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基于PMC指数模型,对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11项政策进行量化评价。通过各项政策的PMC指数和PMC曲面,研究表明:各项政策的PMC指数均值为8.36,整体情况良好;P6、P8和P9的评估结果为优秀;相对而言,P2、P3和P7存在较为明显的短板;各项政策在政策目标、政策性质、政策客体、创新生态链、作用领域、政策工具、价值取向和文件引用等维度的内容翔实;各项政策存在的共性问题是政策执行保障措施不完善、政策目标分散且模糊、问题界定不清晰。针对各项政策的共性与个性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主要针对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的评价研究,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为例,运用PMC指数模型并结合文本挖掘方法对相应的区域科技创新政策进行量化评价,以实现为现有政策提供科学合理的量化评价框架的目的,具有为新一轮政策的实施、调整、修正及延续提供决策支持的意义。实证结果表明政策P2的PMC指数低于其他两项,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但总体来讲三项政策均在合理范围内。最后,提出本研究的局限性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科学评价国家中心城市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有助于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于推动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5-2021年国家中心城市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文本高频词,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评价指标模型,并遴选出9项典型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发现:各项政策的PMC指数均值为7.34,整体状况优秀,但还存在3项共性问题:政策目标制定欠周、政策工具结构不佳和政策效益维度不全。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15—2019年中央国家机关发布的11项大数据政策为样本,以Herring模型为研究框架,从情报需求识别、规划、搜集、加工、分析、演示的过程视角对大数据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基于PMC指数模型,计算11项大数据政策的PMC指数值和凹陷程度,具体评价每项大数据政策的优劣,并提出参考性的政策改进路径。结果显示,大数据政策设计总体较为科学、合理,政策质量较高,其中2项政策等级为完美、7项为优秀、2项为可接受,但在政策时效、政策工具、政策受众和政策内容4个指标上得分较低,未来需要在这4个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5.
借助文本挖掘工具和PMC指数模型建立绿色能源产业创新政策的评价体系,结合PMC得分和待评价的PMC曲面对绿色能源产业的十项创新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发现:十项政策中,七项政策为优秀级别,三项政策为可接受级别,分别找出各项创新政策的薄弱环节并提供改进建议;对比分析了排名第一和排名最后的创新政策,深入研究政策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四三三法则政策优化建议,围绕四项本质特征,通过三个主体推动三项工具落地实施,从而提升创新政策的效用。最后,为绿色能源产业的路径优化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业农村科技服务政策是农业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是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支撑。本研究通过对2012年至今的农业农村科技服务政策进行梳理,借助ROSTCM工具,构建起PMC指数模型,对10项重点政策进行量化评价。通过PMC得分和PMC曲面发现:10项政策中4项政策等级为优秀、5项为良好、1项为不良等级,政策总体水平处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政策设计较合理。农业农村科技服务政策在波动中不断增加,政策关注度不断提高,由科技部门出台的政策评分等级较高,有效的工作抓手是政策有效执行的保障。基于这一结论,提出加快构建农业农村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部门间的统筹协调、抓好基层政策实施平台建设、强化对农业科技服务的资金支持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软科学》2019,(4):34-39
采用PMC指数模型对集成电路产业扶持政策进行量化评价。首先基于38项2000~2018年国家颁布的集成电路扶持政策文本,通过文本挖掘方法确定网络评价体系并以此建立PMC指数模型;然后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选取了3项集成电路扶持政策作为量化评价对象,分别得到3项政策的PMC指数为9.02、7.42、8.49,评价结果依次为完美、良好和优秀,其中P2可通过加强精准补贴进行完善;最后,结合集成电路产业目前的发展态势,对相关扶持政策的优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2015—2020年国务院、各部委及省市出台的76项众创空间政策,通过政策样本分析厘清众创空间政策发展脉络及现存问题,使用文本挖掘方法提取关键词频,在一级变量中加入递进且排他的效力级别指标,结合政策内容构建PMC指数模型,对两项国家层面、四项地方层面众创空间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P1评价级别为完美水平,P2的PMC指数为4.25,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东部地区政策PMC指数得分显著高于西部地区,除了资源条件差异的影响外,西部地区政策本身存在不足与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9.
