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4年新片《上帝未死》虽然拍摄手法草率拙劣,并行线索缺少关联,但反映的核心问题仍然触碰了社会神经:到底有没有上帝?信则灵,不信则不灵。灵了,上帝自然是存在的;不灵,那是因为心不够诚。因为命题证伪的困难性,成了全世界所有宗教甚至邪教的普遍伎俩。在黑格尔看来,人终究是需要一个心理归属的,上帝之死留下的真空必须由独立精神的确立来填补。这种说法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主义考证遥相呼应:人在困境中总会产生心理诉求,而臆想的上帝恰恰能满足人们几乎所有的合理要求,这就是上帝存在的理由与“证据”。  相似文献   

2.
启蒙的现代主义把上帝拉下宝座,提出“上帝死了”,把人构造成至高无上的主体。后现代主义批判这种“人”的主体性,更进一步宣称“人之死”,人们在不停地寻找人的意义,生命的主宰和本质。  相似文献   

3.
“终极关怀”是原始宗教信仰的基本使命之一,中国境内的景颇族在解放前夕仍然较为完整地保留着原始宗教信仰,结合景颇族生活对原始宗教的“终极关怀”展开讨论,并与同一地域信仰佛教的傣族以及金平信仰原始宗教的傣族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终极关怀”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终极关怀是人类对自身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对自身终极意义的追问。冯契先生以"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作为其终极关怀的路径,在理性与信仰相统一的基础上,在个体的自在与群己关系的自由中,在人类的生存实践即人类生存体验中,转识成智,使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从而实现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5.
谁之死?     
尼采的“上帝之死”是指只有否定了上帝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独立于世界,意味着一种伦理主体的死亡,是一种道德形象的人之死;福柯的“人之死”是指“人”这一概念将失去意义,意味着一种知识主体的死亡,是一种概念的人之死;罗兰·巴尔特的“作者之死”是指作者的主宰地位被读者所取代,读者获得了自由,文本获得了独立,进而人们可以对文本世界进行可写性阅读。顺乎这一逻辑,现代人又提出了“读者之死”,主要是指具体读者的消失和视觉文化时代的“读者死了”。  相似文献   

6.
汤因比的人类“终极关怀”思想是其从事学术研究的指导思想,不仅具有哲学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在史学界产生了深刻的反响。由此出发,结合社会史研究近年来的变化,可见对人的关注在该领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教育终极关怀自身存在着种种的局限:虚空的完美性,缺乏理性的浪漫化倾向和人道化中的反人道化等。它不可能解决中国教育现代化中出现工具化、功利化、规训化和压制化、异化等问题。立足于现实生活中的教育,挖掘现实教育中的“理想因素”,理性地重新定位教育终极关怀,寻求中国教育现代化自己的路径,以确保教育健康的发展才是教育的“最终极关怀”和“最大关怀”。教育终极关怀始终是对现实教育的现实关怀,始终和功利化的教育相连,始终是处在两极的张力中的对现实教育的健康而非“完美”的追寻。理性的教育终极关怀是处在历史境域中的教育的不懈的追寻而非对教育的一种绝对价值的阐释。  相似文献   

8.
艺术,就是对人类自身的心灵世界的认识、掌握与表达.在德裔美籍生存主义哲学家保罗·蒂里希看来,艺术不是一种普通的人文关怀,而是一种最深刻、最表现人类特性的"终极"的人文关怀,也即他所独创的"终极关怀".终极关怀则要从有限的存在中去寻找或发现无限的存在:一般关怀要求单独地占有对象,而终极关怀永远不能占有终极.  相似文献   

9.
人是教育管理的终极关怀对象,寒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教育管理的终极关怀目标。要真正在教育管理中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就应以主体教育管理观来指导我们的教育管理实践。因为它是一种以实践的、辨证的、唯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哲学基础的管理观,是一种能够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管理观。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对黑格尔人生价值三大课题:人类终极关怀的依据何在?谁是终极关怀的主体?怎样实现人的终极关怀?的探讨的再思考中,批判性地吸收并超越了黑格尔思想中的人类意义,重构了人类终极关怀的新理论.  相似文献   

