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迟子建用诗意的语言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描写了鄂温克族近百年的沧桑历史。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死轮回的宿命中,作者从独特的民族文化中挖掘出生命的哲学。为生存而进行的野蛮狩猎,处在深林中的紧张人际关系,小说直面残酷、血腥的原始力量,却用诗意的描写,深邃的民族思想,使得原始力量的崇拜与美学交织在一起,呈现出巨大的张力。  相似文献   

2.
杨坪 《语文知识》2011,(1):60-62
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充满诗意之美的力作。作品中自然风景的原始之美,温情纯真的人性之美以及叙述语言的感伤之美使小说叙事充满了诗意。  相似文献   

3.
民间叙事是以民间立场为主导的,能体现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或自由自在的民间精神,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叙事方式。民间叙事是与庙堂叙事、知识分子叙事相对的一种叙事,既包括日常叙事,也包括艺术叙事,但一般主要考察艺术叙事。《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诗意叙事主要体现在寄情于景及对鄂温克族民间文化的描述。这种诗意叙事从本质上是一种民间叙事。作者通过朴素的文字来表达传神的生活以及生活中的诗意,达到了朴素而幽远的文学境界,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体现了民间叙事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4.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颜色词运用颇具特色。作者以黑白灰三色构成作品的底色,既体现了原始美又表达出对民族衰落的无奈。同时,赋予白色、红色、黑色等颜色以象征意义,增强了语言的画面感和层次感。作者将文学创作与绘画艺术相沟通,提升了整部作品的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5.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记录我国东北鄂温克族百年沧桑的"史诗",但贯穿始终的是人与自然的亲人式的关系和家庭式的温馨.迟子建没有刻意地摇旗呐喊,而是在不自觉中彰显出了强大的生态智慧.迟子建通过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中的动植物的关系和鄂温克族的萨满崇拜等方面的细致描绘,表现了一个不自觉的生态作家的生态写作,寄托了她的生态理想.  相似文献   

6.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迟子建借鄂温克民族最后一个酋长女人之口,讲述了鄂温克民族百年的盛衰史。小说在文化人类学视野的观照下,通过对鄂温克民族离开森林,最终开始了在山下的定居生活的描述,为一种民族文化的消亡唱出了一曲挽歌。  相似文献   

7.
迟子建以自己的创作实绩博得了文学评论界的广泛认可,2008年又凭借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描述生活在大兴安岭丛林中的马背民族--鄂温克族百年沧桑嬗变的长篇小说.作品中迟子建用略带伤感的笔触追忆风光不再的原始丛林和即将随之消逝的古老生存方式,为生态自然和自然的人文存在弹奏了一曲动情的挽歌.  相似文献   

8.
《额尔古纳河右岸》通过对区域文化的历史性叙事,再现了使鹿部鄂温克族百年时空镜像下文化事项、生活场域、精神信仰以及民族心理一脉传承与顺从适应的变化.小说文本中的冰雪、驯鹿、森林、河流等"符号",给读者一种鄂温克族生活在近乎童话般场景中的想象,而"仙人柱""乌力楞""萨满"等文化符号承载着鄂温克人的历史与族群记忆,折射出在...  相似文献   

9.
迟子建通过对"死亡"的抒写,以暗喻人类当下的生存境况,她更以文本中"死亡意象"的创设,揭示蕴涵其中的关于人类生存与死亡的深刻思考。同时,她试图用一种母性的温柔呼唤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女性个体尊严的召唤结合"死亡意象"来表征当代作家的美学思考。  相似文献   

10.
《唇典》和《额尔古纳河右岸》两部小说,皆以东北百年间挣扎在多重困境中的少数民族为主要取景阈限,以古老的萨满文化为故事背景,以人物的人生历程反映历史的发展变化。两部小说分别将满族和鄂温克族作为整个民族的缩影,映射出在现代文明的强势入侵下,传统文化在当代所面临的人性失落、生态破坏和文化裂变等问题。同时,因为对民族文化的关注与守望,使两部作品在悲剧书写上呈现出了相近的气息。  相似文献   

11.
迟子建在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描写了一群鄂温克族人的生活,他们常年居住于山林、鲜为人知。小说以萨满文化为主调,从萨满仪式、"崇拜"等方面展示了鄂温克族人独特的民风习俗。以一曲弱小民族的挽歌展示了人类进程的某种悲哀,现代科技的入侵、原始文明的失落,这些还混杂着作者独特的心灵感悟。独特的风俗书写一方面展示了迟子建对异域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启迪我们要珍视、保留并继承原始文化中的优秀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2.
谢淑玲 《丹东师专学报》2011,(1):109-113,118
中国当代社会经济转型带动文化转型。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呈现出新的特点。文学与影视艺术作品结合。二者形成双向互动.互利共赢的局面。影视艺术作品依文学而立足;文学也借助影视艺术获得新的生长点。影视艺术作品扩大了文学的社会影响和受众的认知度。文学成为了影视艺术作品成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小说不仅思想博大精深,在形式上更是大胆革新,极具开创性。多种叙述视角的尝试,不同视角间的形式转换,使他的小说摆脱了传统小说视角相对单一、叙述不够直接深入的缺点,建立起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开创了中国小说艺术的崭新时代。  相似文献   

14.
《秦腔》叙事艺术的复杂性表现在叙事视角的复杂性、叙事节奏的混杂性、叙事内容的繁杂性等方面。在其复杂性叙事艺术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情感原因。现代化浪潮对传统乡村文化的侵蚀和贾平凹面对正在消逝的乡村写作时内心的矛盾从根本上形成了这种复杂性叙事艺术。从某个层面上说,贾平凹对复杂性叙事手法的熟练运用显示了其高超的叙事能力,他在叙事手法和风格上的实践为20世纪末以来转型中的乡土文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论池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叙事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池莉小说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从她们身上可以看出小说中女性自我意识不断觉醒的过程。作者常常以小市民的视角解构爱情的神话,并表现出明显的浪漫传奇化倾向,显示了独特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6.
凯瑟琳·安·波特是美国公认的文体家。作为现代派小说的杰出代表。波特敢于打破叙述者对人的内部和外部只能做同步描述的传统全知叙事模式,另辟蹊径,运用独特的叙事策略,尤其是叙事视角的选择和视角越界的运用使她的短篇小说具有了前所未有的立体表现效果。短篇小说《失窃》虽然情节简单却蕴涵了丰富的意义空间。分析《失窃》的叙述视角有助于读者更准确的理解叙事者无言“展示”背后的深层含意。  相似文献   

17.
文学创作中使用不同人称叙述故事,以有限视角观察事物,既可增强事件的真实感,引导读者进入故事,又能使读者跳出故事反思叙述者本身,产生间离的美学效果。笔者试图从叙事角度入手,从叙述声音与人物视角的完美结合、视角转换和有限视角三个方面,分析视角理论在《废都》中的应用及其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呼兰河传》的叙述视角是复杂的,全文有过多次叙述角度的转换。总体上说,是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向第一人称限制视角转换;个别章节还短暂出现过视角越界,即第一人称限制叙述向第三人称全知叙述越权侵入;同时还有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的双重叠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