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旋律报道,中心报道,重点报道,深度报道,追踪报道,是晚报版面上的拳头产品。晚报要运用“主旋律报道多样化”的法则,加强力度,精心策划。 主旋律报道多样化 主旋律报道的策划与实施,首先要抓住“四个把握”和“四个多”。“四个把握”是;把握每项主旋律报道的核心内容及其所涉及的各个侧面;把握所报道事物的纵深发展趋势;把握晚报读者关心的“突破口”;把握“量体裁衣”的报道形式。“四个多”是:多侧面、多层次、多角度、多色彩地组织上下左右前后“立体式”报道。这就是说,要体现主旋律报道的多样化。 正确处理晚报的主旋…  相似文献   

2.
唐天虎 《新闻实践》2009,(11):31-32
名为“晚报”不一定“晚出”常常有论者以数量来证明我国晚报阵容强大,如“截至2002年,全国晚报共有147家”等这样的论证,这是把所有名为“晚报”实际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晚报都包括进去了。业界对晚报这样概括:傍晚前出版的综合性城市报纸;每天下午或傍晚发行,供人们晚饭前后阅读的报纸,是一日间发行最迟的报纸,常报道午前的消息。按照这个标准,  相似文献   

3.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地市级晚报就广泛性而言,没有国家级、省级大报的优势,但地市级晚报及时反馈市民生活、引起众多市民关注的“轻骑兵”作用,却是省级以上大报所不及的。抓好“热点”、“焦点”、“难点”这“三点”问题报道,深入反映市民生活,是提高地市级晚报影响力,夯实晚报阵地的关键,是晚报人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目标。面对这一历史性的重大变革,新闻改革也必须确立相应的市场经济新闻观念。那么,怎样搞好晚报的经济报道,便成了晚报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新课题。——扬长补短,充分发挥晚报的特色、风格和优势,搞活经济报道。人们常把日报比作一天不可缺的正餐,而把晚报比作正餐中的一碟别具风味的菜肴,从中品出社会味、知识味、消遣味、服务味、人情味等等。这些风味和特色,就是晚报的生命和优势,也是读者喜欢晚报的原因所在。因此,晚报就应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市场经济的报道中,拓宽报道领域,增加信息容量,增强服务意识。努力开辟“短、广、软”的路子,充分发挥晚报与群众衣、食、住、行紧密相连的特点,搞活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5.
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者学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于4月 1日至3日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34家晚报的科技新闻工作者共向大会提交了27篇论文,围绕“晚报科技报道(科普宣传)在新时期的发展之路”进行集中和深入的研讨。 新时期的科技新闻究竟应该报道什么?学会会长、北京晚报科教部主任黄天祥认为,科技战线的最新成就、重大事件,知识经济时代的精英人物固然还是报道的重点,但贯穿整个科技报道的主线并非是具体的人和事,而应是一种科学的精神,这种新时代赋予的精神无所不在。经济、金融、文化等各个领域越来越和科技紧密联系,所以科技…  相似文献   

6.
武汉晚报从1961年5月1日创刊到现在,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文革”前的“市委机关报”时期;从1984年9月 1日复刊到1992年7月,日报主办晚报时期;从1992年8月到现在,作为独立的晚报时期。 三个历史时期,武汉晚报虽然扮演了不同的“晚报角色”,但始终没有放弃对晚报特色的探索和尝试。尤其是近年来,还把创自身特色当作新闻改革的首要目标。 在探索晚报特色的过程中,我们思考得比较多的问题是:晚报特点到底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日益激烈的报业竞争和多媒体的“前夹后攻”,如何继承和发展已有的晚报特色?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办报思想、办报观念、宣传方式和报道方法,哪些在新形势下仍需继续坚持,哪些需要改变,哪些需要创新?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在新闻实践中认真加以解决。 这些年来,武汉晚报在创自身的晚报特色的实践中,探索出一些较为成功的经验和作法,简而言之,可用“一、二、三、四、五”来概括。 所谓“一”,就是一个目标:创自身更加鲜明的晚报特色。 1984年9月1日,武汉晚报复刊时市委为我们确定的办报方针是:“面向社会、进入家庭、指导生活、陶冶情操”;1992  相似文献   

