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剪刀、石头、布来决定游戏的公平性,恐怕很少没人用过吧!真没想到,这一最熟悉的方式竟然进入了人教版新教材!更没想到,这一最熟悉的方式竟然成为课堂中的陌生人!  相似文献   

2.
浪人 《阳光搜索》2005,(6):36-38
巴塞罗那有一条流浪者大街,它的内容没有别的,就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流浪者在这里卖艺卖物。流浪者大街的东端直通地中海,海边是一个广场,便是大街的尽头。不,应该说是起点,因为广场的中央矗立着一柱高塔,站在塔顶的是大街上全体流浪者的领头统帅哥伦布。  相似文献   

3.
ZnnR 《中小学电教》2003,(11):66-67
心灰意冷,莹独自走在街上,穿梭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在这充满烦嚣的城市。慢慢的,慢慢的……已干枯了的树叶挂在枝头,摇摇欲坠——它们,比莹想像的坚强。风,吹着,呼呼作响,扬起的沙砾划过莹的脸,模糊了她的双眼,她感到迷茫、无助,她不知如何是好,她不知如何向她的父母交代。拿着手中的成绩通知单,在瑟瑟的寒风中颤抖。  相似文献   

4.
最新一期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刊登文章说,“剪刀先胜”策略具有心理学依据。文章说,众所周知,“石头剪刀布”这一游戏的规则是:石头磕剪刀,剪刀裁布。布包石头,而科学家研究发现,玩游戏时人们最常出的第一招是“石头”,因此,稍微精明一些的玩家第一招通常会出“布”,而假如你出“剪刀”,就可出其不意地获胜.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的作文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拼命批改作文,学生看完评语就完事的现象。这样,学生在作文的学习中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作文写完后,就没有自己的事了。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下面本文就以《一个熟悉的人》教学为例,希望为教学工作者提供些许经验。  相似文献   

6.
《相貌各异的我们》一课希望学生通过探究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建立同一种生物不同的个体也是多种多样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刘慧铭 《考试周刊》2012,(29):170-170
从熟悉到热爱,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许多例子都告诉我们这一真理:2002年12月3日,摩纳哥、蒙特卡洛世博会陈述现场,"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丫……"张艺谋拍摄的申博宣传片,5分钟里获得5次掌声,说明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中《茉莉花》的旋律,在西方人中传唱不衰,深入人心;2008年5月18日,央视抗震救灾募捐晚会现场,《爱的奉献》  相似文献   

8.
《狂人日记》作为一十小说车.虽呈现为一种心理小说形态.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故事。相反.《狂人日记》中涉及的故事恰恰不止一个.它实际上讲进了众多真实的和虚幻的吃人故事。《狂人日记》就是由这些故事汇编而成的“吃人”话语,而且.不断地重复这一“吃人”话语成了狂人患迫害狂的主要病态心理特  相似文献   

9.
研读发表在《科学课》杂志2007年第12期上的马兆家老师撰写的《“磨课”记》一文,有几点思考与各位科学课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0.
黄平 《小学语文》2010,(9):39-40
每当我们上了一堂好课时,心里很舒畅,有一种由衷的幸福感。好课的境界是什么?好课是怎样炼成的?我执教的《珍珠鸟》从校赛到区赛到市赛到省赛,层层选拔,历时两个多月。亲历了与“珍珠鸟”从孵化、破壳到成熟、放飞的过程,我想说:好课的炼成需要付出艰辛与努力,也离不开专家的引领、集体的智慧。  相似文献   

11.
李允 《中国教师》2009,(15):37-39
<正>"同课异构"是指相同的课由不同的教师进行不同的设计和实施。"同课异构"作为当下流行的一种教研方式,并非如某些教师所认为的只是"标新立异",而是有着科学的理论依据和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拟就"同课异构"的理据做较为详细的分析,希冀对"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顺利、有效实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王莹 《小学语文》2009,(9):43-44
我有幸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的观摩活动,回望来路,历经酸甜,一路坎坷。《酸的和甜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组中的第四篇课文。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本课是一篇非常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是以连环画的形式编排的,是  相似文献   

13.
冯永 《小学语文》2009,(4):51-52
《草船借箭》一课让我足足等了十年,终于拿到了参加全国小语会赛课的人场券,假期中翻看一尺多高的教学设计稿件,看着每一次红笔圈画的改动,回想起备这节课时研磨文本的经历,心中感慨万千,现从这节课的三次大的改动来简单谈一谈磨课的经历与感悟。  相似文献   

14.
2012年4月,陕西省举行“长安之春”课改新秀课堂教学展示暨教学管理专家报告会,我受邀教学三年级下册《可贵的沉默》一课。这篇课文贴近生活,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轻松。两三天的工夫,我有了初步的教学设想而且比较满意。借班试讲,整堂课都比较顺利,完全在我的掌控之中。  相似文献   

15.
《最蓝的眼睛》中的“恋物”悲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作品主人公黑人女性波莉及其女儿佩克拉在白人强势文化的压力下丧失自我,用“恋物”的方式填补心理缺失,双双沦为白人文化意识形态的牺牲品。她们的“恋物”悲情是殖民主义对民族进行叙述建构的结果。作品以此强调保持民族文化尊严对第三世界国家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吴玄的长篇小说《陌生人》(《收获》2008年第2期)塑造了一个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都少见的“陌生人”的另类形象。虽然这个形象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加缪的《局外人》,但其自身具有着充足的本土性和当下性以及在存在意义上的延展性。在我主持的“北京大学当代最新小说点评”论坛上,对于该作品的讨论成为热点。当下小说大多数是探讨生存的,像这样探讨存在的小说殊为难得,值得关注。(邵燕君,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当代最新小说点评”主持人)  相似文献   

17.
暑假的一天,我去书店买书,无意间看见了《教育最伟大的奇迹》一书。出于职业的敏感,我便从书架上拿起这本书看了起来。书的封面上写着这样一段话:教育为什么会有奇迹产生?因为教育有最伟大的智慧。教育需要智慧,教育更需要最伟大的智慧,最伟大的智慧创造出最伟大的教育奇迹。  相似文献   

18.
“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是一节“实践与综合应用”课,是《标准》所规定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要求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运用已学的知识,获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方法以及成功的体验。在执教该课时,我经历了磨课的伞过程,感慨颇多。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执教能力,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瑞安市教研室于2011年4月举办瑞安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我有幸参加此次活动,并获得了一等奖。我执教的内容是“三角形的认识”。磨课的过程就如同是蛹化蝶的蜕变,一次次推翻教学设计,一次次试教,在不断地否定、肯定中,我的心也在犹豫、坚定、苦闷、欢娱中...  相似文献   

20.
鄂教版《科学》教材以“儿童的生活经验圈”为主线的编排方式,巧妙地实现了“科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的紧密结合,创造性落实了课标精神,形成了独有的风格和特色,开拓了小学科学教材的新视野,成为一套颇具特色的科学教材。如何充分发挥这套教材的价值,让它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下面结合教学的实例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