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萍 《儿童音乐》2015,(2):73-81
教学模式:本课设计渗透新课标的精神,遵循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以参与音乐活动和探索音乐知识为手段,按照音乐课程标准、本课目标要求,我主要采用情境—陶冶式的情感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自学—指导教学模式、探索—创造教学模式等,努力创设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让音乐实践活动穿插于每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去体验和探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欢乐的氛围中找到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创新人才时,必须转向“探索—转化—创新”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充分拥有主动参与的机会,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3.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常常把音乐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个便于学生参与的音乐活动,音乐课堂因此而变得活泼起来。  相似文献   

4.
郭砺华 《江西教育》2001,(7):110-110
音乐是学生进行自主的音乐实践活动。因此,音乐教学要根除“我教你唱”的弊端,必须构建起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启动多种感官,亲身感受、理解、表现、创造音乐,参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把歌唱好,并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参与中得到开发和发展。该木工匠流程是。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学具有实践性、活动性的特点,它首先要让受教育者感受音乐、参与音乐,才可能全面地了解音乐,深刻地理解音乐。器乐教学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学习音乐和体验音乐的新的领域,它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发展智力具有特殊的功效。器乐学习不仅能激发和巩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是学生参与音乐的艺术实践,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听、感、探、达、"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论述学生应发挥自身优势,调动自己的一切感官来接触音乐,培养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以提高音乐感受力、演奏能力、音乐理解力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7.
在戏剧中,无声的动作叫"停顿";在音乐中,无声的部分叫"休止"。在歌曲曲调中,休止符的出现不仅是为了呼吸换气,在音乐作品中,更多的是为了表现的需要。它参与音乐形象的塑造,在对人物刻画、气氛烘托、情感表达、创造意境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在营造戏剧性方面的表现与停顿、独白、旁白具有异曲同工之处。  相似文献   

8.
顾吉雯 《广西教育》2013,(37):62-63
器乐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美国当代音乐教育家默塞尔说:“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音乐课程标准更是明确要求学生“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并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2—3首”。有着音色优美、表现力强、简便易学、携带方便等优点的竖笛,深受音乐教育专家的青睐。新音乐课程标准编写的音乐教材在面向全体、贴近学生生活、适当降低难度、加强实践与探究方面做出了巨大改变,特别是提供了许多优美动听的竖笛,深受广大学生与教师的喜爱。学生在竖笛演奏的实践活动中,兴趣得到极大地提升,对音乐理解、表达和创作能力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朱慧慧 《中小学电教》2008,(12):132-132
<正>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学大纲指出:音乐教学的评价要符合音乐学科的特点,体现音乐教学的特殊规律。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和程度、合作愿望及协调能力,音乐的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能力,探究音乐的态度与创编能力,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理解以及审美情趣的形成等。  相似文献   

10.
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试用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实行,带来了全新的思想观念和教学理念,给中小学音乐教育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广大教师都在思考并实践着在自己的音乐教学中怎样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理念。本文从一个字——活(包括生活、灵活、活跃三方面含义),来阐述笔者践行新课标的尝试和体会,呼唤音乐教师在推行新课程中的理性行为,呼吁音乐教师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和领悟新课标思想和理念,融入自己的思考,真正将新课标思想和理念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切实推进音乐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学生在《小红帽》一课身心参与,情随乐走的审美表现,从音乐新课标理念、审美心理学观点进行分析。探索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审美体验,充分表达自我的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12.
积币卡     
为了调动幼儿参与一日各项活动的积极性,我们为幼儿制作了不同面值的积币卡。我们依据幼儿在一日各项活动中语言、音乐、数学—逻辑等八项智能的发展状况奖励幼儿相应面值的积币卡。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7):126-127
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好妈妈”。 教学目标: 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好妈妈”,培养创设情境表现音乐的能力及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能力,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周佳谞 《儿童音乐》2010,(11):72-73
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唱游教学的开展,正是让音乐清泉流得更欢,让音乐熔炉烧得更旺,让音乐成为学生人生中最大的快乐。不断地接触、参与音乐,我们作为指导者、引路人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5.
新的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音乐学习潜能的发掘 ,要求音乐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有特色、可持续的音乐能力发展 ,帮助学生建立起与音乐终生联系的纽带 ,培养学生富有探究新知、不断进取的精神。大成美育“低、慢、多、高”的教学法原则科学而有效地激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观能动性 ,是推动课程改革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6.
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主动参与到欣赏活动中去。通过学生主动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17.
儒家曰:"乐所以修内也"、"乐者,德之华也"。强调用音乐提高内心修养。为此,笔者对本校学生发放"寻找你心中的歌"问卷,真实了解学生的音乐素质、喜好的音乐、向往的音乐课、对音乐教学状况的评价等方面情况。本文笔者借助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阐明"清"、"调"、"补"是灵动有效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养,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18.
音乐欣赏课与学生的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静 《宁夏教育》2009,(1):57-58
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永恒的课题,只有不断深化其内涵,拓展其外延,才能赋予这一课题以新的活力。欣赏,并不是单纯被动的接受,它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地参与和主动的探求。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音乐欣赏课应从视听、联想、唱奏、律动这几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永鸽 《学苑教育》2012,(18):20-20
音乐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课堂,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中活跃地参与教学活动,如何设计充满“动感”的音乐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积极探索,如何让我们的音乐课真正被学生接受并喜欢,是每一个音乐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主题内涵。新课标明确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音乐的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得到主动的发展”。音乐学科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音乐教育教学过程即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在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