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功能翻译理论下的旅游语篇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语篇翻译体裁属典型的"呼唤型"文本。笔者以英汉旅游篇为例,对照英汉语篇表达上的差异,提出建议:旅游语篇翻译应以译文读者为核心,注重接受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  相似文献   

2.
用一种翻译标准去衡量所有的翻译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能的;同时,指望用一种或几种翻译模式就解决所有的翻译问题也是徒劳的。翻译标准和翻译模式应随着原文、译文、原文风格、译者和译文读者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3.
从文化图式理论,探讨了该理论对理解与翻译的解释力,认为充分激活读译者大脑中存储的图式,即先验的知识结构,并发挥其认知能力,会使理解与翻译更快、更准确、更全面。同时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注意源语文本中所包含的文化图式,并在译文中完美地进行再现。  相似文献   

4.
从变译与全译两种最常见的翻译方式对影响译文的社会、语言、译者、读者等诸多要素的简要分析.指出不同的原文处理方式受诸多要素的影响.尤其是译者方面的因素。进而说明翻译的一般现象和规律.为翻译实践提供可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翻译就是把源文本介绍到目的文本中去,也就是说翻译与文本紧密相关。而文本具有连贯性的固有特性,为满足读者认知的连贯要求,翻译时必须注意在目的文本的不同层面上重建连贯。这样一来,译本读者就可以从根本上像原文读者一样来理解和鉴赏作品。  相似文献   

6.
文本类型理论是对传统“等值观”翻译标准的一项重大突破和重要补充。根据该理论,作为应用翻译研究重要内容之一的旅游宣传文本具有特殊性,它集信息性和呼唤性于一体。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适时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尽量在译文中再现源语文本的这种预期功能。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法律文本的组成及法律翻译的目的出发,阐述法律文本中将法律言语行为作为法律文本中翻译单位的科学性,并结合实例说明其可操作性。作者在文末指出该理论的适用性及局限性,目的在于进一步明晰法律文本中翻译单位的概念,提高法律文本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8.
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须具备三种能力:原文的理解能力、目标语的表达能力及对译文的润色能力。每一种能力在翻译中都有其重要地位,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9.
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理论为归化和异化翻译法在不同类型文本中的运用提供了理论指导。旅游文本属于典型的"呼唤型"功能文本,以传递信息、诱导行动为主;同时,其间蕴涵着大量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信息。因此旅游文本翻译既要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信息,又要在语言形式上通俗易懂。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结合文本的不同功能和交际目的 ,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归化异化翻译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翻译单位是巴尔胡达罗夫提出的一个久负盛名但争执不已的话题,争论的结果非但无助其解决,反而使之更加扑朔迷离,有关其界定及实际操作也更让人难以豚磨,甚至于有人开始怀疑其存在的合理性。本文中作者拟从篇章语言学的角度,尝试澄清相关误解,提出并论述篇章单位的概念及其特征,并由之得出结论,最小的动态的篇章单位是最佳的颇具操作性的翻译的基本单位。  相似文献   

11.
纽马克将文本划分为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号召型文本三大范畴。文中着重对表达型文本的英译实践为例,分析纽马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在表达型文本中的具体应用和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2.
孙卫斌 《海外英语》2011,(8):204-205,207
传统翻译教学侧重句法、词法的分析讲解,造成学生在译文的衔接连贯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该文分析了语篇翻译过程中的衔接转换,指出了应在语篇翻译教学中提高学生衔接意识的培养,并提出了改进教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由于考虑到社会及读者的因素,科技译文往往应用全译变译等不用的形式,并因而产生相应不同的效果。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不同的译文语篇形式适用于一定范围的读者,不同的翻译手段也影响着语篇中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受诸多文化因素的影响。根据翻译研究流派理论,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影响翻译的文化因素,对翻译具有重要的作用:一特定思想意识形态,即强制性思想意识形态或受接受语文化主导意识形态影响的意识形态,对翻译文本的选择有决定性作用;这一特定意识形态也决定了翻译文本的改写及改写策略。最后指出为达到更好的文化交流目的,非民族中心主义的翻译策略值得一试。  相似文献   

15.
译者是文学翻译的主体,是翻译策略的最终决策者。拟通过对萧乾翻译活动及翻译思想的分析,阐述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体现的个性,即在翻译选择和翻译思想上体现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6.
移情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始终,在原作者、原文、原文读者(译者)、译文、译文读者之间形成了象似性的美感流动。译者推己入文,文我合一,将移情审美投射于译文,激发读者的美感享受。这对翻译中象似性移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译文表达如情感丰沛必可赶超原文。  相似文献   

17.
语篇翻译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一直是近几年来翻译研究的侧重点。试通过英汉衔接手段的对比和语篇翻译与衔接的关系两个方面论述:衔接是构成语篇一致性和连贯性最基本的条件。在整个语篇翻译进程中,衔接手段的运用和其在英语中普遍存在的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8.
利用语言学和文艺理论的新近研究 ,对几种普遍而片面的翻译观提出了质疑 ,分析了文学翻译的动态过程和文本的经历过程 ,从而结合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及其文学生命与文化传播的意义 ,对译作与原作的关系加以探讨 ,以期对翻译本质的认识及翻译标准的确立提供理论上的参照  相似文献   

19.
论文学翻译之"误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以作者原意为理解作品意义的根本依据的作者中心论,还是以作品的文本自身为理解作品意义的根本依据的文本中心论,都要求译者采取力图再现作者意图、复原文本意义为目的的“正读”的阅读方式。然而,现代意义观关于文学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的研究成果决定译者对原文文本的解读具有片面性、历史性、主观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因此“正读”只能是一种理想,“误读”则是文学翻译之必然,也是再创造之基础。译者对原文文本的创造性理解和阐释,丰富了原文文本的意义,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批评者应以更加宽容的态度对待文学翻译之“误读”,因为它使文学意义重建和文化重构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语篇翻译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野.与传统翻译策略不同的是,语篇翻译不再局限于语言形式,而是把视野扩大到语篇的情景因素.通过对比分析同样语篇的不同译文,可以发现具体语言环境,语篇的参与者不同以及译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的不同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