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学生一副“音乐耳朵”育英中学王珍民作曲家创造音乐形象,正像诗人用文字,画家用线条、色彩创造艺术形象一样,也有他自己特有的一套表达情意的手法,那就是音乐语言。不熟悉音乐语言.就不可能去理解很好的音乐作品。所以革命导师马克思说:“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音乐背景知识介绍是音乐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因为每部作品总是表现了作曲家在特定时代下的生活感受,要较好地了解一部音乐作品,就必须首先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民族特征,以及作曲家的生平、思想观念等方面的知识。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涉及的音乐作品包括了古今中外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作者、不同风格的佳作,纷杂浩繁。其中不少作品的产生背景与学生的阅历、知识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因此,教师在介绍背景知识时应采取灵活多样的介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作品内容与学生认知间架起一座桥梁,这样才能更好地…  相似文献   

3.
音乐语言是作曲家进行音乐作品创造的重要手段,也是音乐作品情感表达与发展的主要材料.音乐语言各要素的情感性表现特征,在为音乐创作、音乐表演提供基本乐汇、乐句构成材料的同时,也为音乐感知与音乐思维过程提供着最基本的理解音乐情感的依据.因此,音乐语言在学生音乐感知力和音乐思维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一切音乐活动基础的基石.  相似文献   

4.
潘从明 《甘肃教育》2010,(13):35-35
音乐作品的个人风格与作曲家的人生经历、思想性格和音乐语言等有着直接的联系。想要全面、准确和深刻地理解一部音乐作品的内涵,就要对作曲家的个人背景,以及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同属欧洲维也纳古典派的两位代表人物莫扎特和贝多芬,因各自的经历、性格和成长过程不同,其作品风格亦截然不同。如《第四十交响曲》和《命运交响曲》。  相似文献   

5.
中国钢琴作品是我国音乐文化的瑰宝,是我国的作曲家、钢琴表演艺术家们将西洋作曲理论技术和钢琴演奏技术,融入于我国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元素的体现。把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系统地引入到钢琴音乐的教学之中,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责任,是培养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民族自信心,培养对本民族文化学习浓厚兴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刘琉 《教育艺术》2010,(2):23-24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情感最完美的表达形式。钢琴是极具表现力的乐器,它可以弹奏出如交响乐队般的音响效果来。也可以表现出流水般细腻的音乐形象,因而享有乐器之王的美誉。钢琴音乐作品是作曲家与演奏者情感的表达。在创作及演奏的过程中,作曲家和演奏者以多种方式、不同层次地表达自我的生命体验,传达着钢琴音乐作品情感表现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7.
音乐表演中的忠实原作与表演创造是音乐表演创造美学原则的首要观点,必须要兼顾两个方面的和谐,尽量做到二者的协调统一。音乐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只有通过表演的方式才能展现真正的艺术价值,换句话说,音乐是一种不可脱离表演的艺术。表演者通过演绎作曲家一度创作的结果来展现作曲家想要表达的内容、情感、内涵、意境以及精神思想,这样欣赏者才会感知到作曲家的艺术语言从而领悟作曲家的内心世界,与此同时适度的增添表演者的个性达到体验与情感的融合从而体现出音乐表演中的创造性,既要精准的传达作曲家的意图,还要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领悟赋予其鲜活的创造力,这样才能为欣赏者呈现尽善尽美的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现代音乐作品中的“灾难叙事”为主要论题,分析中国现代作曲家如何运用现代音乐技法来进行“灾难叙事”。着重分析了几首具有代表性的“灾难叙事”作品。这些现代音乐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音乐语言回顾了那些灾难以及特定的历史,并通过音乐叙事进行深刻的反思,为人们带来灵魂的警醒和精神的洗礼。  相似文献   