蔡冬松  柴艺琳  田志雄 《情报科学》2021,39(12):139-145
【目的/意义】数字经济发展需要有效的政策体系支持,政策文本量化研究能够为吉林省数字经济政策的制 定与完善提供决策依据及路径优化建议。【方法/过程】利用文本挖掘和PMC指数模型,通过构建数字经济政策指标 体系,其中,包含9个一级变量和40个二级变量,结合PMC指数与PMC曲面对吉林省数字经济政策文本进行量化 评价与分析。【结果/结论】所选取的九项吉林省数字经济政策样本中,三项为优秀,四项为良好,两项为及格,表明 吉林省数字经济发展政策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行性,相关政策的协同性较高。【创新/局限】本文开创性地确立了 数字经济政策评价指标,并利用量化分析方法对吉林省数字经济政策进行研究,减少了政策评估的主观性;后续, 还有待就政策执行效果展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开展黑土地保护政策量化评价研究,为未来黑土地保护政策的可持续高效率运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PMC指数模型,从政策路径、政策工具和政策评价3个方面对中国黑土地保护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结果】(1)黑土地保护相关政策数量呈阶段性增长态势,时间上呈现统领文件效力强的特征,空间上呈现毗邻效应、涟漪效应和模仿学习的特征;(2)黑土地保护政策工具在不断完善,任何有关黑土地保护政策工具的使用,都在特定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3)选取的5项黑土地保护政策样本设计总体较为合理,但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其中,内蒙古为完美等级,黑龙江和辽宁为优秀等级,中央和吉林为良好等级。【结论】各地应考虑自身特色和黑土地保护现状,因地、因时制宜制定有力且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方案,积极营造黑土地保护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是推动数字经济形成与繁荣的重要引擎,而大数据政策的颁布则能够有效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在分析数字经济发展框架并考虑各项政策外部条件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修正PMC指数模型等构建面向数字经济发展的大数据政策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大数据相关政策进行量化分析,最后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政策量化值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联度。研究结果能够为今后各区域制定和完善大数据政策和有效促进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2015年—2021年湖北省省级层面出台的131项数字经济政策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文本分析软件ROST CM6提取政策文本高频词,运用PMC指数模型构建量化分析体系对所选13项数字经济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研究显示:所选取的13项政策样本中,5项为优秀,8项为良好,表明湖北省数字经济政策制定整体比较合理,但是也存在着未将长期、中期、短期目标三者统一结合、政策作用效力较为单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邓翔  彭杰 《资源科学》2023,(3):652-667
【目的】本文旨在对低碳试点政策进行多维度量化评估,为低碳试点政策的制定和优化提供更有效的依据,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方法】基于政策文本视角,通过文本挖掘得到低碳试点主题词,进而构建PMC(Policy Modeling Consistency)指数模型,对中国128项低碳试点政策进行多维度量化评估。【结果】研究发现:(1)低碳试点政策整体设计较好,平均PMC指数为5.69,属良好级。2010—2018年间PMC指数和政策回应力度指数均值呈上升趋势。(2)不同试点政策的设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PMC指数标准差为1.89,非优秀类政策占比高达57.03%,存在长期规划较少、政策级别和效力级别不够高、激励保障不足、对科技重视不够等突出问题。(3)中央政府制定的低碳试点政策PMC指数均值高于地方政策,大部分中央政策属于良好级,但地方政策回应力度指数高于中央政策,且优秀类政策以地方政策为主,可接受类政策的政策质量和回应力度指数都有待提升。(4)由于重要试点城市政策的参与对象较明确、政策功能更完善、激励保障制度更健全,其PMC指数均值高于全样本和地方政策,重要试点城市的政策为其他城市优化试点政策提...  相似文献   

14.
新能源汽车政策组合优化是新发展阶段推进产业可持续转型的重要抓手。基于有意义的创新理念,从政策组合的“情境关怀”以及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视角出发,针对我国1990—2022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的256项新能源汽车政策,采用内容分析与文本挖掘方法提取关键词,构建意义创新导向的新能源汽车政策组合评价指标体系和PMC指数模型,并对6项中央层面的政策及13项“十城千辆”试点地区层面的政策进行量化评估。研究发现,政策组合理念贯穿不同阶段的政策设计,且PMC指数呈现出阶段性增长态势;随着产业从培育期走向成熟期,政策方案中出现更多中长期举措和更丰富的保障措施,政策客体则更聚焦于市场化主体;试点地区层面的专项政策均实现了研发与生产类、购置类、使用类和基础设施建设类4类政策工具的搭配使用,在政策倾向、政策领域、政策对象、保障措施等维度表现良好,但在专项任务落实与政策目标设定的权衡方面仍存在优化空间。  相似文献   

15.
