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路瑶 《海外英语》2013,(15):118-119
随着中国社会文化的不断变迁,汉语中一些极富创造性的新词也在报刊及网络上屡见不鲜,"蚁族"、"蜗居"、"草莓族"、"裸官"等形象贴切、意义丰富的词汇早已被广泛使用,然而其英文翻译却众说纷纭,始终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抛开翻译学中直译与意译、同化与归化这些老生常谈的争论,若从隐喻认知学的角度出发,汉语新词翻译将迎来新的曙光。分析汉语报刊新词的隐喻翻译原则,并根据具体的实例提出不同的翻译策略,对汉语新词翻译有重大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的发展使大量的汉语新词应运而生,不断涌现的汉语新词对英语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命题模式、意象图式模式、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是现代汉语新词翻译的理论依据,恰当运用这四种模式,能够实现对现代汉语新词的有效翻译,为我国文化交流创造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语言也在不断更新,汉语和英语都出现大量的新词以描述新事物和新现象。汉英新词产生于相同的时代背景,存在一些共同之处,但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也造成了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新词的隐喻方面。通过汉语新词异同的对比分析,才能在翻译时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以促进中西方的相互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4.
汉语新词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风貌,做好新词的翻译工作,对于对外宣传和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美国学者尤金.A.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指导,对汉语新词翻译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以采用的翻译策略以供译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汉语新词的翻译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它关系到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选择正确的翻译策略有助于汉语新词的准确英译,异化视角下汉语新词翻译的音译/直译方法+其他翻译手段旨在保留原语文本中的某些异质性,特别是其文化内涵,以便更好地通过翻译传播中国文化。此外,国外主流英语报刊汉语新词异化翻译的倾向对我国汉译英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生事物不断涌现,并在各类新闻报刊中得到及时反映。汉语报刊新词英译是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研究,对促进社会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将以《中国日报》为个案研究,探讨汉语报刊新词英译的原则与策略,旨在为报刊新词英译提供思路与见解。  相似文献   

7.
英语新闻中包含众多汉语新词,而在外宣翻译工作中也出现大量汉语新词需要正确的翻译与应用。本文尝试通过分析时政新闻英语实例,对英语新闻中汉语新词的翻译给出合理建议,探讨有益策略。  相似文献   

8.
新词的不断涌现以及旧词的逐渐消亡,是语言词汇发展的规律。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生活中出现了大量新词。汉语新词翻译,特别是有关国家时事政经的新词翻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对外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因此研究好汉语中有关时事、政治及经济方面的新词翻译,使之更好地为加强中外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外翻译工作是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中,汉语新词的英译实践更是肩负着"让世界真正认识中国"的重任。追溯近十年汉语新词的发展轨迹,新词贡献率最高的两大类是反映中国政策走向的特色新词和反映社会民生的流行语。作者结合自身在该领域的翻译实践,从汉语新词英译的现状分析以及如何译好汉语新词的设想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翻译可以丰富充实目的语的词汇。源自日语的翻译对汉语新词的影响非常深远,我国的日语翻译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晚清时期日语的翻译规范了汉语中大量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后出现的术语新词;近年来大量日语汉字的新词受到青少年的热捧,从而被吸收进汉语,充实了汉语词汇。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社会中的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汉语中的新词新语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汉语新词的英译也随着成为摆在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通过具体分析汉语新词产生的几种主要方式,本文重点介绍了汉语新词在英译过程中常见的六种翻译方法,旨在帮助译者完成更准确、地道的译文。  相似文献   

12.
语言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现象。社会不断地发展变化,新词语也层出不穷。近年来,大量的汉语新词涌现出来并得到广泛应用。文章以近年来在各种媒体出现的流行新语的翻译为实例,探讨了汉语流行新词的产生、翻译的方法以及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汉语新词的构建和理解都是人的认知机制运作的结果,体现了人的隐喻、转喻、类比等思维。该文以2006年度171条汉语新词为语料,对其中的62条表人的汉语新词作一认知解读,以期揭示汉语新词构建的思维方式以及认知的心理机制等,为现代汉语新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实用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汉语新词翻译工作是近年来受重视程度有了显著提升,并一跃成为当前翻译界最为热点和关注的项目。然而,如何保证此项工作的高质量展开,推动汉语新词翻译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是当前值得关注和探索的问题。文章主要围绕实用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汉语新词翻译予以探究。  相似文献   

15.
汉语新词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出现的新词汇。新词的出现就像一面镜子,体现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反映出我国社会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人们思维的更新。本文从维索尔伦(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出发,分析汉语新词的翻译过程,以期能指导汉语新词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6.
谐音新词是人类隐喻思维的结果,也体现了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汉语谐音新词中蕴含着隐喻理据,表明任何语言都是人类的认知机制运作的结果。此外,谐音新词流行背后的社会文化心理也值得关注,如求新求异、诙谐幽默、模仿从众以及调侃自嘲等心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发展,出现了大量新词并被广泛使用。而国际交往的增多使得汉语新词的英译成为摆在众多译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文章重点讨论了汉语新词的主要来源分类,分析了汉语新词英译的现状与不足,以及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与英译方法以期提高汉英翻译水平,更好地开展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8.
汉语数字式新词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涵盖面广,英译时必须视情况灵活处理。本文以翻译理论与实务为基础,探讨了数字式新词的翻译方法,提出直译意译揉和以及意、形、音三者兼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汉语中涌现出了大量文化负载新词.这些新词新语不仅反映了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变换,还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存在的巨大文化差异,如何将具有汉语特色的新词译成准确而易于西方读者接受的英语,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传播中国文化,已成为每一位翻译者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本文将讨论汉语新词翻译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并试图探讨其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大量汉语新词随着科技、网络和生活方式的发展而产生并快速传播,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汉语新词是中国社会各方面发展的一面镜子,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土豪"新词的翻译引发了人们对于此类词语的热烈探讨。本文将以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为指导,结合汉语新词的不同类别,尝试探讨汉语新词的英译策略。通过分析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处理,旨在为汉语新词英译探索一条更合适的道路,借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