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朱德幼 《学子》2013,(11):88
现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目标缺失、目标越位、目标错位普遍存在,这是造成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重要原因。所谓目标缺失是指教学目标模糊甚至是没有教学目标。有不少教师进课堂是漫无目的的,有的虽有目标,但都是教案书上抄下来的,大而空。所谓目标越位是指"肥了他人园,荒了自家田",目标的语文味没有得到凸显。如,有位教师在"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一课的目标是这样的:1.学习文中的生字新词;2.感情朗读,了解课文内容;3.让学生明白同学之间要团结协作,既要  相似文献   

2.
政府应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提出"素质教育"这一概念至今,素质教育喊了多少年,为什么一直没有得到落实,相反,应试教育却愈演愈烈?我认为,各级政府对此应该承担主要责任.政府主导作用的越位、错位与缺位是素质教育推进困难的主要症结.在管理教育的过程中,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政府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越位、错位、缺位问题.  相似文献   

3.
朱德幼 《学子》2013,(9):88-88
现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目标缺失、目标越位、目标错位普遍存在,这是造成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重要原因。所谓目标缺失是指教学目标模糊甚至是没有教学目标。有不少教师进课堂是漫无目的的,有的虽有目标,但都是教案书上抄下来的,大而空。所谓目标越位是指"肥了他人园,荒了自家田",目标的语文味没有得到凸显。如,有位教师在"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一课的目标是这样的:1.学习文中的生字新词;2.感情朗读,了解课文内容;3.让学生明白同学之间要团结协作,既要  相似文献   

4.
由于存在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绝对化、政绩评价主体错位、评价标准简单化等原因,不仅使地方政府形成了"政绩取向"的工作目标和取向,而且还造成了政府信誉受损、政府功能和职责越位和缺位、公众负担加重等问题.因此,我们应该科学定位政府职责、改变干部选拔任命标准、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制,坚决走出"政绩取向"工作目标的施政误区,切实提高地方政府的施政效能.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统率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然而现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目标缺失、目标越位、目标错位却普遍存在,这是造成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重要原因。那么语文教师怎样确定课堂教学的目标呢?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促进人的整体发展。而当今的语文教学都侧重于理解,即琐碎地分析文章,造成目的的错位,要求的越位,语言学习的不到位。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喊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一直没有得到落实? 相反,为什么应试教育愈演愈烈? 我认为,各级政府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在管理教育的过程中,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政府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越位、错位、缺位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政府职能转变的现实困境,直接表现为管理过程中的"越位"和"缺位"现象.造成越位或缺位的本质原因,来自社会和高校本身.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为了协调社会需求和高校发展,在某一时期的教育行政管理决策或实施的管理措施,总有可能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越位或缺位.  相似文献   

9.
公共性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属性,它要求国家主动干预,维护公共利益;要求国家财政支持,改善整个社会的教育条件;要求以社会为本位,维护每一个人的平等受教育权。由于传统法律部门难以回应教育公共性凸显所反映的社会要求,教育法应运而生,成为维护教育公共性的一个理性选择。2002年之前的教育立法,整体看是为了实现改革目的、实现"以法治教"而制定的法,缺乏与教育内在价值的呼应,不能发挥社会所期待的、应有的功能,在前期教育改革中出现了一些新矛盾、新问题,导致了教育的公共性危机。当下,教育立法必须回归教育的公共性,以教育的公共性为教育立法的核心价值基准,教育法各要素的规范也须考虑公共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政府的治理模式正逐步转型。皮科克的"铁三角"理论构造了地方政府、微观主体及上级政府的效用函数。在地方政府与微观主体的博弈过程中,纳什均衡的缺失影响了行政效率与公平。解决地方政府越位与缺位并存问题并强化"激励相容约束",是改进行政行为、实现纳什均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在生命一次性即人生必死的背景下,产生"人生无价值感"的原因复杂多样,最基本的是两种:一是由于错误的认知,即只是关注现实的人跟动物一样终会死亡的命运,而无视现实的人具有一般动物无法比拟的自我意识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看不到人所具有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二是源于自我和社会评价产生"人生无成就感"的负面心灵体验。人生无价值感是一种处于人生十字路口、十分危险的错误认知和心理体验,极易使人消极、颓废甚至走向自我毁灭。提升个体主体意识及其素质是消解人生无价值感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知行合一”对培养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知行合一”对培育时代新人的作用,在于敦促时代新人务求“真知”,强化“强国一代”的实践追求,提倡“须在事上磨炼”。时代新人坚守“知行合一”的实现路径,在于形成“知行合一”的践行方式、培育系统、评价机制,以及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3.
教学活动理论的考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钟启泉 《教育研究》2005,26(5):36-42,49
教学是师生之间沟通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中学科教学的主要作用就在于以这种活动作为源泉,引发学生的文化性发展。学生的活动得以形成的基本理论——“活动理论”,采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活动与意识动态联系的观点,综合了理解人类行为的多种学术领域,发展出超越“个体”与“环境”的二元论的“活动”概念。建构性教学的“活动理论”是实践“学习者共同体”的理论框架,可以为我国新型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制度的确立,归根结底为学校的合作文化的重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对话理论是巴赫金学术思想中的核心,巴赫金认为人类所有的行为都具有对话性。“他者”是巴赫金对话理论中的一个关键词汇,“他者”与“自我”相对,“他者”与“自我”的对话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存在,他们两者在对话关系中是平等的。因此,翻译批评标准应兼顾自我和他者两个不同的角度,发扬巴赫金对话理论中平等与和谐的人文精神,在翻译批评标准中树立牢固的“他者”意识。  相似文献   