11.
“天”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先秦儒家的三位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天”的涵义的不同理解,可以看出对“天”的理解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经历了一个由非完全哲学意义向完全哲学意义转变的过程,我们在对“天”的哲学化过程进行初步探讨的同时,也就其社会历史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频繁出现“上帝”一词 ,是穆旦诗歌的一个突出特征。在穆旦诗歌中 ,上帝是无所不在的 ,安排一切并拯救一切的造物主、救世主形象。另一方面 ,上帝还是无情的讥笑者、残酷的游戏者 ,是痛苦的催化者、骚扰的制造者 ,是无忧的旁观者、冷漠的超脱者。作者对上帝的态度始终是摇摆在信仰与怀疑两级之间的。这些可以从他经历的社会生活中 ,从他坎坷的有着丰富痛苦的人生遭遇和人生体验中找到根源。穆旦诗歌创造的“上帝”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3.
"上帝"在笛卡尔的哲学体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人们对于它的理解却总因受到中世纪"上帝"观念的影响而误入歧途。事实上,笛卡尔所提及的"上帝"早已经走出了中世纪神学的阴霾,并最终以一种隐蔽的方式完成了自身理性化的蜕变。  相似文献   

14.
2003年布克文学奖获奖作品《弗农小上帝》是作家DBC·皮埃尔一部反映当代美国社会现实的杰作,该小说人物弗农形象具有显著的"上帝"特征。在校园枪杀案惨剧之后,浮现的是主流社会边缘化少年受难者的形象,是大众传媒形塑并供上祭坛的符号化"上帝",弗农小上帝的悲剧是当代西方社会的精神悲剧。  相似文献   

15.
美学起源于人类对绝对自由之自觉,美作为存在方式意味着绝对自由的感性显现。神教美学的建构基于系统神学与纯粹美学之存在论对话,神教的终极关怀是实现神人关系的正常化亦即人的本真存在方式,这与美作为绝待性存在具有本质的同一性。对神圣存在的觉悟和归正意味着神教对绝对自由之自觉以及神教美学之纯粹性,并使美的神圣性得以彻底彰显。本文以系统神学为基础,分别从上帝观、罪恶观、培灵观和称义观四个维度与纯粹美学之本真论、在世论、还原论与境界论进行比较研究,呈现并描述神教美学关于本真存在、人生在世、审美还原和终极境界之内在构成及其基本信念与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6.
从约翰·司各脱·根纳的“自然”哲学观出发论述了厄里根纳的有关美学思想 ,认为厄里根纳是欧洲中世纪一位不容忽视的美学家 ,我们应重新认识和评价欧洲中世纪美学  相似文献   

17.
极限是描述变量变化的无限过程。用常量表示变量、平均速度过渡到瞬时速度、以直代曲和有限转化为无限 ,都是以极限为主要桥梁而达到。极限的建立是数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把初等数学扩展到一个新阶段———变量数学 (即现代数学 )。它是变量数学的基础理论。当前高中数学已有极限内容 ,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好学好 ,为继续学习变量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穆旦是九叶诗派里最有成就、最具风格特色的诗人之一.穆旦的诗作里常常出现"上帝"、"神"、"主人"、"主"等意象,其实这些都是"上帝"不同身份的代名词."上帝"曾是救世主,是人们心中的一个信仰,一份前行的勇气,一股克服不辛的力量.穆旦诗歌里的"上帝"意象是诗人"人身以外"的一个支点与一份安慰.当诗人看到现实里的人们生活在困苦、绝望中,芸芸众生在困苦中挣扎,诗人试图用这些意象来消解现实的困惑与艰难.但是,诗人穆旦发现,曾经至善万能的上帝,再也不堪承受当下的生命之重了,诗人对此感到无比的惋惜与悲哀.  相似文献   

19.
费尔巴哈通过批判神学和思辨哲学提出了未来哲学的原则是用“人的哲学”取代“神的哲学”,从而将哲学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基地,但他对黑格尔思辨神学的批判主要是立足于一种心理学的、直观的方法。缺乏对其中所包含的具体的社会历史内容的充分认识。因而他所主张的。人的哲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抽象的、贫乏的。要从费尔巴哈所提出的这一转变中结出真正的果实,就必须吸纳黑格尔哲学中有关人的合理思想。  相似文献   

20.
马尔库塞把哲学的学术目标视为是对理性、自由的终级把握,而把哲学的社会实践目标定位转化为社会实践各领域的一般理论.一旦社会实践把握了哲学的理性、自由,哲学的使命也就结束了.社会实践中各领域的超越、创造,只能是这些领域的事情,并不与哲学有任何联系.这就切实地表现出马尔库塞哲学学说的形而上学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