7.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紧密结合宣传思想工作实际,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新闻宣传工作需要切实把握的重大理论原则问题,是改进新闻工作、提高报道质量的指导方针。作为综合性报纸的晚报,经济报道是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晚报的经济报道更有贴近性,提高经济报道档次,是提高晚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1、贴近实际,突出经济报道的重要性 这里所说的“实际”,其实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经济新闻的报道面应大大拓宽。经济新闻不再是经济工作新闻,更不是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8.
“策划制胜”是晚报都市报老总们都熟悉的一个词。本刊新辟“报道策划实战”栏目,选取典型报道策划案例,对其缘起、实施、特点、影响等进行分析和点评,供报业同仁借鉴。欢迎点题、来稿。  相似文献   

9.
机关报晚报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报业群体,面对纯晚报、都市报的严峻挑战真的无所作为吗?答案并非如此,关键是机关报晚报必须发挥好自己的优势。机关报晚报具有“四大优势”:“品牌优势”、“主场优势”、“信誉优势”、“血缘优势”。《合肥晚报》从报情出发,依据“四个优势”提出“三办三不办”,具体从创名牌栏目、精心制作新闻标题、抓好独家新闻三个方面去操作。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在新形势下,晚报该怎样明确办报思路、作出新的举措?结合办报实际,我认为,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把握晚报的党报属性的前提下,努力实现报道思想、观念上的更新,报道内容重点上的“移位”,报道形式和方法上的“变革”,是一条适应市场经济对舆论需求的新思路。一、在报道思路和观念上,必须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定势,实现市场经济所要求的观念更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报纸也是被“分门别类”,按框框确定自己的报道的,有这样两个观念,似乎被约定俗成,奉行不变的:一是“晚报是茶余饭后的消遣”;一是“晚报报道主要是市井新闻”。按这样的思维方式去确定报道思想,晚报只会在发掘趣闻逸事、市井百态上有所作为,而在发掘重大题材、“当好党的喉舌,反映人民心声”上难成气候,  相似文献   

11.
决定晚报特点的根本方面有两个,一是晚报的分工任务;二是晚报的读者对象。晚报读者的职业是次要的,不论他是教师,是工人,是店员,是干部,是科技工作者,是医生,当他成为“晚报读者”以后,他的职业或工作特点不再起决定作用,他们以“本地居民”的身份共同关心本地的事情。毛泽东同志在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就怎样办地方报纸的问题,发表过这样的意见,“本地消息,至少占两版多至三版。排新闻的时候,应以本地为  相似文献   

12.
2003年4月下旬到5月上旬,《沧州晚报》共刊发了以抗击“非典”为主题的公益广告26个,占版面20个。这些公益广告有的是晚报独家推出,有的是晚报和企业联合刊登.因为它刊发密度大,篇幅大,引起了读者的关注,成为沧州市抗击“非典”斗争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成为广告领域实践“三贴近”的一次有益  相似文献   

13.
晚报品味     
如果把日报比作人们每日不可或缺的一顿正餐的话,晚报,恰似一碟异香扑鼻别具特色的风味菜肴。如果说日报理当扬长避短,办出日报特色的话,晚报亦应避短扬长,办出晚报味儿。特色即生命。风味即魅力。笔者读报多年,仔细咀嚼,品出晚报有以下五味: 一日社会味。所谓社会味,是与日报“政治味”和“经济味”相对而言。晚报,当然也有政治,也有经济,但作为一张“主要供自费订报的寻常百姓茶余饭后阅读”的  相似文献   

