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教师实践性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教学能力。教师实践性知识目前尚有不少问题,表现为:教师职前的实践知识普遍缺乏;实践性课程在教师教育体系中不完善;教师职前教育忽视职业效能感的培养;教师实践性知识缺乏系统化。因此,需要完善以"教学问题"为导向的教师培训机制;在教师教育体系中完善体验式教学;职前教育要重视教师职业效能感的培养;运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加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整合。  相似文献   

2.
重视教师共同体的作用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重要趋势。学习型组织理论以系统思考、共同愿景、自我超越、团队学习、改善心智模式五项修炼为手段,有助于纠正教师个体不适意的实践性知识、为增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赋权、克服教师群体实践性知识共享意识淡薄等问题。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有效建构教师共同体,充分利用教师的集体智慧进行实践性知识管理提供了理论视角与实践框架。  相似文献   

3.
实践性知识是衡量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准之一,针对实践性知识开展的知识治理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研修组织内的知识效益最大化。认知网络可用于反映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在关联特征,有效支持显性化地获得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变化特征规律,为教师实践性知识治理提供新视角。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和认知网络分析法,深入分析了165位研修教师在网络研修活动不同阶段中实践性知识的认知网络发展特征。结果表明:新手教师群体的实践性知识认知网络发展体现出以反思性知识为核心的星状认知结构特征,胜任教师群体的实践性知识认知网络发展呈现出以反思性知识为交点的蝶状认知结构特征,而成熟教师群体的实践性知识认知网络发展呈现出以反思性知识和教育信念为核心的复杂认知结构特征。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文章从认知发展的角度,依据不同教师类型群体的认知结构特征提供了针对性策略,以期为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实践性知识治理提供合适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失语与建构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主要构成要素,关注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是现代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教师实践性知识长期处于被压制受忽视的境地。狭隘的教师知识观、传统的教师文化以及难以言明的实践性知识的特性导致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失语,而运用叙事方式并结合对话和反思是构建教师实践性话语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5.
崔藏金 《文教资料》2014,(16):178-179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理解实践性知识的内涵、结构和生成机制是提升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前提和基础。文章通过对教师专业的重新理解和对实践性知识研究的梳理。归纳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实践性、个体性和情境性特征:研究方式大多采用个案研究或叙事研究法,大样本的调查研究较少;研究内容集中于教师的共性的实践性知识的内涵和结构、影响因素和发展途径的探讨,对不同学科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对比研究较少。研究对象大多为高校教师,以中小学教师为被试的较少。此外,对优秀教师、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实践性知识差异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6.
直面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实践性智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现代知识理论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知识的个人性、境域性及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可言传性,进一步说明了教师实践性智慧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性。实践性智慧作为教师的一种特殊知识,不同于教师的理论性知识,而具有内在缄默性、动态生成性、个人独特性、情境性及行动实效性的特征,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具有独特的表现。实践反思是生成教师实践性智慧的基本途径;与专家、同伴对话交流,可以提升教师的实践性智慧;运用教育叙事故事,可以激发教师的实践性智慧。  相似文献   

7.
车红霞 《时代教育》2014,(10):284-285
校本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在于它通过发展教师的个人实践性知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校本教师培训在促进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形成方面的基本策略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应用: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形成的基础;工作交流: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形成的载体;常规: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形成的内在机制;融合: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形成的基本形式;互动: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实践性知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所处的专业知识场景中以独特方式建构的教育教学经验,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内隐的知识.发展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提高教师参与课程决策意识、提升教师实施不确定课程能力的关键.立足于幼儿园的园本教研,以真实的教育情境问题为基础,以教师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为基本形式,以幼儿园组织的推动为保障,以发展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为目的,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教师实践性知识属于缄默知识的范畴,是教师职前教育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实践性课堂是实施实践性课程获取实践性知识的平台,设计、实施有效的实践性课堂教学模式和策略,是职前教师掌握实践性知识和技能,提升教学素养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
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具有双专业特性,即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实践性知识是教师教育专业的主要知识基础,它必须通过实践性课程的学习才能有效获得。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不足与形式化,导致了准教师们的实践性知识普遍匮乏的现实,这决定了科学开发职前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紧迫性。而养成教育智慧是实践性课程开发的首要目标;中小学教育场景是实践性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行动研究”是实践性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程序。  相似文献   

