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孔柏基的《敦煌印象》不但堪称为东方印象派绘画的杰出代表,更显示出了对西方印象派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而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标志了融合了东西方艺术的宣纸油画的诞生,更因为它包孕了一种复杂而又深刻的时间性,体现出内容尽化为形式和材质尽融于形式的双重可能,由此,不但具有艺术史的特别意义,同时更为艺术哲学的拓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2.
现场总线的实时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PROFIBUS现场总线的存取协议出发,着重研究测量控制系统的数据传输时间并从单主站的测量控制周期的分析中得出了提高现场总线实时性的两个结论。 相似文献
3.
4.
5.
《Chinese Education & Society》2013,46(2):68-81
As soon as one enters the Changsha Political School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one is struck by the revolutionary and militant spirit of learning. 相似文献
6.
严永福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5(4):111-112
教育援助项目对推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投资方向不准、资源浪费以及援助效果低于预期目标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教育援助的方向、方式和项目进行反思,以实现援助效益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7.
李林荣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6):27-35
论文从探究文学观念与社会政治环境的复杂互动关系入手,对在1930年代至1960年代的30年间,作为历史真实的鲁迅杂文及其时代背景,逐步转型、变异为文化象征和话语资源形态的“鲁迅杂文”及“杂文时代”的过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梳理和分析。同时也揭示了这一过程在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价值范畴建构步骤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何春耕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1):48-52
郑正秋、蔡楚生、谢晋等电影艺术家在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银幕上,属于在不同时代的政治、文化环境应运而生的电影巨匠,其作品主要以伦理道德为叙事内容,以戏剧性的伦理冲突建构故事情节,以善恶对立的类型化人物为道德化身,以社会关系伦理化和伦理关系社会化、政治化等不同的审美视角,映射了中国人民经历过的不同时代变迁的“世纪沧桑”,他们所开拓和发展的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传统,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中,形成了十分清晰的发展轨迹,在叙事传统、文化意义和美学特征等方面具有厚实的内涵,构成了一种一脉相承的、很有影响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搜索引擎作为互联网信息获取的入口,实现高效、准确的信息获取非常重要,爬虫作为搜索引擎的上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大数据时代信息更新频繁,如何在第一时间获取新闻是实现爬虫时效性的重要因素。为了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提升带宽利用率,设计一种基于历史数据预测的爬虫调度算法。该算法通过抓取网站历史,更新频次积累数据,使用随机森林回归建立模型,并在系统中实现爬虫调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在抓取新链的命中率上提升了46%,平均成本降低了11%,平均抓取延时降低了14%。 相似文献
10.
《亚鲁王》是苗族长篇叙事史诗,于2011年6月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从“何处唱”、“唱什么”、“如何唱”和“为何唱”四个方面对《亚鲁王》的演唱传统进行初步分析,了解其最基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刘端芳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3(3):16-17
军国主义传统在德国由来已久,在其历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从德意志民族崛起到一战爆发前,这是近代军国主义传统的形成期,它包括雏形期和最终形成期.军国主义传统在德国的确立最终引发了一战,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二战结束后,纽伦堡审判宣告了德国军国主义的归宿,使其失去了存在的土壤.从此,德国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2.
《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54-56
苗族腊烟传统文化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已被大多数苗族群众遗忘了。文章结合云南省文山州苗族腊烟传统文化的来历、栽培、配制、制作、功效、抽吸方法和腊烟礼仪象征方面进行简单阐述。目的是让人们了解苗族腊烟传统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14.
马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6):1-2
从1955年2月创刊至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已走过50年风雨历程,曾三度停刊,又三度复刊,从最初的文理合刊发展为文理分刊,从半年刊发展到双月刊(人文社会科学版)或季刊(自然科学版),学校在发展,学报也在不断成长壮大。人文社会科学版50年共发表论文3757篇,其中有不少著名学者的专题论文和中青年作者的获奖论文,推动了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展示了“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彰显了百年老校的文化品位和学术品格。在湖北省历届期刊评比中,人文社会科学版均获省优秀期刊称号,并获湖北省出版佳作奖。在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期刊评比中,人文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双效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在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两次期刊评比中,人文社会科学版蝉联“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离不开新老作者的支持,离不开广大读者的关爱,也离不开几代学报人的艰苦努力。值此50年刊庆之际,我们约请部分学校领导、新老作者和前任主编发表感言,以飨读者,并志纪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王静琦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6):15-19
湖湘经世致用思想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期,从南宋开始,又跟理学结下不解之缘。它继承和发扬了理学的优秀文化传统,如讲入世,重躬行,通变化,讲"修齐治平",主张经邦济国,以天下为己任,而不单纯舞文弄墨。在湖湘学子中不乏著名的理学家:如,理学的开创者周敦颐,理学的集大成者王船山和理学的实践者曾国藩。此外还有洋务运动的代表陶澍、魏源、左宗棠等,可以说湖湘经世致用有深厚的理学传统。 相似文献
16.
学风是普通高校办学思想、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是高等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学风建设必须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开展学风调研、加强学业指导、做好学业服务、实施学业督导、强化素质拓展、优化育人环境、开展学风评比是学风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科学的人文传统及其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荣江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6):721-724
科学的本义是作为实现人(性)理想的学问,是西方传统意义上的“人科学”,它所体现的是一种无功利的自由探求人生学问的精神:科学不是实用的知识学习和追求,而是摆脱实际的需要,超越功利地“为知识自身而求取知识”的自由探求和思考。因此,真正的科学精神,应是为实现人理想的自由探索精神,它包括精密的思想习惯或态度、历史的思想习惯或态度和批判的思想习惯或态度?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个体发展固然需要一定数量的时间消耗,但是更重要的是质性时间的投入。质性时间是个体生命质量的综合表征,它具有历史性、个体性和阶段性。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和关键时期构成了质性时间的基本内容。并因此决定了每个发展时刻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意义。增强质性时间意识、不断进行反思、自主把握发展节奏应该成为教师个体发展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9.
20.
吴建民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1(3):41-43
强调学的政教功用价值,是中国古代论的一个重要传统,这一传统贯穿古代论史及学史之始终。政教功用现对于古代学创作、反对形式主义学思潮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为古代学实用价值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