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在掌握了系统、扎实的历史知识之后,就需要借助一些理论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把纷繁复杂、零散的历史知识穿成线、连成面、结成体,从而使趣味性的知识变为教育性的知识,使具体的史实焕发出思想的光芒,使人们能够从中感知并感受历史的价值和魅力。而用来对史实进行意义建构的理论和观点就是史观。章学诚《文史通义·史德》云:"史所贵者,义  相似文献   

2.
石声果 《时代教育》2007,(6Z):84-84
概念教学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如果从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角度来审视,概念教学的意义则更为显现。我们知道,不同的知识具有不同曲智力价值,即不同的知识对人的智力发展有不同的促进作用。历史知识中的基本概念,特别是其中的理论概念抽象概括程度较高,其智力价值也就较高。在历史教学中.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也能注意从具体史实中概括出史实概念并向理论概念推进,如向学生指出“农奴”与“奴隶”的区别,“市民阶级”与“城市平民”的不同与演进。[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理念之一 :教材是范例。“范例性”即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 ,不是学生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 ,而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构建意义的中介。为此 ,对中学历史教师来说 ,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 ,转变处理教材的方法论是当务之急。对教材历史知识处理须从传统意义上的“分析教材”转到“解读历史”。但是 ,目前教师对“解读”之实质性内涵及所达的价值目标的认识现状和教师“解读”的能力现状令人忧思。本文试图从四方面剖析历史教师解读历史的能力问题 ,以期待我们的…  相似文献   

4.
历史教学是高中教学体系的重点教学内容,其教学目的在于让高中生了解历史史实,认识历史中的内在文化含义,提升高中生的文化底蕴及思想内涵。但是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并不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只是单纯地作为讲授者对学生灌输历史知识,使历史教学的教学作用没有发挥到最大。随着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历史教师的角色也需要顺应潮流做出改变,开展高质量的历史教学。本文深入分析了在新高考背景下历史教师所需要进行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杨德志 《考试》2014,(4):24-27
<正>以不同的历史范式为中心线索,把孤立、分散的考点知识构建成为纵横相连的内在逻辑紧密的网络知识体系,是加深对考点知识进一步理解的重要环节,是备考复习的深化,是培养学生学科能力和素养的重要途径,而历史概念就是建构知识体系最重要的范式,是历史知识体系的基本单位,它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本质的、全体的和内部的联系抽象概括,有时空性、概括性、形象性、理论性和时代性等特征。下面不妨就以布罗代尔的长时段理论、历史主体认识的层次性(史实的确认、史事的理解、历史规律的概括及历史意义的评价)和历史概念的本质属性为视角进行构建知识体系例举:  相似文献   

6.
倪仲 《文教资料》2012,(22):186-187,194
本文以历史必修Ⅱ为依托,介绍在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两种建构历史知识体系的方法:一是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建构历史知识体系,二是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建构历史知识体系。在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建构历史知识体系,厘清历史发展脉络,对于学生了解历史史实,理解历史事件的前后联系,进而发表自己的见解,实现能力迁移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课程.教材.教法》2013,(8):101-107
历史素养培养要求更新和调整知识观,在知识传授上,注重知识+知识的"酶化"。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知识传授大致有三方面内容:具体史实内容,由史实串联组成的相关知识系统,以及由史实和知识系统传导出的历史氛围。历史素养培养更要关注历史知识的消化、分解、提炼和转化,关注它是不是发生了利于吸收、转化为有益于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操提升的"酶化"。提高史实的"可溶解"程度,是知识"酶化"的基础和前提;而要加深对一个具体知识的了解与认识,就需要把它放到一定的知识系统中,通过认清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每个知识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利用真实的史实和知识系统所包含的丰富历史信息,营造出具有强烈历史感的特殊氛围,也是促进知识"酶化"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8.
正历史知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历史史实与历史评论。一切历史评论是建立在历史史实的基础之上的,历史评论是历史史实的引申与拓展,是对历史事实发表的看法。了解历史史实是为了更好的认识现实服务的,是从历史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不重蹈历史的覆辙。因此,历史教师要真正地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感悟历史史实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相似文献   

