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建荣 《辅导员》2011,(24):38-38
所谓“润物细无声”.是指师生的双边活动认识同步,情感默契思想轻松自然,心灵沟通.引发共鸣.在这种没有压力的自然情景中.学生的道德认识深刻.情感体会真实,言行举止贴切,达到了“无声”教育艺术的目的。为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六方面实现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2.
李兰英 《科学课》2008,(6):20-22
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情感动力影响下进行的。要在科学教育中渗透德育,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我们要紧紧抓住"情感"这条主线,寓情于境,渗透自然,做到"教者有心,学者有趣。"一、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德  相似文献   

3.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其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教学是进行德育的途径,尤其是语文教学更有自身的优势:一是在相同的时间内,语文授课时数多;二是同一节课中,语文课内容丰富,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在语文教学中适时渗透德育,不仅能做到"随风潜入夜"式的潜移默化,还能收到"润物细无声"般的良效。如何充分发挥语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作者根据所编教材课文的思想内容,积极贯彻德育教育思想,对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思想教育,寓情感于教学之中,力求做到"润物细无声"。作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语文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事实证明作文是学生心灵的写照,是认识事物的再现,是感知的流露。文品如人品,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加强美德的引导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此,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要利用音乐教育,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丰富和拓展音乐的教育使命,使学生受到音乐形象的感染和熏陶,使学生在情操、品格、心灵上受到有益的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地.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列为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其重要性也日益明显。因此,作为历史教师,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应该注重情感教育的渗透,使情感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美育有独特的教育形式 ,美育与德育有相通性与互动性。美育对德育具有渗透性和辅助性 ,将美育引入学校德育教育 ,有利于化解德育的内在矛盾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一、美育具有独特的教育形式现代教育中的德育 ,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确立为社会主义社会以及人民大众服务的思想。智育的目的是传授科学知识 ,让受教育者认识和掌握自然与社会发展规律 ,训练生存的技术和本领。体育的功用是为了强身健体 ,使受教育者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作为情感教育的美育 ,却具有与德、智、体三者明显有别的独特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进行情感教育,要演示情境,激发情感;声情并茂,拨动情弦;感受情境,抒发情怀。  相似文献   

9.
由于对素质教育认识的偏差和长期应试教育所遗留的弊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道德情感教育经常缺失,不利于学生们的成长和长才的需要,应使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道德情感教育融入课堂教学,这样既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为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姜锐 《考试》2009,(11)
强化德育功能在化学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化学发展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教学时,应确定好知识传授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潜移默化地自然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如,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  相似文献   

11.
音乐作为最高人类情感的艺术,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方面自然起着别的艺术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能美化人的灵魂,还能激发人对美好光明不懈追求的热情.音乐教育可以为德育培育良好的情感基础.音乐在实现其思想教育的作用时,并不是靠强制的方式,它依靠的是优美动听的音乐本身,潜移默化地产生作用.因此,作为音乐教师,要利用音乐教育,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丰富和拓展音乐的教育使命,使学生受到音乐形象的感染和熏陶,使学生在情操、品格、心灵上受到有益的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地.  相似文献   

12.
化学教学德育内容十分丰富,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特点,把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渗透在课堂教育与实验操作中,思想教育才不会变成空洞的说教,才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渗透效果。  相似文献   

13.
思想道德教育,是未成年人教育中最基础也是最永恒的话题。小学阶段作为塑造学生品性和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的重要时期,不仅要将德育思想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也应该注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渗透,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德育教学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也可以渗透德育。在渗透过程中,一定要抓住有机的联系,适时、适度地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具体如何进行呢?下面我就结合教学中的几个案例谈谈认识。比如在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本节课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小小商店"活动,目的是培养一年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通过购  相似文献   

15.
用情感打动人是语文教学的突出特征,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应该只是为学生传授知识,更应该更深一层地借语言文学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将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溶化在学生的血液里。  相似文献   

16.
中职生学业上的荒废往往是因为内心情感的荒芜,没有责任感,对一切都无所谓的态度使他们失去了奋斗的动力。德育教师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善于与学生沟通,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履行德育教化的职责,做到润物细无声。  相似文献   

17.
德育是教育的根本,语文课程的特点决定语文课堂是德育的主要渠道之一,课堂中注重创造气氛,关注情感体验,浅入深出的去渗透德育,会使语文课堂的德育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绿色德育"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生态环境教育,而是融合了"绿色"这个名词所象征的自然、和谐、人文、民主等思想的一种德育观,"绿色德育"重体现、重情感、重行为训练.在几年的实践中,我积极探索多层次的绿色德育模式,努力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育人环境氛围,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格局,为学生的后续发展积蓄力量.  相似文献   

19.
熏陶法作为品德教育的基本形态是指受教育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氛围式事件中受到无意识的感染,启示、教育,从而潜移默化地向教育目标转化的一种教育方法,熏陶法把教育目标融入环境,符合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在德育中常常能收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功效,按形式和内容划分,熏陶法一般分为环境熏陶法、情感熏陶法、行为熏陶法。这三种方法虽然各自侧重点不同,但统一起来正好符合青少年品德的形成过程,因为青少年品德教育的过程实际就是社会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内化为青少年个体道德品质并体现出稳定倾向性的过程,熏陶法的运用使这个内化过程变得自然和谐,使个体品质倾向性变得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20.
邵晓月 《贵州教育》2014,(10):17-18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是班主任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手段之一。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应该像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班主任要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从中得出积极的、肯定的反应,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在此,我想和大家谈一下在班主任工作中开展情感教育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