方思越  刘清 《现代情报》2024,(4):168-176
[目的/意义]PMC指数模型是政策文献量化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相关研究成果丰富,需要系统总结,以促进该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方法/过程]使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国内应用PMC指数模型的现状,整理出PMC指数模型的一般流程,对流程中各步骤的实践状况进行描述,并展开如何更合理使用该模型的讨论。[结果/结论]PMC指数模型应用于政策评价是一种狭义的评价,对其合理使用需要明确这一定位,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保证应用过程中政策文本的前后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完善和发展军民科技政策制度建设是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深度发展的基本保障和重要助力。现阶段,国家和地方相关机构在多个领域内出台了军民科技的顶层设计和配套政策,然而政策衔接性不强、系统性不足、时效性不清、配套性政策缺失、政策执行效果弱化等问题普遍存在。基于以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67份“国家-省-地市”军民科技政策,利用扎根理论,建立了基于PMC指数模型的军民科技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PMC指数雷达图、曲面图及CONTOUR图对军民政策进行评价,系统分析了现行军民科技政策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从政策体系完善、深化政策更新、完善执行细则、丰富激励措施等4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军民科技政策内容、优化政策措施、提升政策执行质量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城市规模分布的基尼系数、综合指标体系、城镇非农人口指数和经济职能指数等对新疆绿洲城镇的时空动态格局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5年以来,新疆的城镇首位度始终处于增长态势,乌鲁木齐的首位度不断增长;其他城镇相对规模较小,城镇分布较为分散;中心城市极化作用明显;城镇化与区域一体化同步发展;北疆城镇的数量、规模和等级都高于其他区域,城镇分布的区域不平衡性明显;城镇的等级和规模与城镇综合经济实力呈正相关关系.自然地理格局、历史、经济发展基础、人口规模、交通指向和行政管理等因素是造成城镇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伍如昕  黄沐  郎玉函 《资源科学》2023,45(1):91-104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节能政策注意力变迁过程,揭示节能政策的内在规律与特征,为今后节能政策的制定和优化提供政策建议,以提升政府节能减排整体工作水平。【方法】以1978—2021年中央政府发布的节能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从注意力强度、注意力广度和发文主体合作度3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通过文本计量刻画中国节能政策注意力变迁的阶段特征,采用PMC指数模型对4项抽样政策文本进行评价,并剖析其注意力变化特征。【结果】中国节能政策注意力强度呈现出倒U型发展趋势,后期注意力强度不够突出;注意力广度从逐步扩大转为回落态势,关注内容与现阶段节能目标的结合不够;发文主体合作度从较为分散的合作发文状态转为集中合作状态,但合作主体仅集中在少数部门。4项样本节能政策的PMC指数分别为6.21、6.36、7.52、7.83,两项可接受,两项良好;样本政策注意力强度整体较低,注意力广度不断提升。【结论】建议进一步提升中国节能政策的注意力强度、强调政策措施与中国节能政策目标的贴合性、加深部门合作颁布政策协同力度、强化中国节能政策的战略统筹设计。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探究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模式及区域异质性,基于我国部分地区出台的24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政策,采用文本挖掘、共词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构建地方政府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模式分析框架,建立由5个一级指标、55个二级指标构成的政策一致性指数模型(PMC),选择广东、山东、江苏、安徽、陕西、吉林六省出台的相关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并通过均值比较和凹陷指数分析方法找出政策优化路径。结果发现:(1)各省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逻辑呈现内在一致性,只是具体支持方式存在一定差异;(2)各省政策总体较为合理,指数得分排名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度较高,东部省份的政策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均优于中部和西部省份;(3)六省政策在转型依托和实现功能两方面表现优异,但在转型路径、支撑保障以及政策工具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区域异质性特征明显。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要加强运用强制型政策工具等建议,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信息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两国信息安全政策,为我国信息安全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借鉴,对完善国家安全政策体系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方法/过程]融合特征词与PMC指数模型,利用文本挖掘抽取特征词,凝练PMC指数模型的一、二级指标,构建PMC指数模型,结合PMC指数计算结果和PMC曲面图对中美两国同类型的信息安全政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中美两国信息安全政策设计合理,两国均注重政策功能性、数字化、互联网以及个人隐私保护方面的制定,但政策类型丰富程度有待加强,政策内部一致性有待完善。我国在政策工具的使用方面优于美国,美国在政策对象的覆盖方面相对完善。据此,提出我国的信息安全政策整体优化路径X6→X3→X1:完善顶层设计,丰富政策类型;扩大政策对象面向范围,加强主体互动;统一立法标准,增强立法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