9.
从2013年以来,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叶小钢去过纽约、伦敦、慕尼黑、印度等地举办专场音乐会.他举办专场音乐会的初心在于用音乐语言向世界介绍中国的风土人情,传播历史厚重的中华文化,使西方观众能够通过欣赏音乐作品感受到中国多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一个使命感极强的音乐家,今年他还将去莫斯科、柏林、英国用自己的音乐讲述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0.
金铮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5(3):100-101,109
钢琴演奏的个性是钢琴表演艺术的因素之一,是钢琴演奏者传达音乐表演二度创造的目的以及表现音乐作品风格多样化的必备条件.演奏者不仅应该具备娴熟的表演技巧和准确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还应该发挥自身的个性表现力,赋予音乐作品以生机和活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作曲家的设想,使音乐作品焕发出新的光彩,这才是音乐表演的本质目的.  相似文献   

11.
音乐创作是一项艰苦、复杂的脑力劳动。作曲家是运用特定的音乐语言来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而这种表达因为音乐自身的特质而不如文学及其它艺术门类那样清晰,在面对不同的欣赏者时,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就远比作曲家寄予作品之中的丰富得多。音乐欣赏是一种高级的审美活动,音乐欣赏的终极目的是获得审美享受,音乐欣赏本身也是一种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12.
音乐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和产生时代、历史背景以及各地区相关的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音乐教学中,讲授音乐作品少不了介绍作曲家及时代背景,恰当的背景介绍能把学生顺利地引入音乐欣赏的艺术情景之中。  相似文献   

13.
在音乐教学中,指导学生对经典音乐作品的欣赏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最佳方式。经典音乐作品中的美是全方位的、立体的,不同阶段的学生对作品中美的感悟是不同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老师要在学生的心灵和作品之间搭一座桥,通过这座桥学生和音乐作品进行交流,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田。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老师应通过指导学生对音乐作品形象的感受、了解、体验来学习音乐家创造美的音乐语言、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用美好的音乐塑造美好的心灵,磨练美的性格,使美的人格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14.
自钢琴诞生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作曲家们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钢琴曲的创作与演奏中。由于历史时期的不同,创作背景的不同,音乐家亲身经历的不同,因此他们所创作的钢琴音乐作品在其风格上也都别具一格,各领风骚。现代人按西方音乐史的历史分期,将这些作曲家及他们的作品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派别:  相似文献   

15.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是教学生欣赏和创造音乐本身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教学在理解和引申音乐作品中深层次的思想内涵.领悟和拓展音乐作品中用语言无法表达的精神境界和神韵。使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创造从音乐延伸至文学、美术、环境、仪表、外貌、行为和心灵等各个方面。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韩瑛 《教育探索》2001,(4):21-22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认识音乐美、理解音乐美和创造音乐美的能力。音乐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音乐文化素质的提高,又可以和其他文化素质相辅相成,促进其他文化素质的发展和提高。音乐欣赏教育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优秀的音乐作品是社会思想与艺术高度发展的历史积淀,可以培养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音乐可以给人以真和善的启迪,美的陶冶,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开发。优秀的音乐不仅具有欣赏性,而且在愉悦的欣赏中,传达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时代精神,因…  相似文献   

17.
贺绿汀是我国伟大的作曲家,凭借形象生动以及周密严谨的音乐语言创作出了多部优秀的音乐作品,为我国音乐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贺绿汀的音乐创作充分展示了不同时期人们的不同生活状态,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本文主要对贺绿汀音乐创作多声思维进行了分析研究,以加深人们对贺绿汀音乐创作多声思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在人类文化地域性差异形成的时候,音乐的差异性也就随之产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音乐文化,中国有着自己的历史文化和语言传统,势必与西方音乐之间存在着差异,然而音乐是交流的艺术,不同音乐文化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中国学生有着自己的民族习惯和特征,因此在学习和演奏西方音乐时,应把握好与自己民族习惯的不同之处,吸取西方音乐特有的风格和韵味,以便更好的演奏不同风格的作品.本文从中西音乐作品对比入手,介绍在演奏时应注意的几个细节.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是作曲家思想、风格、创作意图的集中体现,而在每一部作品中,作曲家都要在音乐的进行过程中,使用大量的乐谱标记来提示演唱、演奏者如何准确地表现其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艺术风格。对于声乐作品的演唱,这些乐谱标记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演唱者准确把握和诠释作品的主要依据,也是进行二度创作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歌曲是用诗与音乐的语言来塑造形象的、反应现实生活的。在创作中善于准确而生动地运用音乐语言,是使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形象准确、生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