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英国早期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遇到了困难;同时在与中国发生的贸易关系中处于不利地位,承受着巨额贸易逆差。随后在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活动下促使英属印度对华贸易的加大,利用原棉和鸦片吸收了中国大量的资金,形成了英、印、中三角贸易,彻底解决了英国在印度和中国进行经济入侵的主要难题。  相似文献   

2.
在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在广州实行一口贸易管理体制后,受到了西方“自由贸易”势力的冲击。在对华贸易中通过鸦片走私逐渐发展壮大的英国散商为了打破垄断、争取自由贸易,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逃避和抵制广州贸易体制的管制和约束,实施了对广州贸易体制最猛烈的冲击和破坏。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内容时,我们一定会提及“英属东印度公司”,那么,“东印度公司”是什么性质的机构呢?“东印度公司”又是如何兴亡的呢?  相似文献   

4.
在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茶叶贸易史上,港脚贸易扮演着特殊而重要的角色,它们之间既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发展的一面,又存在相互排斥、彼此竞争的关系.在历史推进的过程中,英国对华贸易的两大商业势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相互排斥的一面逐渐占据了上风.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制订法令禁止走私茶叶、丝斤绸缎、军器火药等商品。清代走私律令的制订并非从贸易需要的角度出发,而是统治者在朝贡思维和“严防其出”思想指导下的海禁法令。虽然这些法令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护正当贸易、阻止西方国家在中国的殖民活动、保持国家主权完整的作用,但它无视世界潮流的发展,不能及时调整,五口通商后逐渐丧失效力。  相似文献   

6.
《历史学习》2001年第2期发表了山东宁津二中周玉凤老师的章《一道选择题之我见》,对笔命制的“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中国出超主要原因分析”题答案提出质疑,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应该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西方商品的抵制作用”,应该是“清政府在对外关系中实行的限制与防范政策”。首先感谢周老师勤于思索,并提出了自己的独立见解。另外,笔就周老师中出现的一些观点也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见”,不当之处亦请指正。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前,东南亚华侨社会得到很大的发展是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海外贸易同东南亚华侨社会的发展基本上存在互动关系,华侨华人人数的增多有助于中国海外贸易;贸易发展快慢又影响到东南亚华侨的生活,当时来往的商船是华侨主要的交通工具,华侨主要来源于参与贸易的海商,其主要谋生手段就是服务于中国海外贸易等。  相似文献   

8.
明朝中期至鸦片战争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贸易的发展活跃了城乡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贸易顺差大量的白银内流使中国银本位制的确立成为可能;以贸易为媒,海外新物种的引进,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贸易的发展也间接促使了造船业和航海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广州十三行经清政府特许负责与外国通商并处理相关外交事宜。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认为,十三行贸易体制是自由贸易的枷锁,他们多次试图施压清政府改变这种体制,均未达目的。后来,他们通过向中国输入鸦片获取暴利来解决贸易入超问题。清政府不得不严禁鸦片输入,英帝国主义便发动了肮脏的鸦片战争。  相似文献   

10.
胡燕辉 《文教资料》2009,(35):92-93
潮汕地区自古就是一个走私贸易的盛行地,而鸦片则是导致近代中国成为半殖民地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通过对鸦片战争前后潮汕地区的鸦片走私贸易的描写与分析.使读者深刻认识到鸦片对于潮汕地区造成的危害。从而了解殖民者对中国的毒害。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前期,英国三次遣使来华要求通商,均遭到清政府的拒绝,英国逐渐走上了对华侵略的道路。“炮舰政策”的出笼,它既是资本主义内在的扩张欲望膨胀的结果,又与中英地缘政治关系的升起、鸦片丰厚利润的诱引和澳门模式的借鉴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17世纪,中国和荷兰都出现了追求利润的海商集团,但是郑氏集团和荷兰东印度公司商业组织的产生形式、组织形式、决策模式均不尽相同。荷兰东印度公司是大规模经营、以国家政权为后盾运作的股份制垄断公司。而郑氏集团区别于中国传统的组织松散的、基于血缘、地缘结合的海商联盟,建立起一个复杂的商业—军事复合体,即依靠血缘、地缘为主、指令性结构的军事组织,集中管理的海陆五商和具备海关功能的海商管理部门。中西出现差异的原因在于形成垄断的方式与国家的关系不同,中国的海商集团立足于某一区域内的垄断和强大,而西方的海商集团则不计成本的全球扩张。  相似文献   

13.
旅蒙商兴起于清朝初期,是清朝统治者为征伐蒙古各部需要而建立起的一支随军服务贸易商队,因从事随军赴蒙贸易而得名为"旅蒙商"。旅蒙商在蒙古地区迅速崛起并发展壮大,不仅因其善于经商,还得益于一些客观条件的促进。在鸦片战争前,部票限制着进入蒙地的商队数量,使其减少了竞争对手;蒙古市场对茶叶的大量需求使他们赚取着丰厚的利润;《恰克图条约》拓展了他们的国际市场;海禁政策又使陆路贸易更加繁荣。这些客观条件的推动,使得旅蒙商在蒙古的贸易更加顺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垄断着整个蒙古市场。  相似文献   

14.
从18世纪末起,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于扩展本国的商业利益,不断向中国提出公使驻京的要求。在和平交涉失败后,继而在第二次鸦片战中以军事侵略恫吓和利诱的"双重策略"迫使清廷屈服。公使驻京要求不是清廷自愿接受的,是双方在战争中经过多轮"博弈"之后才实现的。清廷在对待此要求时,思想上墨守陈规,不能正确取舍传统思想文化,以致不断误国;战争中清廷国力积弱,落后挨打,被迫签订屈辱的城下之盟,可谓弱国无外交,值得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5.
从雍正颁布第一条禁毒法令到道光时期《严禁鸦片烟章程》的出,有政府反毒禁立法日趋完善,虽然未能有地抵制鸦片输,但对当时的禁烟运动提供了法律依据,为其反毒品立法提供了经济和教训。  相似文献   

16.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西方传教士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这一阶段新教传教士所取得的成就,无论是从传教本身,还是从更广的传播西学的角度来看,都无法与此后的新教传教士相比,但是,"评价新教早期成就的真正标准,不在于它收到了多少信徒,而在于它为后来的工作奠定的基础。最重要的基础是准备了初步的、但却是大批的中文基督教书籍"。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 ,全球经济走入低谷 ,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且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鲜明特征。新世纪贸易保护主义是新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和形态 ,是世贸组织规则框架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对此 ,我们要加强研究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以维护我国出口商品的正当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