毕业生的婚姻与生育对她们就业的影响。从就业结果来看,女性博士毕业生并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劣势,"女博士成了求职困难户"的论断有夸大渲染的嫌疑,而且也没有充足的数据说明是因为需要结婚、生育从而造成了女博士的就业难;但是实证结果支持了社会上关于女博士"嫁得好"有助于职业发展的论断。  相似文献   

2.
刘莉 《甘肃高师学报》2010,15(3):139-142
农民工是社会城市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婚姻与家庭的稳定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但由于制度的缺位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群体婚姻、家庭、生育、子女教育方面表现出与传统婚姻的不同,对这一群体的婚姻、家庭状况进行调查与研究以期为婚姻家庭立法及相关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村的婚姻和家庭出现了边缘化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家庭生产单位的逐渐解体、家庭成员间思想交流的减少、夫妻双方互不信任和对婚姻家庭观念的淡薄、"婚外恋"的冲击及基层组织对婚姻和家庭矛盾处理的不力等。  相似文献   

4.
解放前东村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与直系家庭为主,大家庭仅占很小比例。贫穷人家维系大家庭不是实践理性作用的结果,主要出于价值理性的追求。在生育方面,大家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多育。随着建国后各项改革事业的推进,特别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村落家庭规模显著变小,父母权威降低,青年生育已经表现出较强的个体本位色彩。  相似文献   

5.
晚清婚姻与家庭观念的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晚清时期,由于传统、西力和政治变革三个要素的互动作用,沿袭了数千年之久的封建婚姻与家庭观念发生了脱旧开新的历史性嬗变。它们的前后衔接、汇通与超越,实际上展现了婚姻家庭变革和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共同趋向,构成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一个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6.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伦敦中产阶层不仅形成了独特的家庭观,而且在择偶方面拥有一定的自主权,择偶标准同样发生着变化。同时,对于家庭生活中的中产阶层女性而言,她们也经历了由"家庭天使"到"新女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美满的婚姻与和谐的家庭是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向往美满的婚姻和家庭?成人以后吗?我的女儿5岁,她对我说她要结婚。我问她为什么,她说结婚可以穿婚纱,漂亮,这是她对婚姻的理解。我的一些学生,特别是一些女孩子,她们喜欢互称老婆、老公,问她们为什么,她们说好玩儿,这是她们对婚姻的向往。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和农村家庭经济生活的显著变化,植根于这个经济基础之上的农村家庭婚姻必然地大受影响。关注民生问题,农村的民生问题是重头戏,如何更好的反哺农村,建设社会新农村是我们更应关注的议题。农村青年的婚姻趋势的变更,影响并决定着家庭功能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的稳定功能。本文从婚姻外移视角,探讨了各项农村家庭功能的变迁与弱化以及这种新的变迁所引起的社会问题,并从改革农村户籍制度,加强政府管理,鼓励农村居住地创业,加强农村社会事业,保证义务教育经费,弥补家庭保障体系等方面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给出了一点意见。  相似文献   

9.
婚姻是人们群居的基本社会关系,联系着千家万户,是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婚姻问题的研究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其中的婚姻观念问题是众多婚姻问题中的一个。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通过对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调查对象本身的基本组成情况,并分析了年龄差异和"婚前同居"观念的不同、文化差异与"女人再能干不如嫁个好男人"的选择差异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关联以及年龄与对待"婚外恋"问题差异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家庭和婚姻一向是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家庭与婚姻发生了诸多变化。通过关注和记录这些变化,我们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农村社会结构和社会观念的变化趋势,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回应和预测。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最近数年在全国二十余省农村作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关注面从之前纯粹的村庄治理拓展到视野更为广阔的社会领域,其中对农村家庭和婚姻的涉入也有其独特的视角和观点。为此,本刊特邀该中心研究人员围绕"变迁中的农村家庭与婚姻"撰文讨论,并欢迎学界同仁热情赐稿。  相似文献   

11.
招婿婚姻作为传统婚姻制度的补充形式,在中国婚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目前这一婚姻形式虽然仍处于从属地位,但伴随社会转型与人口变迁,其重要性进一步凸显。近年来,学术界分别从人口学、社会学角度对招婿婚姻进行多侧面的研究,并就其对我国婚育、养老产生的积极影响作了深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婚姻家庭关系作为非血缘纽带维持的长久关系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推进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物质生活的极大丰盈却造成了现今离婚率不断攀升的现象,由此产生的家庭共同财产分配纠纷、孩子抚养权纠纷以及其他多种婚姻双方无法独自解决的问题也屡见不鲜。民事政策作为一种辅助法律处理日常生活民商事法律纠纷的法律措施,在婚姻家庭中同样适用。本文就婚姻家庭中民事政策法律适用情况进行讨论,同时也对民事政策法律适用进行重新的考量和检视。  相似文献   

