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文写作,和文学创作一样,忌落俗套.那种千篇一律、照抄照转的东西,是八股余孽,没有人愿意看.有这样一则故事: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上写了一首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相似文献   

2.
"白云"、"黄鹤"之争——崔颢"昔人已乘□□去"的历史真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已成为人们传诵千古的名句。然而敦煌本唐诗首句作"昔人已乘白云去"。敦煌研究专家项楚、黄永武先生认为现今许多唐代最早版本均作"白云",因此应据敦煌本予以改正。但从李白仿效崔诗写成的《鹦鹉洲》、《登金陵凤凰台》的结构的传承分析来看,崔诗原貌应以乘"黄鹤"为正,乘"白云"之说乃为后世妄改。  相似文献   

3.
据元朝辛文房的《唐才子传》记载,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不料同代诗人崔颢已先他将《黄鹤楼》一诗置诸于此:“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  相似文献   

4.
(1)陆放翁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倘把“诗”字换成“文学”二字亦无不可,这实在要算放翁最精辟的文学见解了。“诗外”是什么?是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只有生活,才是文学创作的真正源泉。因此,一切欲在创作上获得丰收的人,首先要做一名生活积累的富翁。(2)盛唐诗人崔颢是以《黄鹤楼》一诗名世的,那“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空灵,那“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气势以及“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凝重,简直让人叹为观止了。但崔颢的诗风并非一开始就如此雄浑空阔的。他早年受生活阅…  相似文献   

5.
水漫墙头     
今有论坛灌水,古有墙壁题诗。回想起来,宋唐年间流行题壁诗,跟当今论坛灌水真是差不多。好比那年李白李老师误入黄鹤楼BBS,见到一堵好墙忍不住手痒要灌水,定睛一看,上头崔老师已经先发一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老李沉吟半晌,苦于“眼前有景”,但已被别人道尽,  相似文献   

6.
1998年5月底,我参加在蒲圻举行的《新闻与写作》笔会,并途经武汉小留。登黄鹤楼,观赤壁,游陆水湖,感而有赋。 登黄鹤楼 俯仰天地宽 且待黄鹤来同欢 大江唱恋歌 赤壁唱今 一战古今颂 千载胜迹立大功 驾赤壁东风(注) 注:蒲圻市即将改名为赤壁市。湖北省省长蒋祝平题词说:“巧借赤壁东风,发展旅游事业。”  相似文献   

7.
《湖北档案》2003,(1):48-48
武汉的黄鹤楼,历来闻名四海,被誉为天下绝景,其故址在武昌蛇山黄鹤(鹄)矶头,楼因山而得名.相传于三国时期,原为夏口城上的军事岗楼,城为战守,楼为眺望.  相似文献   

8.
《湖北档案》2003,(2):48-49
武汉的黄鹤楼,历来闻名四海,被誉为天下绝景,其故址在武昌蛇山黄鹤(鹄)矶头,楼因山而得名.相传于三国时期,原为夏口城上的军事岗楼,城为战守,楼为眺望.   ……  相似文献   

9.
武汉的黄鹤楼,历来闻名四海,被誉为天下绝景,其故址在武昌蛇山黄鹤(鹄)矶头,楼因山而得名。相传于三国时期,原为夏口城上的军事岗楼,城为战守,楼为眺望。 唐代黄鹤楼演变为观赏楼,是“逶迤退公”、“登车送远”的官吏和文人骚客们“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地方。当时黄鹤楼“耸扬巍峨,高标笼(山从),上依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舒,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是一座气势雄伟的著名建筑。  相似文献   

10.
荆楚风云,疫情肆虐,骚扰华夏新春。鹦鹉洲畔游人罕迹,黄鹤楼下风声鹤唳,一波病毒正偷袭神州大地。这些天,我们心中冲荡着同一种情感,怀有同一样的惦念。虽然不知道这次疫情最终会有多少人感染,但我们看到,一批批救援队伍,争分夺秒地建起了一座座医院;一批批医疗队伍,十万火急地抢救每一位虚弱或垂危的病人;一批批救援物资,正运往武汉……从疫情发生到现在,正在经历巨大灾难的武汉人并不孤单,此时此刻,我们都是武汉人。  相似文献   