15.
思维方式的科学与否,决定着认识的对与错,决定着实践的成与败。当前存在的几种错误的思维方式,影响着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实现“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教学"的语言分析——兼述教学论和课程论之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文“教学”术语的语义,从古至今有过曲折的转变。古代教学的语义明显的指二字的组合,因此是指教及学两个动作或两件事,目前我们却把教学的语义限定在教而已。因此教学语义根本的问题,是中文教学有两种完全不同但又重叠的语义:1.指一特定语词,而且我们用来只对应到英文的teaching,即教学就只是教的意思。2.指一特定语词或二字连用,此时教学就是教与学的意思。今日我们经常在这两种语义间徘徊,这也造成人们下笔行文及思考时,出现明显的不精确现象。教学语义的古今转变,反映出它的语义和语用与历史事件的密切关联,同时也说明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教育见解之变化。教育理论方面,我们也发现中国大陆随着教学语义的转变,出现了教学论和课程论之争议,若不能清楚界定教学与课程的语义与概念,教学论和课程论之争议仍会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 ,人们对“旧读”和“古音”的认识和理解比较模糊 ,并导致了用汉语拼音拼注“旧读”的错误做法和“古音可读”的错误观点 ,因而有必要从“旧读”的来源、字 (辞 )书对“旧读”的处理以及古音的拟音的实质等方面来分析“旧读”和“古音” ,并从语音规范的角度探索出对待“旧读”和“古音”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人们对“旧读”和“古音”的认识和理解比较模糊,并导致了用汉语拼音拼注“旧读”的错误做法和“古音可读”的错误观点,因而有.必要从“旧读”的来源、字(辞)书对“旧读”的处理以及古音的拟音的实质等方面来分析“旧读”和“古音”,并从语音规范的角度探索出对待“旧读”和“古音”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教育法学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20多年来开展的教育法学研究,从过于偏向对教育立法成果的研究而轻视对教育法制现实问题的探讨,到深入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重视教育主体权力的研究,使教育法学研究从本体论和方法论诸方面提出了进行整体思考的价值取向问题。教育法学是“行为法学”。教育法律规范从产生到实现的全过程,实质上是教育价值法律化与教育法律价值化的转化过程。对教育法律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既是教育法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教育法制实践的呼唤。当前,对教育法学研究应持的取向是:既要研究“文本中的教育法”,也要研究“行动中的教育法”,这一研究价值取向的转变,是教育法学理论研究之必需,也是中国教育法制实践的呼唤。  相似文献   

20.
圆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的元范畴,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与中华民族长期积淀的民族心理及思维模式息息相关,与道家"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道"、封建集权思想及儒家"助人伦,成教化"的功利目的都有很大的关联。在文学实践中这种"圆意识""圆文化"凸出地表现为"月亮"意象和"大团圆"的结局模式,后者既有其民族性、大众化的一面又有其封闭性、保守化的一面。本文试图从文字溯源、生态文艺学、合成构词、人文内涵、文艺实践等角度立体展现"圆"的丰富内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