13.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重要时期。尤其是晚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出现诸多新的发展因素和趋向,传统的与新生的彼此混杂,形成了一种充满张力的特殊状态。表现在婚姻问题上,一方面以知识分子为先导要求婚姻解放、婚姻自由;另一方面,由于贫困和阶级分化的加剧,一些相应于贫困而生的婚姻形态重新流行于基层社会,赘婿婚就是其中一种,并在不同地区、不同个案上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和特征。由于赘婿在家族、宗法中的特殊地位,也引发了不少有关继承与财产的纠纷案件。  相似文献   

14.
招赘婚作为"中国婚俗中的一种特殊形式",至少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其称谓足有十几种之多。战国秦汉时期,有关招赘婚的文献记载,不在少数。不论是从文献记载的史料分析,还是从文字学的角度解读,赘婿的地位之低下,确信无疑。其中,接脚婿的地位比其他赘婿的地位更低。寡妇招赘是招赘婚的一种特殊形式,早在《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就有体现。除经济因素外,寡妇招赘还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女子的财产继承问题有关。招赘婚的历史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5.
都柳江流域侗族村寨具有高度的整合性和同质性,即侗族的家庭、家族和开寨始祖崇拜整合于同一村寨内部,以姓氏符号构成村寨来源的同一性;并在“破姓开亲”的婚姻制度下,将婚姻圈限制在具有同一姓氏符号的村寨内部,同姓又同婚。南部侗族村寨社会关系的高度同一性,表现在村寨空间结构上就是强化以“公”为中心的集体空间,如萨坛、鼓楼为中心的“寨心崇拜”和寨门、花桥、古树为标志的村寨边界,强化侗人社会的内外之别。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describes how family sculpting, grounded in Experiential Family Counseling, can be used as a training technique in marriage and family counselor training programs.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初,无政府主义派别“天义派”和“新世纪派”已经关注并传达出有关女子解放、男女平等、恋爱自由与婚姻自由的话语,但这些话语表述较为零碎,尚未形成体系。民国初年,随着系统化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体系——师复主义逐步形成,刘师复对无政府主义的婚姻观进行了整合,并提出废婚姻主义、废家族主义两大主张,这既吸收了前人的思想资源,又将无政府主义婚姻观及相关理论进一步加以深化与系统化。然而,刘师复系统化的无政府主义婚姻观在自身实践上却惨遭“滑铁卢”,陷入了现实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其理论自身的缺陷和现实阻力。  相似文献   

18.
简.奥斯丁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把当时英国中上层社会的妇女对婚姻如饥似渴的期盼刻画得淋漓尽致。小说描述了多对男女的婚恋关系和故事。贝内特夫妇、夏洛特和柯林斯、莉迪亚和威克姆、简与宾利等婚恋模式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婚姻状况及其价值取向。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结合体现了奥斯丁的婚恋理想。小说反映出来的婚恋模式,表现了奥斯丁既屈从于世俗又超越于世俗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19.
相对于婚姻家庭民事责任的补偿性及刑事责任的惩罚性,婚姻家庭行政责任方式所兼具的补偿与惩罚一体化以及行政责任力度所呈现的中庸之态,既弥补了民事责任及刑事责任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局限性,也凸现了婚姻家庭行政责任在责任主体、构成要件、适用范围及责任方式方面与传统意义上的行政法律责任制度的差别。  相似文献   

20.
The present 8‐year longitudinal study examined how multiple aspects of family relationships change across the transition from adolescence (Mage = 15 years) to young adulthood (Mage = 22 years) among 821 individual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more discontinuity than continuity in family relationships across this transition. Whereas a normative decline was evident in all measured aspects of family relationships during adolescence, this decline persisted for only a few dimensions of family relationships during young adulthood. Other aspects of family relationships stabilized or rebounded. There was little variation in these trajectories as a function of ethnicity or gender, suggesting that these changes in family relationships are generally normativ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is a period of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 in family relationshi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