11.
理论性教学知识和实践性教学知识是教学知识领域中的核心概念。研究者常在意识或潜意识层面将二者对立、分割甚至孤立,表现出"显-隐"式、"公-个"式、"研-教"式与"真-善"式等四种分离形态。这四种分离形态实际上是由理论性教学知识与实践性教学知识认识上的机械性、虚假性、人为性和遮蔽性造成的。回归教学知识的本真状态,应以其基本属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为向度,建构教学知识统一体结构模型,为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奠定知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实践教学作为强化理论教学效果的重要形式,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进一步拓展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平台。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应用导向性和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对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总结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做法与经验,融入情境学习理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提出了一套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知识模块为线索,以知识模块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为核心,多种实践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3.
教师知识的来源、生成方式,决定了教师实践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是教师实践知识生成的基础;教师教学经验是教师实践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学反思、问题解决是促进教师实践知识生成的主要途径。澄清这四个方面的观点,一方面寄希于在教师实践知识研究领域能达成一定的话语共识,另一方面对教学实践中的教师实践知识的生成、更新也具有一定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4.
柯兰迪宁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集大成者,教师喻像是其倡导的表述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重要概念之一,这一概念在柯兰迪宁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中具有独到的地位与内涵,它既是教师实践性知识表述的一种教育学隐喻,同时也是研究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媒介,具有方法论的作用,对我国学者关于教师知识的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认为,知识是学习者自身主动建构起来的。学习者对知识的含义及其应用的建构都离不开知识的"使用情境"。这有助于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准确把握,有助于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6.
社会工作是以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为主的应用性学科,实践性、实务性是其最本质的属性和最突出的特征。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性取向使实践教学成为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掌握工作技巧、内化职业伦理的重要环节。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四大体系——内容体系、平台体系、师资体系和管理体系是构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创新人才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7.
地方性知识视域中的地方课程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方性知识倡导的是地方文化差异性及社会科学的本土化。地方性是地方课程的内在规定性,表明为一种立场和态度。地方性知识理念和视域中的地方课程具有独立的地位和独特的价值。其主要内容包括地方文化和"地方性问题",而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基本形态是综合性的,而非"学科化";是实践性活动,而非"课堂教学化";是实践活动中的鲜活材料,而非"教材化"。同时,地方性知识对地方课程开发具有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实践性知识在职教教师个体知识结构中的价值,提出实践性知识既是职教教师个体知识的核心构成,也是最能体现其专业特质的重要标志,并从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揭示和阐述了职教教师个体知识建构的机制与知识表现形态,同时呈现了实践性知识在个体知识结构中由自在走向自为的历史演进过程,进一步指出知识管理有助于促进职教教师个体实践性知识的有效建构和形成,进而实现其专业化自主成长.  相似文献   

19.
实践课程是高职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传统的高职实践课程存在一些认识上的缺失。根据高职的培养目标.高职实践课程应该是一种以实践活动为其表现形式,以实践知识为其核心内容,以创造性的实践技能为其主要目标,以实践智慧为其价值取向的课程。  相似文献   

20.
课程资源开发理念只有切实落实到学科教学中,转化为教师具体的教学行为才能发挥其真正价值。而课例研究作为“实践教育学”的一个范例,是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有效途径。以课例为载体研究课程资源开发,有利于澄清教学中课程资源开发的内涵,使开发行为具象化;能够生成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性知识,形成有示范性和操作性的实例;将课程资源开发置于循环研究系统中,提供了反思课程资源开发过程的空间;构建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者与一线教师交流的平台与空间,促进教师成为研究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