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家庄油田陈25块属薄层稠油油藏,由于原油黏度高,水驱开发后进行化学驱,但易发生指进现象,造成驱油效率下降。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优选了一种水溶性化学降黏体系。该体系与地层水配伍,在50℃时,400 mg/L药剂可使原油降黏率达99.5%,600mg/L药剂可使水的黏度提高6倍,600mg/L水溶液可提高驱替效率20%以上。在室内实验基础上进行了现场驱油试验,对于试验井组,累计注入化学剂溶液1.07×104m3,处理半径50 m,累计增油363 t。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优选化学驱体系可降低油井含水,提高波及体积,改善薄层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桩斜139区块为埋深1.6km以上的深层稠油,注蒸汽吞吐时开发效果差。通过动态分析和剩余油研究表明:制约开发的关键因素为活跃边底水的指进造成油井暴性水淹,井间富集大量剩余油;同时深层稠油热损失大也是导致开发效果差的原因。为此制定了井间加密水平井抑制水锥,同时加入降黏剂、CO2辅助蒸汽降黏,即应用HDCS技术来动用剩余油...  相似文献   

3.
渤海L油田注入蒸汽过程中,注入压力增高、注汽速度低于方案设计要求,造成较大的热量损失.为降低蒸汽注入压力、提高蒸汽热采效果,针对蒸汽吞吐初期注汽压力高的问题,运用高温高压物理模拟方法进行降压增注体系优选,并对体系的降黏率、井筒伴注性能、降压增注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优选的水溶性降压增注体系耐温300℃,降黏率达9...  相似文献   

4.
结合出砂指数以及斯伦贝谢预测模型,针对准噶尔盆地春风油田的新春排601及排612区块的25口油井进行出砂预测,并将油井上部及下部储层出砂指数进行对比,得到如下认识:①两区块25口油井在开发初期即严重出砂;②新春排601区块油井上部及下部储层段出砂指数均低于严重出砂线,与上部储层相比,下部储层胶结强度相对更高,使得其出砂指数值更高;③新春排612区块油井储层段出砂指数低于严重出砂线。预测结果与实际良好吻合,有助于生产过程中准确判断出砂程度并采取防砂措施。  相似文献   

5.
海上稠油储量丰富,热采是开发稠油的主要技术,但海上受限于应用条件和经济性,亟需攻关海上稠油热采复合提效技术,推进海上稠油高效开发。D2油田A3H井为海上稠油蒸汽吞吐试验井,多轮次蒸汽吞吐后开发效果变差。针对A3H井蒸汽吞吐中后期面临的问题,提出近井有机解堵和“热+气体+化学增效体系”的多介质协同增效技术方案,最终建立以解堵分散体系CYJ-1、氮气、起泡剂、降黏驱油剂、蒸汽多介质协同提效工艺方案,提高采收率达20.1%,改善吞吐井中后期开发效果,延长热采周期。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处理剂进行优选评价,确定了强抑制润滑钻井液体系配方,即(4%~6%)膨润土+(O.4%~0.8%)聚丙烯酸钾KPAM+(2%~3%)铵盐+(2%~3%)抗温抗盐防塌降滤失剂KFT+(2%~4%)胶乳沥青+(2%~3%)超细碳酸钙+(2%~4%)聚合醇+(2%~4%)磺化酚醛树脂SMP-1+(3%~6%)白油润滑剂。该体系在桩23区块6口井进行了成功应用,井身质量良好,机械钻速明显提高,为桩23区块安全及高效钻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稠油具有黏度高、流动性差的特点,这是制约稠油开采和集输的主要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降黏。稠油降黏技术主要包括加热、掺稀、乳化、油溶性降黏剂、水热催化裂化以及微生物降黏、超临界CO2降黏等。通过论述各种降黏技术的降黏机理,分析各种降黏技术的应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选择合适的降黏技术,对稠油的开采和集输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稠油具有黏度高、流动性差的特点。这是制约稠油开采和集输的主要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降黏。稠油降黏技术主要包括加热、掺稀、乳化、油溶性降黏剂、水热催化裂化以及微生物降黏、超临界CO2降黏等。通过论述各种降黏技术的降黏机理,分析各种降黏技术的应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选择合适的降黏技术,对稠油的开采和集输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渤海稠油L油田属于特超稠油油藏,埋藏深,原油黏度大,初期采用蒸汽吞吐开采,储层具有较强的水敏特征,易发生黏土膨胀,导致注汽困难。针对L油田首轮次注汽问题,开展耐高温黏土稳定剂性能评价、机理研究、机理表征及应用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黏土体系作用后,中和黏土矿物表面负电荷,使得黏土矿物吸附于岩石表面,有效抑制黏土膨胀;PP-1体系防膨效果较好,1.5%浓度降黏率达90%以上;现场采用前置段塞注入,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海上N油田7H井为普通稠油I-3类,采用天然能量开采,原油黏度高,地层渗流能力弱,油井产能低。针对7H井低产低效问题,采用室内实验方法,研究水溶性自扩散降黏体系吞吐增效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水溶性自扩散降黏体系以扩散与渗透作用为主,体系分子吸附于原油表面,有部分原油溶于体系当中,使得体系水溶液与原油具有“互溶特征”,有效降低原油黏度,改善稠油流动性。CYJ-S-03体系降黏效果较好,降黏率达98%以上,且溶液黏度高,可有效扩大波及体积。现场工艺参数推荐使用质量分数为0.1%,注入方式采用段塞注入,注入后进行焖井。  相似文献   