14.
典型宣传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作为党委机关报的日报已摸索不少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优势。现在,日报和其他报纸纷纷借鉴“晚报风格”,在新闻的“软、杂、近、活”上下功夫,注意“微言中含大义”、“细小处见精神”。善于取人之长是我国晚报迅速崛起的“法宝”之一。作为直接面向广大群众、直接进入千家万户的晚报,也应学习日报使典型宣传成为晚报的一大优势。 长期以来,人们给晚报的定位是:知识性、趣味性、消闲性的社会文化生活类报纸。按照这样的定位,当然不会很重视报纸的典型宣传。 其实,宣传先进典型是我们党报的光荣传统。它是一种用来引导舆论、指导工作、催人奋进的重要的报道形式。诚然,晚报要讲究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但是晚报也是党报,也应坚持党的办报宗旨和党性原则,因此,作为党报的晚报必须走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理直气壮地讲政治,责无旁贷地把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唱响主旋律。作为讲政治的一个重要内容,晚报也应重视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把典型宣传放在突出的地位,让广大读者通过对典型的认识,在加强两个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断深化认识,增添新的勇气和力量。  相似文献   

15.
要闻与动态     
“十五”期间我国八项重点科技发展任务确定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近日指出,在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科技工作按照“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进行战略部署,明确了八项重点科技发展任务。一是加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战略高技术研究。在信息、生物与现代农业、新材料、先进制造与自动化、资源环境、能源等高技术领域,集中力量,取得突破。二是以农产品深加工为龙头,带动农业结构的升级。三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四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为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五是稳定…  相似文献   

16.
梁国标 《青年记者》2006,(19):14-14
首先,《羊城晚报》改版、改革相结合,通过采编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以及人事制度改革,带动报纸版面的整体活力。具体而言,包括:一是继续强化晚报当天新闻的竞争优势,通过各种手段,不断提高记编辑抓当天新闻的意识和能力;二是设立新闻特稿组,实行特殊的薪酬考核制度,激励记写深度稿,强化晚报新闻内容的差异化优势;三是着力经营民生新闻,使之成为晚报的当家品种,并力求在这个领域抢占制高点,取得主动权;四是加大区域覆盖,让地方特色成为晚报新的内容核心,使晚报成为区域资讯的集大成。增加4个广州新闻版,包括“广州城事”、“广州社区”、“广州连线”、“广州服务”。  相似文献   

17.
在报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作为居于一方的地市级晚报,怎样保持特色、应对挑战是个需要探讨的课题。近几年来,《淮海晚报》在办报实践中,坚持以“时代特征、地方特点、晚报特色”的“三特”新闻为突破口,推进晚报创新,赢得读者好评。 一、坚持“三特”新闻立报 当前报业竞争的多样化、同质化、同源化(同一新闻源),和以互联网为  相似文献   

18.
社区报要办下去,必须突破许多人通常认为的这样一个框框:所谓社区报就是报道社区里“婆婆妈妈、鸡毛蒜皮”的那些事。2009年4月,绍兴晚报在全省媒体中首创了“报中报”——《绍兴晚报·社区报》,逢周四出版,每期8个版。三年来,《社区报》尝试通过“精挑选题”、“举办活动”、“强化服务”等手段,试图跳出这一窠臼。  相似文献   

19.
自从我国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来,经济新闻图片在晚报上的位置越来越突出了。然而经济新闻的“硬”和晚报新闻的“软”是一对天生的矛盾。如何使经济新闻图片报道更具晚报味已成为晚报摄影记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一、透视经济活动背后的故事“新闻的面要广一些”,是我们晚报的老前辈赵超构先生一贯的办报思想。这一思想至今对于搞好晚报经济图片报道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广泛性和多样性是晚报新闻的固有特征,只有抓住了这一特征,使晚报的经济新闻既有天天不能离开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又有导弹、卫星、宇宙飞船等高科技;既有老百姓关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新闻资源的共享度也越来越高。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媒体竞争已经成为新闻策划水平的较量。新闻策划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媒体在市场上的地位。因此,《荆门晚报》自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围绕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进行新闻策划,让“三贴近”报道在晚报新闻中唱了主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