11.
《新闻导刊》2005,(3):31-31
财政报道要注重人性味,关注前瞻性。财政报道少不了经济味.但是过于严肃和理性,就会陷入冷漠,不是“概念 数字 例子”.就是“过程 措施 效益”,读肯定不喜欢。事实上财政的政策执行、资金分配都是通过活生生的人干出来的。因此,我们的财政报道不能只见事见钱不见人.而是要通过人情味的表达,笔下有人.把人的活动与财政工作的过程结合起来写,写政策、写事情、写资金分配,都要有人格化的表现.力求做到既见政策又见人,或既见事情又见人。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应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之邀,为我国的广大青少年写一本有关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书。在撰写此书的过程中,华罗庚教授那清癯、睿智、善良的面容时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多年前采访这位一代数学宗师时的许多往事,历历如在目前。如今,昔人已乘黄鹤去,而他的音容笑貌、他的辉煌业绩却长留人间,在悠悠岁月中熠熠闪光。初识华罗庚我有幸和这位杰出的数学家相识、相交,是在十年动乱中。当时,中国科学院的各个研究所都被迫停止了科研,而闹所谓的“革命”。我作为一个采访科技部门的记者,见这情形,心情十分沮丧。突然有一天,我在科学院采访一次…  相似文献   

13.
经济报道难写,研究经济报道的论文也难写。此文却不同一般,文章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讲了写好写活经济报道的4条经验:①扑下身子找“故事”;②既见经济又见人;③“无新闻”处挖新闻;④引人入胜方出手。没有较为丰富的采写经验,没有对新闻实践的思考和概括,是难以写出这样读来津津有味的论文的。我们向作者表示感谢。《经济报道纵横谈》专栏尤其欢迎像这样来自一线、内容生动鲜活的稿件。  相似文献   

14.
近日,某单位开宣传干事工作会。一个上任不久的干事写的本单位事迹见了报,人们向他表示祝贺,还有人建议,让他拿给单位人看看,说是准能得到好的反响。哪料到这位干事打着手势连忙阻止说:“稿件水分太多,是为应付任务写的,千万别让单位人看,看了,还不炸了窝!”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不真实的新闻,即使写得天花乱坠“丰富多彩”,一  相似文献   

15.
经济报道的一个通病是可读性差,可读性差的一个原因是“目中无人”。所谓“目中无人”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说我们办报的人没有弄明白经济报道应该写给谁看,另一层是说经济报道很少写到具体的人,“见物不见人”、“见数不见人”,甚至“只见精神不见人”。先说第一层:经济报道写给谁看。  相似文献   

16.
“丑媳妇怕见公婆”。这是初学写作时的一个通病。我在刚学写作时也有过这个毛病。那时,我在写稿之前就产生了这样的恐惧:稿子写出来得不到发表,给人知道了多丢脸。所以总是背着人偷偷地写,偷偷地寄出去。可有一次,我把刚写好的稿子放下就训练去了,当我回来时却是“满城风雨”了。原来风把稿子吹开,稿件吹  相似文献   

17.
宋朝钱惟演在洛阳修了一座宅邸。建成时,钱请来谢希深、尹师鲁、欧阳修三人,让他们各写一文,以记其盛。三天内,三人都把文章写成了,谢写了五百字,欧阳修写了五百余字,尹只写了三百八十余字,可数尹这一篇文字简练,内容丰富,受到大家的称赞。欧阳修见自己写得不如人,很不甘心,于是带着酒去向师鲁  相似文献   

18.
成就报道是党报新闻宣传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总结以往的经验,我们认为,为成就报道找个叙事人是处理好成就报道写事与写人的关系,改进写事的方法,让成就报道见事也见人的一个好办法;是克服成就报道老一套、炒冷饭、一般化的弊端,丰富报道内容,创新报道形式,增强报道效果的有效途径。以人叙事事中见人我们知道,改革和建设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人民群众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进行创造性劳动的结果。因此,成就报道不仅要写事物的变化,而且要善于透过事物的变化来展示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的变化。从见事到见人,不是报道侧重点的一个简  相似文献   

19.
在一些稿件中,时常看到听到这样字句:表扬张三做好事就写:“说起张三.全村人都伸大姆指”;介绍李四常照料五保老人,就写老人“见人就说”,“逢人便夸”;……试想,即使张三做的事情很突出,群众很赞成,也不可能“全村人都伸大姆指”夸他;李四照料老人,再勤快,五保老人也不会“见人就说”、“连人便夸”.这些词句大绝对、太夸张了. 新闻本身是以实事求是为原则的,使用夸张之言,似乎更生动了,其实只会引起读  相似文献   

20.
张居正与『一条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烈辉 《湖北档案》2000,(10):43-44
张居正(1525-1582),湖北江陵人.他小时候就非常聪敏,15岁时写的文章十分精采,巡抚顾磷一见惊叹道:这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