11.
在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中,地层能量不足、高含水已成为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而常规采油技术难以有效改善稠油油藏开发效果。面138区块是以热采开发为主的稠油油藏,经多轮次注汽开发后,热采效果整体呈下降趋势。通过对该区块二元吞吐工艺实施井的现场施工和措施效果情况分析,总结二元吞吐工艺技术在辅助稠油注蒸汽开发的适用性与可行性。结果表明,二元吞吐工艺可以有效补充地层能量,减少蒸汽热量损失,扩大蒸汽的波及体积,提高稠油油藏剩余油的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前稠油热采老区已经进入中高周期开发,蒸汽吞吐油藏类型增多,采出程度高、汽窜问题日益复杂,且随着机械防砂汽窜井的增多,汽窜井治理类型增多。热采区块汽窜治理形成系列配套技术,可满足不同油藏、不同汽窜类型油井汽窜治理技术要求。针对发生汽窜的机械防砂井无法实施堵调措施这一现状进行攻关,试验应用了氮气泡沫调剖技术,本文主要对氮气泡沫调剖技术的现场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下步攻关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D48区块井间窜流通道情况,选择特征波长为210~220 nm的硝酸钠作为示踪剂,在D48-29井组开展了示踪剂监测试验;从D48-29注水井共注入40%硝酸钠溶液10 m3,注入时间2 h,在对应的D48-12等4口油井上取样进行检测。从示踪剂显示来看,D48-29井与对应油井中的3口存在窜流通道;由见剂时间、见剂峰值及持续时间,计算出了该井组地层渗透率、孔隙度及窜流体积,并划分了窜流级次,结果表明D48-29注水井与D48-12油井间存在严重窜流通道,其中第一级次的窜流体积占24.1%。  相似文献   

14.
单家寺稠油油藏已经进入多轮次吞吐中后期,油井生产效益逐周下滑,综合含水上升,汽窜加剧,油汽比下降。针对这一现状,2013年以来试验实施了氮气辅助吞吐工艺技术措施,通过建立地质模型、历史拟合、注氮方式筛选、确定注氮选井原则以及实际应用中如何编写设计、加强注氮现场管理等,在转周注汽前或注汽过程中向地层注入一定量氮气,实现提高单井吞吐效果的作用。应用表明,氮气辅助吞吐工艺技术措施能够扩大蒸汽及热水带的加热油层体积,调整纵向吸汽剖面,减少蒸汽热损失,从而有效提高稠油井周期吞吐效果,实现稠油油田"精细开发、效益开发"。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新疆排2井区的油藏及初期试油情况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将自喷生产与有杆泵采油相结合的开发方案,设计了一体化的生产管柱。另外,采用机械防砂技术有效实现了防砂目的,并预测了该井区油井的结蜡点,在此基础上采用电热杆加热方式进行清、防蜡。该方案可有效地减少施工时间,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对同类型油藏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新疆排2井区的油藏及初期试油情况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将自喷生产与有杆泵采油相结合的开发方案,设计了一体化的生产管柱。另外,采用机械防砂技术有效实现了防砂目的,并预测了该井区油井的结蜡点,在此基础上采用电热杆加热方式进行清、防蜡。该方案可有效地减少施工时间,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对同类型油藏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韵律油藏在注水开发过程中自然递减幅度大,含水上升较快。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利用水膨体堵剂、分段塞注入工艺在此类油藏中实施大剂量深部调剖。通过对胜二区沙二3单元实施深部调剖试验的做法进行总结,对调剖效果进行分析,认为该项技术对控制稠油油藏的自然递减、提高最终采收率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深井钻井中经常遇到的井底高温、井眼缩径、坍塌、阻卡和压力梯度变化范围较大等钻井液技术难题,首先筛选出抗高温抗盐降滤失剂、降黏剂、抑制剂和润滑剂等主要处理剂,进而通过配伍性优化研制出宽口径密度(1.3~1.8g/cm3可调)高温水基钻井液体系。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抗温180℃,流变、滤失性能优良,抑制性、抗污染能力强,储层保护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以柠檬酸和聚丙烯酸作为模板剂,采用一氧化碳还原法,还原锌基复合气凝胶,制备出炭气凝胶,开发出了一种炭气凝胶制备的新技术;通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与氮气吸脱附测试对气凝胶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柠檬酸为模板剂时,气凝胶的微观结构较密实,多孔现象不明显,比表面积370 m2/g,孔径分布在410 nm;以聚丙烯酸为模板剂时,孔洞分布均匀,具有典型的三维网络结构,其比表面积为1 860 m2/g,孔径分布在610 nm;以聚丙烯酸为模板剂时,孔洞分布均匀,具有典型的三维网络结构,其比表面积为1 860 m2/g,孔径分布在660 nm.  相似文献   

20.
多黏类芽胞杆菌DP-11是从金镶玉竹(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根际土壤中分离的一株生防细菌,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拮抗活性,且具有解磷作用较强、可分泌嗜铁素和纤维素酶等生物学特性.研究以菌株DP-11为活性菌株研究了其固体发酵条件和接种剂制备的辅料选择.结果表明:二级种子接种量为15%(V/m),固体发酵时间为72 h时发酵效果最佳.接种剂制备的最佳载体为硅藻土,分散剂为SDS与木质素磺酸钠按质量比1∶1复配.由此制成的活菌含量为50亿cfu/g的DP-11接种剂对苦瓜枯萎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治效果为73.0%~7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