9.
历史学科以人类社会为其研究对象,学习历史应该从了解具体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入手,然后通过对史实的分析、概括、比较、综合、得出结论,上升为理论,以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从逻辑思维的过程和形式来看,上述过程也就是运用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的归纳法的过程,这就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按照上述基本方法,学习具体的历史知识,如一个历史事件或一个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10.
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海知识丰富、知识体系纷繁复杂,这就对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述能力的要求颇高。在教学研究中,大多数历史教师在语言组织能力提高上下了功夫。但对语言的感染效果却不大追求。三尺讲台上历史教师仿佛也变成了“古懂”,语言表达亦或平淡呆板亦或故弄玄虚得晦涩难懂,使历史知识犹如蚌壳里珍珠,埋在泥里不能发出璀灿的光彩。  相似文献   

11.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我们传授的历史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深入地、兴趣盎然地钻研领会历史。作为历史老师,要深入挖掘教材。补充必要的情节,以生动的故事,感人的形象,饶有风趣的语言,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胜境。历史课本中涉及的史实往往只是个梗概。教师切忌照本宣科。值得尝试的是,将历史知识揉进故事情节之中,把史实帮事化,以曲折的情节,生动的形象,去吸引学生,学生有必致,易接受,对教材的理解也能加深。  相似文献   

12.
历史知识的存在意义,在于如何运用历史知识达到历史理解和使学生拥有历史知识.由此,现代的历史教育强调历史知识的人文性、探究性、建构性.中学历史课堂的知识学习过程,是学生有效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是一种可探寻、可分析、可切磋的动态探究过程,也是一种借助反思性实践来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过程.只有历史知识作用于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  相似文献   

13.
桂花 《湖南教育》2002,(1):25-25
历史课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外历史,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形成开放意识、国际意识,自觉继承人类的优良道德传统。历史课的功能不可忽视。然而,据调查,有部分初中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甚至讨厌上历史课。为什么会有一部分学生出现厌学历史的现象呢?第一,历史现象、历史史实纷繁复杂是部分初中学生厌学历史的一个客观原因。历史史实发生在过去,历史现象不能重现,师生在教学中只能创设历史情境,进行想象。历史年代的久远、历史知识的浩繁、历史现象的复杂,对一部分初中学生…  相似文献   

14.
提到历史,人们往往会把它同死记硬背划等号。其实,历史绝非是一种简单的记忆游戏。历史教育所面对的历史,是史学家、历史教科书编纂者和历史教育者在客观存在的史实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和想象,乃至体验、理解和感悟,发现、钩沉和建构的被人们认识的历史,其本身也是一种思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下,历史课程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重心。历史解释,是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建构历史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历史课堂中可从"厘清解释的基本史实""建构解释的史实关联""形成解释的历史意义"三个层面落实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6.
鉴于以往在中学担任历史教师的体会,我们认为懂得一些历史之外的知识,尽量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对于历史教学尤其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历史教科书处于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交汇点上,是历史教育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历史教育研究和相关学科交融的核心话题,对历史教育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教科书研究的基础是教科书所提供的历史知识及其表达方式,它既反映国家事权的要求、学术界对历史教科书的定位,也反映历史教育实践的需求.其中,历史知识的选取、表述,以及它所呈现的史实...  相似文献   

18.
王飞  张玉娟 《考试周刊》2012,(94):123-124
学习历史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树立改革创新精神,更好地迎接未来生活的挑战。但现实的教学中人们往往视历史课为“副课”,使得大多数学生对初中开设历史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轻视历史课,而且历史离学生生活久远.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记忆一些史实是不可缺少的.在这种情况下想把历史教好是很不容易的。为使学生更好地学好这一门课程。这一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到了历史教师的身上。  相似文献   

19.
历史资料是治史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没有历史资料的还原与再现,势必会造成历史课的单调、枯燥,而要使学生亲近历史也只能成为一种空想。脱离史料脱离史实的历史教学不是真正的历史教学,不用史料不讲史实的历史教师不是真正的历史教师。因此,要想让历史课使学生感兴趣,必须充分地占有历史资料。教材中引用的材料基本  相似文献   

20.
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传授历史科学知识,科学必然是准确的,因此,对历史教师语言的首要嘤求就是真实、准确。我们知道,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富如余库;历史现象纵横交织、错综复杂,容不得丝毫错误,来不得半点虚假,有时一字之若,就会导致概念上的模糊,甚至出现知识性的错误。所以,准确是历史教学语言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