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中考试题分析 1.函数这一部分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确定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求具体的函数值,结合图象分析函数关系、预测变量的变化规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确定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利用一次函数图象求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估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大致范围,利用三种函数探索并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
二次函数知识是每年中考的重点知识,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及其应用,要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取适当的方法表示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基本思路:(1)理解问题;(2)分析问题中的变量和常量;(3)用函数表达式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4)利用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进行求解;(5)检验结果的合理性,对问题加以拓展等。  相似文献   

3.
二次函数     
《中学数学月刊》2011,(12):1-11
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相联系的纽带.二次函数与已经学习过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样,都是描述现实世界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通过对二次函数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函数的概念、领会函数的思想.本章主要内容是二次函数的定义、图像及其性质,用函数的观点重新审视一元二次方程,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能根据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来确定二次函数的关系式,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要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能从图形上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会确定二次函数图像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能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能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相似文献   

4.
函数是刻画变量与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模型,是"数与代数"领域中最重要的数学概念之一,是代数的"纽带",因而成为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有: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认识、对函数的有关认识、一次函数(含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及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利用函数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函数  相似文献   

5.
<正>一、教材分析二次函数是高中数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可以说,函数问题几乎离不开二次函数,如函数性质、函数与方程、函数与不等式、函数与导数问题等,都与二次函数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深入研究二次函数,体会二次函数的研究思路方法,对于学习函数知识,解决与函数相关的问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是研究函数性质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研究函数性质的全部思路和方法,即借助函数图  相似文献   

6.
二次函数,它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可利用它进一步深入理解函数概念,研究与二次函数关联函数的单调性、最值与图象,明晰二次不等式、二次方程及二次函数的关系;可利用它来研究函数的性质,建立起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联系;可以编拟出层出不穷、灵活多变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1函数思想函数思想是指用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一般地,利用函数思想解决数学问题时,经常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图象变换等,要求我们熟练掌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的具体特性.2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基本性质主要有单调性、周期性、奇偶性等.本文主要谈谈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  相似文献   

8.
2008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着重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等相结合的综合题以及用二次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它要求同学们了解二次函数的意义,会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能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和解析表达式理解其性质: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能用二次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包括简单的最值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础练习     
《数学教学通讯》2010,(10):28-29,57
准确地对生活中的事件作出判断,正确地运用概率的意义、列举法(列表法、树形图)计算概率,用频率、面积比估计概率。 准确把握二次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解析式,图象及性质(开口、对称轴、顶点坐标及增减性).  相似文献   

10.
在各类检测题中,二次函数的图象、图象的特征、函数关系式、函数的性质、运用二次函数及其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都是重点考试内容。下面通过具体问题来解析《二次函数》的常见考点。  相似文献   

11.
历次中考“二次函数”都是唱“主角”,但教学大纲对这部分知识的要求又相对较低(仅要求学生理解二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有关概念,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会用配方法确定其图象的顶点坐标,对称轴方程;会用待定系数法由己知图象上的三点坐标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如何解决这对矛盾呢?如何更有效地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呢?以下提出我的几点体会,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1 利用函数图象培养观察能力 利用函数的图象研究函数性质,是学习函数时应掌握的一种重要方法,它直接影响到对函数概念、性质的理解和掌握,在二次函  相似文献   

12.
一、中考试题分析1.函数这一部分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确定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求具体的函数值,结合图象分析函数关系、预测变量的变化规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确定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利用一次函数图象求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估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大致范围,利用三种函数探索并解决实际问题. 2.函数内容是中考中的重中之重,在中考卷中所占分值比例最高,平均约19%.其中既有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题目,又有考查各种能力的题目. 3.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考查基础知识,在“数”与“形”的转换中考查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比如陕西省第8题、青岛市第11题等.  相似文献   

13.
<正>函数是刻画变量与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初中阶段主要学习一次函数(含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及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利用函数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二次函数在这几种函数中起着"纽带"作用,利用它可以把其它几种函数联系在一起.各地的中考数学试卷中都有考查二次函数的题目,其考查形式有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这些考题涉及到二次函数的所有知识点,下面结合2016年典型中考题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4.
事件与概率     
由于随机事件的概率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因而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考查形式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试题立足于教材,关注概念的应用,重在考查考生根据生活、生产等实际问题的情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善于从普通语言中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并将普通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提高应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题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正确理解概率的意义;掌握概率在实际中的应用;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15.
祖津 《考试》1999,(Z2)
函数是高中数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章,也是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因此它在历年高考数学试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关函数试题的分值列13章之冠.这一章主要内容有三大块:函数概念,函数性质,几类常见函数的定义、图象与性质及应用,本文先谈第一部分——函数概念中的几个问题:一、用映射的观点正确理解函数概念在高中数学中,是用映射的观点定义函数的,其要点有:是实变量实值函数(定义域与值域是非空实数集);对应关系是“全射”与“单值”的(对于定义域中的每一个值都有唯一的函数值与之对应).对于概念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表层的记忆上,而应该有深层次的把握.  相似文献   

16.
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是近年来中考试题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1)理解问题;(2)分析问题中的变量和常量;(3)用函数表达式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4)利用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求最大值;(5)检验结果的合理性。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解决概率问题经常用到各种基本数学思想,掌握有关的数学思想有利于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介绍数学思想在概率中的应用,供大家参考.一、集合思想在解决概率的有关问题时,常常利用集合的概念及有关性质.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作用函数是数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与通用语言之一,本节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过函数的有关概念、函数通性及一、二次函数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对有着广泛应用的指数函数的学习,可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函数知识与研究函数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有关经济决策方面的应用题不断涌现.这类问题常需要利用函数性质确定最佳方案.下面是利用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决策的例子,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能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掌握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图象特征及图象位置与函数解析式系数的关系体现了方程、函数、不等式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