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化视野中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必要途径,大学生素质教育应立足在强大的文化传统当中,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碰撞中获取智慧,真正做到文化育人。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需要通过大学的领导层面和大学的实践层面使其贯穿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当中。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概念提出20年来,中国素质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经实践的检验,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新时期,应全面梳理大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推进大学教育综合改革。文章提出应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融合,促进教育与养成相结合等基本观点,同时指出构建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有效推进大学教育综合改革关键在于动员各方积极性,全员育人。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体现在高校运行的各个方面。课程建构是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课程观是教育理念的体现。在课程的建构中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理念,真正做到文化育人,这不仅是大学领导者的责任,同时也是大学教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把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有效结合起来,构筑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是临沂大学打造高校教育模式的有益尝试。实践证明,以实施红色育人工程为抓手开展的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是发挥和拓展大学办学职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探索,促进了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促进了学校的健康快速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现实,应强化"补钙"和"角色"意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时积极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  相似文献   

5.
张蕾 《文教资料》2012,(18):120-121
艺术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实现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将大学生专业特点与艺术形式相结合进行艺术创作和活动设计"这一实例剖析,探讨高校共青团实现艺术育人"软功能"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论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的学风建设功能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是大学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学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在学风建设上发挥着育人、导向、激励等功能,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大学生的综合学习素质、促进大学师生和谐互动关系、优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能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从加强大学生科研意识教育、建立健全课外科研活动制度、重视学术研究型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培养、设置层次性的课外科研活动四个方面,探讨如何通过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充分发挥其在学风建设上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7.
思政育人大格局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的绿色素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以凸显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使命和担当。在分析当前大学生绿色素质教育现状基础上,积极构建以"管理育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思政育人"五位一体的大学生绿色素质教育5.0版本,对于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全面贯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实践育人是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方法,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高校"实践育人"理念是对中国传统"劳动教育观"、"知行统一"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渊源。分析这些传统文化渊源,对高校实践育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是几年来的热门话题,大学生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教育;文化与专业素质教育;身体与心理素质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点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有较高的专业素质。素质教育中首先解决学生要求与教育者不相适应的矛盾问题,教师的自身素质直接关系到育人的质量和水平,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生存、发展、传承的精神根基,是学校办学特色和综合实力的体现。大学文化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在大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育人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外在形式和载体。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充分重视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将大学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以大学文化建设为动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大学英语教学与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有密切关系,教书与育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文章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素质教育的现状,阐述了大学教育中加强学生英语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指出寓素质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教育模式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起各要素有机统一的整体认知模式,推动向整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拓宽渠道,创新形式,抢占三个阵地,发挥大学文化熏陶作用,深化"环境思政"育人;大学精神、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及媒介文化建设是文化育人的特殊内容;通过弘扬大学精神,开展环境文化建设,注重行为文化养成,加强媒介文化信息传播,可以实现文化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3.
实践是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和措施,因而大学实践育人工作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明晰大学生实践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实践育人工作在理念、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此从形成大学内部多部门联动育人的运行机制,调动大学育人主体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大学生主动实践的意识与能力、与校外单位建立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关系等方面探讨完善实践育人体系的措施,实现大学内部全体人员育人、教育教学全过程育人和校内外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新型载体,它能够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加强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时代的使命感,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协作精神,逐步形成奉献社会的良好品德,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实践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新的形式下高校如何实现全方位、立体育人的工作,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面临的问题。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通过实施导学与成才制度创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导师科研助理、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模式创新、导师精准就业指导、高质量研究生生源培育的"六位一体"学士导师制,有效地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从思政教师到全员思政、从显性教育到显性与隐性教育并重的转变,为实现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范式。  相似文献   

16.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引导的重要方面。诚信文化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切入点,是加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动力源。在梳理当前大学生诚信文化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高校诚信文化育人的重要性,从宏观教育体系缺位,中观生态环境失序和微观生态环境失衡三个角度分析诚信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以沈阳农业大学诚信文化育人实践为例,通过搭建诚信文化教育平台、丰富诚信文化教育内容和建设诚信文化教育长效机制三个层面探索诚信文化育人新路径,形成了具有沈阳农业大学特色的诚信文化育人传统、诚信文化育人特色,为高校提升诚信文化育人效果提供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7.
高校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体现,也是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必然要求。文化多样性、价值观多元化、不良网络信息、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等各种因素,对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造成冲击,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挑战。高校应当从文化传承视角审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文化育人"理念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大学文化建设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把网络媒体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符合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是基于我们对素质和素质教育内容的创新性理解。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践创造对形成新的教育思想和形成新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素质教育是一个不断实践创造的过程,是一个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的过程,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实践的成果将会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9.
大学校训具有政治导向、价值导向和文化导向功能。在培育大学生的守正创新中可以运用大学校训丰富其文化理论、融入其文化课堂、促进其知行统一。基于此,大学校训要实现完善育人内容、创新育人模式、优化育人环境的新目标,以期实现大学校训的责任与担当。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实践育人的重要方式和有效抓手,以爱国主义教育引领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的趋势和要求。新时代高校提升实践育人质量,必须深刻理解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内在联系。以爱国主义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精神内核,从理论、历史和实践层面深刻认识爱国主义教育引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价值蕴含。探索行之有效的策略途径,突出打造并依托“五位一体”全员育人团队,形成“三层次五模块”的课程架构,以爱国主义教育为贯穿红线,把握新时代实践育人价值导向,实现实践育人、德才统一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